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度值(LSM)及标准残肝体积(SRLV)在肝细胞癌(HCC)半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的28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57±9)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以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患者的LSM,CT测定SRLV。根据术后有否发生肝功能不全分为肝功能不全组(10例)和非肝功能不全组(18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SM及SRLV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价值。结果肝功能不全组LSM、SRLV分别为(27±6)kPa、(267±46)ml/m2,非肝功能不全组相应为(17±5)kPa 、(366±60)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0,-20.42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SM≥25 kPa、SRLV≤290 ml/m2为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448,24.69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LSM=17 kPa、SRLV=266 ml/m2时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0.903(Z=6.684,6.763;P<0.05)。结论术前LSM和SRLV检测对HCC半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肝细胞 肝切除术 肝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评价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分析其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7~14岁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70例,另选取55例体质指数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FT)、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FT)、腹部皮下脂肪厚度(SFT)、腹膜前最大脂肪厚度(PFTmax)、肝前皮下脂肪厚度(SFTmin)、肾周脂肪厚度(PRFT),采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RIMT)和R-VQS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管径(Diam)、管径变化值(Dis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指数(HC)。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肥胖儿童各部位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颈动脉IMT、Diam、PWV、HC及EFT、VFT、SFT、PFTmax、SFTmin、PRFT升高,颈动脉Di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IMT、PWV、HC均呈正相关(与IMT:r=0.334、0.425、0.415、0.370,P<0.05;与PWV:r=0.853、0.744、0.590、0.358,P<0.05;与HC:r=0.822、0.691、0.526、0.320,P<0.05),SFT、SFTmin与颈动脉IMT、PWV、H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内脏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程度为PFTmax>VFT>EFT>PRFT,但EFT和PRFT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较弱(r<0.7)。结论R-VQS技术可以较敏感地反映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可作为早期评估肥胖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肥胖儿童的内脏脂肪厚度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呈正相关,其中PFTmax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最好,对于肥胖儿童的治疗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肥胖儿童 内脏脂肪厚度 颈动脉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止血带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股四头肌形态及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诊断为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单侧、初次TKA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分为止血带组和非止血带组,每组各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股四头肌厚度、硬度及大腿周径的差异。结果止血带组男11例,女29例,年龄(69.1±5.1)岁;非止血带组男9例,女31例,年龄(67.4±5.3)岁。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股四头肌厚度、硬度以及大腿周径[x¯±s或M(Q1,Q3)]分别为(2.76±0.69)cm、25.20(17.83,32.90)m/s、54.00(51.13,56.00)cm。止血带组与非止血带组患者中术后股四头肌厚度分别为(2.78±0.76)cm、(2.73±0.61)cm,术后股四头肌硬度[M(Q1,Q3)]分别为24.00(17.15,33.13)m/s、25.20(18.68,32.85)m/s,术后大腿周径[M(Q1,Q3)]分别为54.00(49.75,55.00)cm、54.50(52.13,57.53)cm,上述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KA术中应用止血带对术后股四头肌的形态及硬度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止血带 股四头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硬度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共156个乳腺占位性病变术前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以3.08为界点判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标准采用改良5分法,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156个占位性病变中,恶性15个,良性141个。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1%,灵敏度99.3%,特异性86.7%。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2.3%,灵敏度99.3%,特异性73.4%。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98.1%,灵敏度98.6%,特异性9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但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2D-SWE)获得的肝脾弹性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55±12)岁,回顾性分析2D-SWE技术获得的肝(L-SWE)脾(S-SWE)弹性值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相关性,并与常见血清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对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HVPG测值,58例患者中HVPG≥10 mmHg(1 mmHg=0.133 kPa)者47例,为临床显著门脉高压(CSPH),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增高;HVPG≥12 mmHg者34例,为严重门脉高压(SPH),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概率增加。相关分析显示L-SWE与HVPG值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2,P<0.01),S-SWE为高度正相关(r=0.68,P<0.01)。血清学模型为低度正相关(r=0.36及r=0.28,均P<0.01)。L-SWE、S-SWE及二者联合预测CSP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8、0.89,当L-SWE>12.86 kPa或S-SWE>35.73 kPa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性增高。L-SWE、S-SWE及二者联合预测SP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81、0.77,且S-SWE特异度最高,当S-SWE>41.5 kPa时,曲张静脉出血风险大。结论2D-SWE技术获得的L-SWE及S-SWE可协助诊断CSPH及SPH,进行危险分级评估。

