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相关一直是正畸医师所关注一个焦点。本研究以成人骨安格尔Ⅲ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正常组比较分析,以分析骨Ⅲ类患者口周肌压力特征,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相关

  • 标签: 骨性Ⅲ类错 正常 口周肌压力
  • 简介:目的观察Beyond冷光美白技术在着色牙美白中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于河北省承德市口腔医院就诊52例无明显釉质缺陷及过大髓腔着色牙患者,使用Beyond冷光进行牙齿美白。治疗后立即观察疗效,并分别于6、12、24、36个月后观察颜色改变情况。结果Beyond冷光美白后VITA比色提高了5~12个色阶,36个月后颜色有少许回复。结论Beyond冷光美白效果显著。

  • 标签: BEYOND冷光美白 凝胶型美白剂 内源性着色牙
  • 简介:上颌快速扩大(rapidmaxillaryexpansion,RME)是一种矫治上颌横向宽度不调常用方法,随着对该研究日益加深.这种方法不仅被用于矫治上颌狭窄,后牙反雅,轻中度牙弓拥挤.而且也有国外文献报道用于治疗鼻腔、上呼吸道阻塞及传导听力下降。笔者在临床中治疗1例上颌狭窄合并传导听力下降病例,上颌狭窄改善后听力恢复,国内尚未见同类报道.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上颌快速扩大 听力下降 传导性 治疗 上呼吸道阻塞 常用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丝素胶原支架用作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可行。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9月在辽宁医学院实验中心进行。通过冻干法制备丝素胶原支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噻唑蓝(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了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附着于丝素胶原支架生长情况,评价其生物相容。结果制备复合膜孔隙率为80.7%;PDLF在材料浸提液中生长、增殖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可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各复合膜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形成良好。结论通过冻干法自制丝素胶原复合物孔隙率符合牙周组织工程要求。其良好三维空间结构和细胞相容促进了PDLF生长、黏附及增殖,且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标签: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胶原 细胞培养 丝素蛋白
  • 简介:2011年5月2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东方海洋大酒店3楼会议室举行了隆重基地落成仪式,烟台市口腔医院被中华口腔医学会认定为“口腔专业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这也是在山东省地市级城市中成立第1家实践基地。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烟台市 山东省 护理实践 地级市 实践培训
  • 简介:目的评价快速扩弓对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择54例替牙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特征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前牵引组(A组,26例)和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组(B组,28例)进行矫治.分别在治疗开始(T0)和结束(T1)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A组治疗时间(11.0±3.4)个月,B组(10.4±2.3)个月,(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上下颌骨及牙齿变化趋势相似,颅颌关系改善:ANB角增加,SNB角减小;颌骨变化明显:Ptm-A增加,Co-Gn增加,Wit's值增加,以上项目治疗前后变化均显著(P<0.05)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另外,A组SN-PP减小1.24°,B组减小0.6l°,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垂直向上下面高、下面高/全面高变化B组较A组增加显著.U1-NA角增大,L1-MB角减小,在B组中改变均较A组明显,Ms6-PP距增加在B组中较显著.治疗后面型角变化在B组中较明显,而颏唇角、上、下唇-E线距变化两组间无差异.结论替牙期骨Ⅲ类错(牙合),无论是否联合快速扩弓,上颌前方牵引均可产生显著治疗效果.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以减轻腭平面的逆时针向旋转,减小前牙代偿,缩短矫治时间.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安氏Ⅲ类错(牙合)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直径、不同材质三种种植体支抗植入不同部位后成功率.方法研究回顾2009-2016年需要种植体支抗正畸病例,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直径2.0mm、长度13.0mm钛合金微螺钉,直径为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三种种植支抗在颧牙槽嵴、外斜线部位成功率,使用SPSS软件比较不同种植体支抗在不同部位成功率差别.结果总计566颗种植体支抗,总体成功率为91.70%.在植入颧牙槽嵴处不同直径材质微螺钉中,直径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成功率为95.31%,高于直径2.0mm、长度13.0mm钛合金成功率(92.19%)和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成功率(88.89%);在外斜线植入微螺钉中,直径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成功率为96.12%,明显高于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成功率(75%,P<0.017).直径1.6mm、长度8.0mm钛合金微螺钉植入中切牙黏膜覆盖区成功率为100%,均明显高于牙根间(81.25%)、颧牙槽嵴(88.89%)与外斜线(75.00%)成功率.结论植于颧牙槽嵴处和外斜线处植体入种植支抗直径2.0mm、长度12.0mm不锈钢微螺钉成功率较高.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钛合金种植体 不锈钢微螺钉 植入位点 直径
  • 简介:糖尿病牙周炎是一种易造成牙周组织显著破坏难治性疾病,在老年人群具有较高发病率,是171前牙周疾病治疗难点和热点之一。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组成部分,炎症反应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在糖尿病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3除了具有经典调节钙磷代谢等作用以外,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维生素D3通过参与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和炎症介质、抗炎因子进行调节,对老年糖尿病牙周炎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维生素D3 免疫调节 老年 牙周炎 糖尿病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周围炎症病变程度,探讨种植体表面形态与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相关。方法:分别将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和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植入Beagle犬下颌,并建立犬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3个月后测定各组种植体周探诊深度、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程度、组织切片分析其炎症程度。结果:临床检查见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缺损深度大于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小于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形态学检查表明螺纹圆柱形组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不如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明显。结论:种植体表面形态与实验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比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围炎更明显。

