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1944—1945年间,法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尝试与苏联在原子能研制开发领域进行合作,苏联方面也对此积极反应。1945年6月,居里应邀参加苏联科学院成立220周年庆祝活动,其间,致信斯大林,希望就合作问题进行会谈,他还多次与苏联科学家进行谈话,表明自己的合作意愿。由于国际形势、双方合作诉求的差异以及原子能研发的高度机密性等因素影响,居里与苏联的合作最终失败。

  • 标签: 约里奥·居里 苏联 原子能
  • 简介:<正>想对各个东南亚国家的石油资源政策——也就是怎样获取石油储量的有关政策方面的问题——作出全面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对每个国家的能源实况有所了解。石油贸易市场的情况能够提供石油储量求与供两个方面的分析资料。政策制订者利用资源

  • 标签: 能源结构 东南亚国家 石油贸易 石油储量 石油资源 政策制订
  • 简介:列克星敦图书公司2008年8月出版了亚历山大·钱德勒的专著《印尼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民族主义者与地区整合战略》(MexanderC.Chandra,IndonesiaandtheASEANFreeTradeAgreement:NationalistsandRegionalIntegrationStrategy,LexingtonBooks,2008)。

  • 标签: 自由贸易协定 民族主义 整合战略 地区主义 东盟 印尼
  • 简介:美国在菲律宾殖民统治时期的经济政策对菲律宾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深刻影响。但从国际比较视角看,美国在菲律宾殖民统治时期的经济政策呈现出旧殖民性的特点,而不是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的新殖民主义,主要表现:失败的土地改革,保守的贸易政策,有限的工业化。

  • 标签: 美国 菲律宾 经济政策
  • 简介:广西民族大学“2+2”模式东南亚校友资源是学校发展的一支重要年轻力量,可以提供信息服务、育人服务,甚或财力支持,是学校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开发和充分利用好东南亚校友资源,对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凸显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性办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东南亚 校友资源 开发利用
  • 简介:一、英美垄断资本的掠夺和争夺马来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据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主席拉扎利于一九七四年九月发表的数字,已知的石油蕴藏量为25亿桶。主要分布在东马(沙捞越沙巴地区)。

  • 标签: 石油资源 沙捞越 沙巴 国家石油公司 壳牌石油公司 东马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垄断资本利用其殖民统治地位,与英国垄断资本勾结在一起,对印度尼西亚石油资源进行了大量掠夺。接着美国石油垄断资本也相继打入,竟相掠夺和争夺。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英、荷石油垄断资本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共36,000万美元,石油年产量为7,938,993吨。

  • 标签: 石油资源 美国石油 外国石油公司 战争爆发 苏哈托 开采石油
  • 简介:日本垄断资本不论是战前还是战后,都十分重视东南亚地区。经济上一向把这个地区看成是输出资本的理想场所,攫取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倾销商品的广阔市场;政治上则把这一地区看成是它称霸亚洲的'政治舞台'并向全世界扩张的必由之路。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极为丰富,日本是石油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99.7%的石油

  • 标签: 石油资源 东南亚地区 战略资源 苏哈托 美国石油 外国石油公司
  • 简介:一、印度尼西亚石油的基本情况1、印尼石油的蕴藏量及其在世界石油蕴藏量中所占的比重据印尼官方一九七三年宣布,印尼石油蕴藏量约为一百八十亿桶(约合二十二亿五千万吨),占世界石油蕴藏量的百分之二点三,占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石油蕴藏量的百分之八十。

  • 标签: 石油公司 石油资源 产品分成 石油总产量 开采石油 苏门答腊
  • 简介:2011年10月21日至23日,“第六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武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经济转型 海外人才 海外智力资源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 简介:哪里有压迫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和斗争。印度尼西亚人民为维护本国石油资源、反对外国垄断资本的掠夺,曾进行长期的斗争,特别是1958年、1963年和1965年三次接管外国石油垄断公司的斗争,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它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经济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石油资源 印尼政府 苏哈托 外国石油公司 民族经济 原油价格
  • 简介: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的“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以达成妥协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安全化”,在横向关系上,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彼此间展开利益的讨价还价而逐渐达成妥协与合作;在纵向关系上,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权益得到国家的关注。但本文也同时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争端最终走向“去安全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与“安全化”过程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安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