  • 标签: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高血压,门静脉 肝静脉
  • 简介:研究了立方碳化物Cr3C2、VC以及稀土La添加剂对WC-Co合金中WC晶粒形貌以及合金硬度与韧性的影响。为了强化烧结过程中WC晶粒生长的驱动力,采用具有高烧结活性的纳米W和纳米C为原料。为了获得合金中WC晶粒的三维形貌,采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合金烧结体的自然表面。结果表明,合金添加剂对WC晶粒形貌及其粒度分布特征以及合金的硬度与韧性有较大影响。由于均质三角棱柱形板状WC晶粒的形成,WC-10Co-0.6Cr3C2-0.06La2O3合金具有极佳的硬度与韧性组合。讨论了合金中WC晶粒形貌的调控机制以及合金中WC晶粒形貌特征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硬质合金稀土晶粒生长板状晶WC硬度韧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三维打印类细胞外基质(ECM)硬度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皮肤附属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1)分别将1 g海藻酸钠和4 g明胶、3 g海藻酸钠和8 g明胶混匀,混合物分别溶于100 mL超纯水中,配制2种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分别命名为1A4G水凝胶、3A8G水凝胶,用于后续实验。观察2种水凝胶室温下、4 ℃冷凝15~30 min(冷凝条件下同)后、冷凝且用25 g/L氯化钙溶液交联(交联条件下同)后、冷凝后且用生物三维打印机(三维打印仪器下同)进行三维打印且交联后形态。取2种水凝胶冷凝并交联后,采用杨氏模量测定仪检测杨氏模量(硬度),样本数为3。取2种水凝胶交联并冷冻干燥,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孔隙结构。取2种水凝胶交联并冷冻干燥,用无水乙醇置换法检测孔隙率,样本数为3。(2)从20只1周龄雌雄不限C57BL/6小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培养BMSC,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将1.0×107个/mL的BMSC单细胞悬液与1A4G水凝胶、3A8G水凝胶以1∶9的体积比充分混匀,制备载BMSC的1A4G水凝胶、载BMSC的3A8G水凝胶,进行三维打印,1 mL载细胞水凝胶(打印用量下同)打印1块,交联后加入间充质干细胞(MSC)专用培养基培养。根据水凝胶不同,将打印块分为1A4G组和3A8G组。取2组打印块各1块,培养7 d,采用细胞活/死试剂盒计数50倍视野下活、死细胞。取2组打印块各9块,另将9孔用2 mL MSC专用培养基培养的每孔1.0×106个BMSC设为二维培养组。分别于培养1、3、5 d,1A4G组与3A8G组各取3块打印块、二维培养组取3孔细胞,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培养液中吸光度值,以此表示细胞增殖活性。(3)同实验(2)制备载BMSC的1A4G水凝胶、载BMSC的3A8G水凝胶各10 mL,分别加入从10只新生1 d雌雄不明C57BL/6小鼠提取的足趾垫匀浆液各0.5 mL混匀进行三维打印及交联,加入MSC专用培养基培养3 d,更换为汗腺专用培养基培养。根据水凝胶不同,将打印块分为1A4G组和3A8G组。汗腺专用培养基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组打印块中细胞的上皮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角蛋白5(CK5)和CK14、汗腺细胞表面标志物CK18和钠钾ATP酶(NKA)、毛囊细胞表面标志物CK17和碱性磷酸酶(ALP)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2组打印块中细胞的CK5、CK14、CK18、NKA(检测ATP1a1转录本)、CK17、ALP mRNA表达(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结果(1)与3A8G水凝胶比较,1A4G水凝胶室温下黏度稍低、流动性稍好。2种水凝胶冷凝后均呈凝胶状,在此基础上,交联后形状均匀规则,经三维打印且交联后为固态的纵横交错的圆柱块。1A4G水凝胶杨氏模量为(52±6)kPa,明显低于3A8G水凝胶的(218±5)kPa(t=40.470,P<0.01)。2种水凝胶孔隙结构相似,横断面均呈多孔网状结构;2种水凝胶的孔隙率相近(t=0.930,P>0.05)。(2)培养7 d,1A4G组和3A8G组打印块中活、死细胞分布相近(P>0.05),绝大部分为活细胞。培养1、3、5 d,1A4G组和3A8G组打印块及二维培养组培养液中吸光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培养1 d比较,1A4G组、3A8G组打印块培养3、5 d培养液中吸光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二维培养组细胞培养5 d培养液中吸光度值明显升高(P<0.01);与组内培养3 d比较,1A4G组、3A8G组打印块及二维培养组细胞培养5 d培养液中吸光度值均明显升高(P<0.01)。(3)汗腺专用培养基培养7 d,2组打印块中细胞均可见CK5、CK14、CK18、NKA、CK17、ALP蛋白表达。汗腺专用培养基培养7 d,2组打印块中细胞的CK5、CK14、CK18、NKA mRNA表达量相近(t=0.362、0.807、0.223、1.356,P>0.05);3A8G组打印块中细胞的CK17、ALP mRNA表达量分别为1.96±0.21、55.57±11.49,均明显高于1A4G组的1.05±0.42、2.01±0.27(t=3.333、8.074,P<0.05或P<0.01)。结论1A4G水凝胶和3A8G水凝胶三维培养的BMSC均有向汗腺细胞分化的趋势,但3A8G水凝胶三维培养的BMSC向毛囊细胞分化的趋势比1A4G水凝胶明显。提示相对高的生物三维打印类ECM硬度,不仅有利于BMSC向汗腺细胞分化,还有利于其向毛囊细胞分化。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硬度 生物三维打印 类细胞外基质 三维微环境 皮肤附属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另加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乙肝肝硬化患者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方鳖甲软肝片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临床疗效 肝脏硬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收住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89例。将同时接受辛伐他汀和二甲双胍的患者纳入治疗组(42例),未同时接受辛伐他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NAFLD、T2DM符合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转氨酶、CAP、LSM、肝纤维化以及脂肪变性程度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长、空腹血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147(CD14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硬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及观察组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硬化程度、动脉斑块超声分级患者的血清CysC、hs-CRP、CD147水平。结果观察组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CysC、hs-CRP、CD14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血清CysC、hs-CRP、CD147水平最高,其次为中度狭窄、轻度狭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CysC、hs-CRP、CD14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斑块超声分级1、2、3级患者血清CysC、hs-CRP、CD14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D147、hs-CRP、CysC联合检测能指导临床判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及硬化程度,有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标签: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147 胱抑素C 炎性因子 老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硬度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纤维质标和肝硬度值。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LN、IV-C较高,而肝硬度值较小,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行益气活血通络方+恩替卡韦治疗疗效理想,且患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肝硬度值减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益气活血通络方 肝纤维化指标 肝硬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