  • 标签: 表面形态 种植体周围炎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基牙颈缘线曲率对CAD/CAM全瓷冠及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影响。方法与材料:在模型上颌中切牙上预备3种类型基牙(曲率1mm、3mm、5mm)。每种类型基牙分别制作5个全瓷冠(Cerconsystem.Degudent)和5个金属烤瓷冠。采用Two—wayANOVA和Tukey—HSD检验(α=O.05)计算和分析冠边缘适应。结果:全瓷冠唇侧、舌侧、近中和远中平均边缘缝隙(SD)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曲率为1mm全瓷冠边缘缝隙为54(10)、51(11)、47(13)、49(9)岬;曲率为3mm全瓷冠边缘缝隙为49(12)、53(11)、54(10)、55(12)岬:曲率为5mm全瓷冠边缘缝隙为57(12)、54(11)、53(10)、52(9)μm。曲率为1mm烤瓷冠唇侧、舌侧、近中和远中平均边缘缝隙(SD)值分别是36(7)、41(9)、26(8)、28(10)邮.曲率为3mm烤瓷冠唇侧、舌侧平均边缘缝隙(SD)值为45{8).48(9)μm.均显著大于近中(P=O.01和0007)和远中(P=0.03和0.02)边缘缝隙。曲率为5mm烤瓷冠唇侧、舌侧平均边缘缝隙(SD)值为76(10)、74(15)μm.均显著大于近中(P=O001和0.001)和远中(P=0.001和0001)边缘缝隙。结论:基牙颈缘线曲率对全瓷冠边缘适合无显著影响.但对烤瓷冠边缘适合有显著影响。

  • 标签: CAD/CAM全瓷冠 颈缘线曲率 适应性 金属烤瓷冠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实验牙移动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表达变化,初步了解P2X3受体与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关系.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4只)和实验组(35只).选择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观察对象,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点牙周膜组织切片.结果正畸牙移动加力后,牙周膜压力侧和张力侧P2X3受体免疫阳性表达增加,呈短时上调规律,两侧相同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过程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压力侧与张力侧呈一过上调规律,推测P2X3受体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实验性牙移动 疼痛 P2X3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46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间2~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手术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采用两种术式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首选术式。

  • 标签: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经羟基磷灰石(HA)涂层处理后多孔镍钛(NiTi)合金溶血率及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附着、增殖及分化情况,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方法测定经HA涂层处理圆盘状多孔NiTi合金(NiTi—HA组;直径10mm。厚2mm)生物相容,未经涂层处理多孔NiTi合金(NiTi组)及致密纯钛(Ti组)试样设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溶血性能:将成骨细胞接种于试样表面,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成骨细胞黏附形态,MTS法及碱性磷酸酶(ALP)试剂检测细胞附着、增殖情况及ALP活性,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NiTi-HA组、NiTi组及Ti组试样溶血率分别为(0.30±0.11)%、(0.51±0.07)%及(0.27±0.06)%,均低于国家标准(YY/T0127.1)规定5%。SEM观察显示.NiTi—HA组及NiTi组试样细胞黏附形态良好。NiTi—HA组试样表面细胞附着及增殖数量均高于NiTi组试样(P值分别为0.000与0.001)。NiTi-HA组及NiTi组试样表面细胞ALP活性无差异(P=1).但均高于Ti组试样(P值分别为0.001与0.0004)。结论NiTi-HA组、NiTi组及Ti组试样均无溶血作用:NiTi-HA组较NiTi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附着和增殖.且ALP活性均高于纯钛。

