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 2020年9月就诊于某院临床诊断为股骨骨折且发现隐匿性股骨骨折的70例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方案。观察FNOF的临床表现,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旨在探究股骨骨折患者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骨折(FNOF)时的诊疗手段和预后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股骨骨折合并同侧FNOF的漏诊率为40.00%,患者常有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X射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对FNOF检出率分别为45.71%、93.33%、100%。股骨骨折术后平均11±3月骨折愈合,男性患者较女性患骨折愈合早(P=0.014),年龄越大骨折愈合越慢(P<0.01)。

  • 标签: 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影像学检查,骨折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髓内针直径与髓腔峡部直径之比(nail diameter/medullary canal diameter ratio,ND/MCD)的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8例股骨骨折儿童纳入前瞻性研究对象。年龄5.2~11.7岁,平均8.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19.7 kg/m2;其中男187例,女121例;左侧163例,右侧145例;不稳定骨折130例,占42.2%(130/308)。所有患儿均采取逆行弹性髓内针内外侧穿针技术治疗,手术操作由同一位资深高级职称医生主刀或指导完成。术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B两组,A、B两组分别为154例。A组选择弹性髓内针时要求其直径满足ND/MCD>60%而<80%;B组直径要求满足ND/MCD≥80%。两组患儿在术前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治疗及康复训练相同。记录并比较两组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率,以及手术时间、内固定物取出时间、感染、针尾激惹发生比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A组8.7个月,B组8.9个月。两组患儿在畸形愈合率、骨折不愈合率、感染率、针尾激惹发生比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内固定物取出所需时间A组明显较B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内固定物取出前患肢功能及步态均恢复正常。结论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ND/MCD>60%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与≥80%时相比,ND/MCD在60%~80%时手术操作更容易。

  • 标签: 儿童 弹性髓内针 股骨干骨折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洛阳正骨医院接受股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分别于入室时(T0)、切皮时(T1)、骨折端复位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苏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在T1时点均较T0时点升高,但在T2时点较T1时点回降,T3时点较T2时点回升,且观察组T1、T2、T3时点心率、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161.35±48.98)μg比(256.79±58.46)μg],P<0.05;拔管时间[(7.13±2.31)min]、留置恢复室总时间[(42.31±3.52)min]短于对照组[(22.64±4.32)min、(73.01±10.34)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间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0.00%(0/31)、3.23%(1/31)]低于对照组[19.35%(6/31)、25.81%(8/31)],P<0.05。结论儿童股骨骨折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骨折 超声引导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5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70例,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62/65),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48/70),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效果相比,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耐受性高,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在股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骨折手术病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内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钢板固定)与观察组(髓内钉固定)。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和二次取内固定物手术前ASE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19.51±3.43)d,平均手术时间为(90.1±21.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75.3±34.51)ml;两组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在术后3个月与二次手术的ASES得分间无明显差异,但各组二次手术前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得分(P<0.05)。结论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在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都具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相对较少,两者间比较无明显的疗效差异,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干 钢板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开放性穿钉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们使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股骨骨折80例,回顾性分析此术式的治疗效果,总结术中注意事项。结果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5周,骨折愈合后1~2年取钉。无畸形愈合,无术后感染和断钉,无神经和血管损伤、股骨骨折等并发症。优37例,良36例,可7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25%。结论带锁髓内钉开放性穿钉内固定避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X线照射,治疗优良率较高,是治疗股骨骨折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 开放性穿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100例在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4月来我院进行老年股骨骨折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 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 50例,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80.00%),两组患者数据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P< 0.05,差异产生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质量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优,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路径干预 老年 股骨干骨折患者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合并治疗膝关节损伤与股骨骨折的情况,确定最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接收单位合并膝关节损伤与股骨骨折的患者中选择20例,着重收集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要点,确定可靠的合并治疗方法。结果在本次医疗实验中,大部分患者的骨折问题以及膝关节损伤情况都被有效治疗。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与股骨骨折损伤的患者,可以选用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率提升,尽快摆脱骨折的痛苦。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损伤 临床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股骨骨折的而患者66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股骨骨折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扩髓闭合穿针治疗WinquistⅣ型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例WinquistⅣ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36.7岁;左侧8例,右侧12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7例.损伤严重度评分为17~25分,平均19.6分.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d,平均7.2d.20例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扩髓闭合穿针治疗.于术后1、3、6、9及12个月摄X线片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和塑形情况,末次随访时参照刘志雄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0例患者术后获4~14个月(平均7.5个月)随访,3例患者随访时间不足6个月.19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5~23周,平均17周;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进行植骨、加压处理,于术后8个月骨折获愈合.末次随访时参照刘志雄的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95%.随访期间无感染、断钉、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扩髓闭合穿针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稳定、骨折愈合率高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WinquistⅣ型股骨骨折的一种良好选择.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 2018 年 10月~ 2019 年 10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 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例,观察组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骨愈合的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57% (P< 0.05)。 结论 :股骨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愈合。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在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带锁髓内钉加断端植骨治疗钢板螺钉内固定失效的股骨骨折骨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38岁。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留置硬外管镇痛3天,应用CPM功能锻炼膝关节。结果全部获得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10~24月,平均14周,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感染、内固定再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髓内钉加断端植骨股骨骨不连术后的护理,重在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镇痛、CPM的应用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

  • 标签: 骨不连 心理护理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有限切开复位在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骨外科39例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髓内钉治疗。其中,采用有限切开复位25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1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出血量、感染率及疗效。结果39例患者随访时间7~25(10.3 ± 2.8)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11.4 ± 20.3)min比(129.3 ± 21.4)min、(7.0 ± 2.6)次比(22.6 ± 7.8)次],但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454.0 ± 131.4)ml比(342.9 ± 12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感染率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少,接受射线时间少,能达到与闭合复位同等疗效,可作为闭合复位设备、技术欠缺时的有效补充手段。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成人股骨骨折患者,观察临床选择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成人股骨骨折患者100例。利用抽签法完成所有股骨骨折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C1组(观察组50例)以及C2组(对照组50例)表示两组股骨骨折患者的组别名称。C1组临床选择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C2组临床选择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在术后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股骨骨折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优良率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成人股骨骨折患者,临床选择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操作步骤简单,骨折愈合率高以及完成手术后愈合时间短等系列的优点,最终显著提高股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成人股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下床行走训练对其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的股骨骨折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患者从术后1d开始在给予了止痛药后下床行走,持续15-30min,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在术后1d,5d,10d分别评估患肢活动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干预组活动能力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早期下床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股骨骨折病患应用舒适干预护理模式的效果和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选取院内收治并开展股骨骨折手术的病患共计100名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两年时间内,按数字随机表法和应用护理方式差异性将近分作两组后,分别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比不同的指标数据。结果:通过临床症状缓解、疾病承受力、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舒适干预护理的实验组病患数据占优势,对比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

  • 标签: 舒适干预护理 股骨干骨折患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