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从思想史和文学史的角度看,社的文学思想不仅是其“兴复古学”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是明清之际文学思想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复社 文学思想 渊源论 宗旨论 创作论
  • 简介:一王国维是中国现代诗学的开端,他标志着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他的诗学建构采用了传统的话语形式,但已融入西方诗学思想。但其诗学思想和理论的开创性使得他的诗学思想不可能臻于完善,在对传统诗学的现代阐释中常常有不够清晰和混乱的地方。

  • 标签: 现代诗学 王国维 中西诗学 徐复观 检讨 会通
  • 简介:从1993年开始读刘再先生的《漂流手记》,到今天读刘再先生的《我的写作史》,一如既往,我为书中的澄澈与明净震撼。这种感觉来自书的内容,也来自“一格一格只是生命”的文字。这篇时间跨度四十多年的写作史,

  • 标签: 刘再复 写作 第三空间 时间跨度
  • 简介:<正>筚路蓝缕的开拓是艰辛的;而要在旧宅基上建筑新的大厦,还要利用原有的砖石瓦砾,更要艰辛得多。正象一位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刘再同志在近年来的文学理论研究方面表现了跳入荆棘丛中的勇气,他选择了一个老而又老的题目——文学艺术中的人物性格,进行着无畏的跋涉。自发表《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之后,又相继发表了《灵魂的深邃和性格丰富的内在源泉》、《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和它们在我国文学中的命运》、《论悲喜剧性格的二重组合》、《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个性之谜与人物性格的双向逆反运动》和《两级心理对位效应和文

  • 标签: 二重组合 性格组合论 人物性格 性格对照 刘再复 文学研究
  • 简介:2000年10月,香港岭南大学召开了“张爱玲国际研讨会”,计有港、台、大陆、海外华人学者暨个别日本学者共数十人参加。会议就张爱玲的历史评价、张爱玲与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之比较、张爱玲所受中外文学之影响、张爱玲之“大陆接受史”以及张爱玲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精彩多多。

  • 标签: 学术论争 夏志清 刘再复 中国现代作家 香港岭南大学 海外华人学者
  • 简介: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倚仗坦克大炮长驱而入古城南京。其后六周之内,日军将人类的兽性极致发挥,机枪和屠刀朝向无辜市民和被俘官兵。历史是书写过去的最佳方式之一,对于如此惨痛的一次人类浩劫,后来人给予文学叙写也应是必要,即使这叙写可能只是出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最起码的义务、最基础的感情。从张纯如到严歌苓、哈金和郑洪,境外华人作家南京大屠杀相关叙事接续而来。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新移民文学 叙事 视域 复魅 祛魅
  • 简介:《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版本整理的案和思考──兼议影印抄本《异史》朱其铠一九六二年张友鹤先生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简称“三会本”)问世以来,至今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旧抄本,如齐鲁书社一九人一年一月影印的二十四卷抄本、山东省博物馆馆藏的7...

  • 标签: 《聊斋志异》 版本整理 抄本 异史氏曰 手稿 总目
  • 简介:张新之与王希廉、姚燮同为红楼梦评点派的重要作家,其《妙轩评石头记》流传颇广。但由于资料限制,学界对张新之其人其事了解不多,目前仅见胡文彬先生在《太平闲人张新之生平追索》中作出过相关讨论。《妙轩评石头记》成于台湾,故借助道成时期台湾宦游文人的相关记述,可以补证张新之的籍贯、生平事迹及其完成《妙轩评石头记》时的台湾社会情形,并进而对其《妙轩评石头记》的序跋作者进行考论。

  • 标签: 张新之 妙复轩评石头记 序跋作者 台湾地区
  • 简介:张新之《妙轩评石头记》关于《红楼梦》“面子”与“底里”、“影”与“形”关系的批评是一套系统的、有理论的穿凿附会话语,孙渠甫《石头记微言》受此影响而发展成从书面人物故事探求书底的历史事实和底中底的微言大义,将“影子”终指对象指向书外历史人物事件的批评方法,以及把《红楼梦》内容的性质认定为隐寓清初满汉关系的基本思路,开启了系统的索隐红学的进程。

  • 标签: 红学 索隐 批评方法 关联性
  • 简介:内容摘要客家娘酒对客家女性产后疗有着独具特色的功效。新时代,利用网上直播、专题纪录片、微电影、微视频、电视广告、公众号以及贴吧等新媒体技术,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建设,正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本文以客家娘酒产后疗功效及其新媒体宣传为例,望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 标签: 客家娘酒 新媒体宣传 国家级客家文化
  • 简介:难怪愁云万里凝,老天垂泪祭诗翁。虽然功满人高寿,仍旧歌哭陨将星。

  • 标签: 中华诗词 上将 祭奠 赋诗
  • 简介:读孙绍振先生的《〈三国演义〉:审美与道德的错位——兼与刘再商榷》,觉得五味杂陈。乍看孙绍振对三国人物的性格分析,层层递进,颇为生动;继而看到他对鲁迅、胡适一干人不作分析的否定,顿感不妙;等读到他对刘再《双典批判》逐步升级的批评讽刺时,心中感觉到一种荒唐:孙绍振明知刘再的《双典批判》不是文学研究,而是文化批判之作,是对《三国演义》中腐蚀社会人心的权谋法术及社会影响从事文化批判,却借用文学鉴赏否定刘再的思想文化论述,并且牵强附会地给对方设置罪名。

  • 标签: 孙绍振 刘再复 《三国演义》 文学批评 文化批判 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