  • 标签: 多孔NITI合金 表面涂层 羟基磷灰石 血液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研究寻找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遗传易感性相关多态位点。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运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在397例新发头颈癌患者和9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对照中分析了5个多态位点(rs1494961、rs1229984、rs1789924、rs971074、rs4767364)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易感性关系。结果:rs1229984(A〉G)遗传变异能够显著影响头颈癌发病风险。携带rs1229984AG/GG基因型者罹患头颈癌风险较携带AA基因型者增加34%(调整OR=1.34,95%CI=1.05-1.71)。本研究未发现其余4个位点多态与头颈癌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染色体4q23区域rs1229984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易感性有关。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头颈癌 易感性
  • 简介:目的探讨微种植体配合Ⅲ类颌间牵引治疗高角骨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角骨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结合Ⅲ类颌间牵引)和常规支抗组(采用常规Ⅲ类颌间牵引),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并将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估疗效。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U6-PP、U6-SN、SN-MP、FH-MP、Y轴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常规支抗组U6-PP、U6-SN、SN-MP、FH-MP、Y轴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在进行Ⅲ类颌间牵引过程中能有效控制高角患者垂直高度。防止下颌骨顺时针旋转。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安氏Ⅲ类 高角
  • 简介:目的:探讨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治疗策略。方法:将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入26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分为合并DIC组与未合并DIC组,回顾分析患者检查指标及治疗经过。结果:(1)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中性粒细胞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9.73±3.97μg/mLvs.3.20±1.61οg/mL,(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8.95±3.06svs.11.01±1.15s,(P〈0.05)、纤维蛋白原5.95±1.64g/Lvs.2.70±0.54g/L,(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2±10.48svs.38.34±4.26s,(P〈0.05)、行紧及气管插管人数7/4vs.2/13s,(P〈0.05)、行床旁血滤人数5/6vs.0/15,(P〈0.05)、死亡人数3/8vs.0/15,(P〈0.05)、平均住院日23.45±15.66vs.12.20±3.87,(P〈0.05)数值均高于未合并DIC组。(3)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入院处理不当时白细胞计数9.93±2.71%vs.14.09±3.31%,(P〈0.05)低于未合并DIC组。结论: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患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有严重出血可能,需结合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对于确实合并DIC者,在纠正DIC前提下先行通畅气道,紧急治疗全身中毒,改善微循环,局部病灶应视情况于全身症状稳定后再行处理。

  • 标签: 口底蜂窝织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再植时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牙齿对正畸所致咬合变化反应,以及这些再植牙对牙槽骨发育影响。研究方法脱位4个下切牙在脱位1小时内再植,再植后7个月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以改善覆盖,之后应用Begg技术不拔牙矫治恒牙列错He畸形。结果再植后14年4个月复查,发现再植牙齿保持着良好咬合功能,未发生骨粘连。活髓再植牙牙根在植入后继续发育,牙周组织和骨硬板也得以继续形成。结论再植牙成活并获得稳定咬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 年轻下颌恒切牙脱位 牙再植 预后 牙槽骨发育
  • 简介:目的:评价手动填压法和手动结合机械(自动)填压法对可压树脂修复体龈缘封闭影响。方法与材料:测试两种可压树脂:PyramidDentin(BiscoDental)和Filtekp-60(3MEspe)。研究选取37颗拔除的人无龋磨牙和前磨牙,每颗牙上分别制备2个标准II类洞.用分层技术充填修复:近中II类洞修复采用手用器械填压.远中II类洞修复采用手用与自动联合填压技术(KaVo)。充填后牙齿接受温度循环和载荷循环测试。将牙齿浸泡于05%碱性品红中,37。C放置96h后.将样本沿近远中向剖为3部分,检查龈壁染料渗透情况。结果:FiItekP。60和Pyramid自动填压组较手动填压组有更好封闭。染料渗透评分范围为0~3,两种树脂自动填压修复体平均染料渗透评分分别为0和1.手动填压平均染料渗透评分分别为2(P=0043)和3(P=0.079)。手动填压时.Filtekp-60比PyramidDentin有更好边缘封闭(P=0.037)。自动填压时.两种材料染料渗透无显著差异(P=0.066)。结论:本体外研究显示:手动和自动填压技术联合应用可减少可压复合树脂修复体龈缘微渗漏。

  • 标签: 填压 边缘封闭 可压树脂 复合树脂
  • 简介:为了提高编辑部对于学术不端文献辨别能力,端正学风,维护作者权益,《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已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逐篇检查。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如查出作者所投稿件存在上述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立即做退稿处理并予以警告。希望广大作者在论文撰写中保持严谨、谨慎、端正态度。自觉抵制任何有损学术声誉行为。

  • 标签: 检测系统 科技期刊 医学研究 电子版 学术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