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以木素的模型物愈创木酚(G-M)为对象,采用自制的纳米TiO2作光催化剂,对G-M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吸附特性和表面光催化降解反应得到了G-M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1/r=1.744/C+0.1034。由半衰期对动力学方程的讨论,发现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是由于中间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与G-M的竞争,降低了催化剂对G-M有效降解的程度。对于不同初始浓度,其动力学方程近似表达成3种不同的形式。

  • 标签: 木素 光催化降解 愈创木酚 吸附平衡 反应动力学
  • 简介:以在我国造纸工业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制浆造纸联合工厂为研究对象,采用“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计算工具的方法,研究了温室气体种类、核算边界和方法、工厂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以及碳强度。结果表明,2014年该工厂碳排放总量为430496.772tCO2,不包含生物质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基于工厂的纸浆碳强度为0.228tCO2/t风干浆,为基于产品获得的各种纸浆碳强度的7.4%~56.9%;基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碳强度为1.08tCO2e/1000USD,为我国造纸工业平均水平的56.3%;基于销售额的碳强度为0.301tCO2e/1000USD,约为国际纸业公司的52.6%。结果也表明,影响企业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种类、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为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碳排放交易权空间,企业应进一步进行节能减排。

  • 标签: CO2排放 制浆造纸工业 碳交易 碳强度 能耗
  • 简介:介绍了核磁共振在研究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结构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1H-、13C-、29Si-、31P-和19F-核磁共振,以及它们的应用原理和方法。简要介绍了二维核磁共振。

  • 标签: 核磁共振法 化学位移 木素 碳水化合物
  • 简介: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对脱脂棉纤维进行了碱蒸煮,并测定蒸煮后棉纤维聚合度。结果表明,K+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棉浆中纤维素的降解,而Mg2+、Ca2+和Fe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纤维素的降解。

  • 标签: 纤维素 碱性降解 金属离子 碱法蒸煮 黏度
  • 简介:利用色谱技术,从黑曲霉An-76粗酶液中分离出2个内切纤维素酶和3个内切木聚糖酶.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对麦草浆有增强和助滤的作用,木聚糖酶则具有降低纸浆脆性的作用.若二者混合使用,则对纸浆性能的改善更为有效.

  • 标签: 漂白麦草浆 酶法改性 纸浆性能 黑曲霉 纤维素酶 助滤
  • 简介:针对纸浆厂所用蒸煮管的工艺参数,以材质、壳体厚度、补强圈厚度为正交实验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分别取3个水平,设计了L9(3^4)正交表,进行了正交实验,用有限元研究蒸煮管筒体径向大开孔处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有限元研究蒸煮管开孔处应力分布情况可行,最佳水平组合为壳体计算厚度14mm、材质为Q245R、补强圈厚度12mm。

  • 标签: 正交实验 有限元法 蒸煮管 大开孔 结构优化
  • 简介:采用福伊特公司提供的TissueFlexD2型毛毯后,德国WepaMainz公司的PM1卫生纸机车速创下了1800m/min的纪录。而且,平均生产车速提高到了1700m/min,日产量保持在175t。

  • 标签: 纸机车速 造纸毛毯 FLEX 德国 2型 福伊特公司
  • 简介: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溶液pH值为1时,饱和吸附容量为53.48mg/g;SCCA对Ni^2+的吸附能力弱,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eh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中,Cr^6+和Ni^2+扩散初期的速度控制步骤都是由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在Cr^6+、Ni^2+两种离子共存时,SCCA对Cr^6+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30℃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1时,其吸附选择系数为26.38。

  • 标签: 螯合吸附剂 选择性吸附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
  • 简介:对5种不同种类的酶液(包括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预处理对麦草化学制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酶液分别来自于AspergillusnigerAn-76、BacilluspumilusA-30、PencilliumdecumbensA-10、AspergillusL22和Bacillussp.Y106等5种菌株的发酵液。实验结果一明,与常规烧碱法制浆相比,在蒸煮前用适宜的酶液对麦草进行预处理,可以改善麦草的化学制浆性能,获得具有较低卡伯值和较低筛渣率的纸浆。但粗酶液的性质对制浆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具有较高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酶活比值的酶液预处理的效果较佳(如An76酶液),它可在保持纸浆得率的基础上降低纸浆的卡伯值(降低20.43%)和筛渣率(从1.39%降低到0.53%)。同时降低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因而可在获得相同纸浆硬度的前提下降低蒸煮用碱量。而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粗酶液预处理,在改善麦草制浆性能的同时,也会导致纸浆得率的降低和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增加。

  • 标签: 纤维素酶 预处理 化学制浆 造纸 麦草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为分子骨架,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分别为阴、阳离子单体,采用过硫酸钾(KPS)与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2HCl)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水相中共聚合成了一种具有两性特征的水溶性高聚物P(AM-DMDAAC-AA)。通过考察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和Ca2+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AM)∶n(DMDAAC)∶n(AA)=1∶0.3∶0.8,单体质量分数22.5%(单体总质量对反应体系总质量),引发剂用量0.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其中KPS与AIBA.2HCl的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70~75℃,反应时间10h。合成的聚合物特性黏数为231.48mL/g,Ca2+吸附量最高能达到2.028mmol/g。运用FT-IR和1H-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水溶液共聚 两性高聚物 水溶性 特性黏数 Ca2+吸附量
  • 简介:研究了蔗渣、芦苇和荻在烧碱-蒽醌蒸煮过程中产生甲醇的历程.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的甲醇产生历程明显不同.蔗渣和芦苇在蒸煮开始时甲醇产生速率较慢;随着蒸煮的进行和温度的升高(蔗渣高于90℃、芦苇高于105℃),甲醇的产生速率迅速增大;蒸煮最高温度下保温时,甲醇产生速率又变慢.荻在烧碱-蒽醌蒸煮中,甲醇产生历程可分为甲醇快速产生段和甲醇慢速产生段,当温度由50℃升至160℃时,甲醇产生量呈线性增大;之后,甲醇产生速率减慢.3种原料在105℃时的甲醇产生量均为总甲醇产生量的40%~50%.

  • 标签: 甲醇 蔗渣 芦苇 烧碱-蒽醌法蒸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