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身体健康自评量表以及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运用分层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探索了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促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过程存在性别依赖性,生活方式除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外,还通过身体健康中介变量影响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在促进心理健康过程中,每提高一个单位,心理健康的程度就会增加1.789倍,并且在预测过程中,女性大学生为男性大学生的0.746倍。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生活方式
  • 简介:为了提高体育院校武术专业考试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技术部分、理论部分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评分方法.

  • 标签: 武术专业 考试内容 考试方法
  • 简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专题或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其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在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法,而且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形成现代教学理念.

  • 标签: 篮球教学 研究性学习 篮球裁判能力 学习方式 学习方法 创新精神
  • 简介: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栋梁.他们的思想状况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当今大学生思想动态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坚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的要求和指导意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动态 解决方法 表现形式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河池学院2007级学生在07学年度和09学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在三年中身体指标发育更加合理,身体充盈度有所提高,肺活量和力量素质有明显提升,而心血管机能和柔韧素质有所下降。女生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有所降低,肺活量明显增加,心血管机能和柔韧、力量素质均有明显下降。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测试 身体指标 身体素质
  • 简介:对中长跑运动而言,日常训练对于成绩至关重要。单一训练法一次只能进行一项训练,组合训练法依据训练学原理科学安排训练方案综合训练而受到国内外中长跑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青睐。本文笔者采取"单一训练法"与"组合训练法"分别对致远中学2013级(高二)15名体育生训练。结果表明,实验组仰卧起坐、力量耐力指数、800米跑和1500米跑成绩,训练前后分别提升了5±1.2个/分钟(P〈0.05)、16.1±3.4(P〈0.01)、10秒±3秒(P〈0.05)、23秒±9秒(P〈0.01)。对照组则分别提升了4±0.9个/分钟(P〉0.05)、10±0.7(P〈0.05)、7秒±2秒(P〉0.05)、13秒±4秒(P〈0.05)。

  • 标签: 组合训练 长跑成绩 中学生
  • 简介:近2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出台了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中,对测试的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统计就上报了,很少针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展开服务管理工作,并且也尚未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信息和必要的健康指导意见。由此,强化体质测试后续健康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选取广州市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服务管理状况加以调查,并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出各大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后续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对自己健康管理的认知。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测试 后续服务 管理模式
  • 简介:通过对301名跆拳道专修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从事跆拳道训练年限较短的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发生主要部位为下肢的膝、足踝;损伤性质以软组织挫伤与韧带及肌肉拉伤为最多;各种损伤多因科学训练水平低、身体状态不佳、准备活动不适当与场地设施等不符合要求,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差造成.

  • 标签: 运动损伤 部位 性质 原因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大学在校学生体育欣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影响大学生体育欣赏活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持久的兴趣、必要的体育审美修养、一定的审美心境、正确的审美观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对欣赏对象的了解程度、大众传播媒介、学校相关的设施、体育教师等。偏相关分析后认为在影响体育欣赏活动的各内部因素中,持久的兴趣与必要的体育审美修养呈现出密切正相关。

  • 标签: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欣赏 审美教育
  • 简介:从体力活动的概念及IPAQ的相关应用、国内中学生体力活动流行趋势、IPAQ与国内中学生生活方式对比研究、IPAQ监测中学生体力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与中学生周体力活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表明对中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监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体质与健康 中学生 IPAQ 周体力活动量
  • 简介:通过对冬季冰雪运动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的认识,阐述了开展冬季冰雪运动对提高北方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针对如何通过冰雪运动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提出培养学生对冰雪运动兴趣和认识,改变教学方法,共享滑雪场地资源,增加冰雪运动的锻炼方式,组织和管理好冬季学生余暇时间的冰雪运动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等途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 标签: 大学生 冰雪运动 身体素质
  • 简介:对目前重庆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组织管理逐渐走向规范,成为学生比较乐于参与、影响力日趋增大的高校社团组织之一。各类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广泛地活跃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对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推进全民健身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无可置疑,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针对重庆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试图多方面着手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找相应对策方案,以此推动重庆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

  • 标签: 高校 学生体育社团 对策 研究
  • 简介: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训练计划的安排、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训练环境及场地条件等因素有关。通过总结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原则,为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 标签: 运动损伤 预防原则 中小学生 原因 运动过程 训练计划
  • 简介:以470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目标定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任务定向、自我定向、能力感、自主感和归属感直接影响体育锻炼内在动机。此外,任务定向通过自主感和归属感变量对内在动机产生间接调节效应,自我定向通过能力感变量对内在动机产生间接调节效应。

  • 标签: 目标定向 内在动机 体育锻炼 大学生
  • 简介:步长、步频是决定跑速两个主要因素。体院学生100m跑步长、步频在短跑教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短跑教学后,绝大多数学生的步长、步频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步长和步频两个参数产生了新的组合,使100m跑成绩得到了提高。在步长和步频两个因素中,男生表现为步长提高率大于步频提高率,而女生则表现为步频提高率大于步长提高率。

  • 标签: 体院学生 100M成绩 步长 步频 变化规律
  • 简介:影响体育术科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学生评教的态度问题、学生对评教中各种观点的认同情况、学生评教的结果处理问题、反馈时机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标签: 体育术科 学生评教 有效性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电脑网络的出现及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带来很大改变。大学生在尽情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乐。同时,网络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与先锋和主力,网络身心健康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也成为了学校教学的重点问题。而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以理论探讨的方式阐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网络身心健康的影响,为保持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身心健康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 身心健康 体育锻炼
  • 简介:基于对大学生运动损伤基本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结合新媒体干预手段制定运动损伤防治方案。研究发现:采用互联网平台的三个终端进行干预试验,经过三个月两次集中网络授课,大学生运动损伤防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 标签: 新媒体 运动损伤 防治能力 干预 可行性
  • 简介:研究目的:揭示医学院学生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体育教学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医学院学生健康总分均值73.14分,处于中等水平中限。其中生理健康维度总分均值80.28分;心理健康维度总分均值64.31分;社会健康维度总分均值74.00分。结论:生理健康中“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维度分均值,心理健康中“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分均值是影响医学院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医学院学生 健康现状 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