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评价其物理能。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通过乙醇置换法检测孔隙率,直接浸泡称重法测定吸水率,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压缩强度,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人工骨具有多孔性结构,孔隙率均大于85%,且随着壳聚糖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吸水率随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压力强度则随壳聚糖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而上升。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2%壳聚糖2g+1g纳米羟基磷灰石。结论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吸水率和压力强度,可能为骨组织工程比较理想的生物材料。

  • 标签: 人工骨 构建 物理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情况。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4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7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73例采用加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进行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A组的显效率为871%,B组为97.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5.1515,P<0.05);A组、B组的成本效果比(C/E)为1.40、4.84,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3423。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显效率更高,临床疗效较好,但是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应针对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 标签: 细菌性感染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上半年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情况分析我院现存用药的不合理性,对一些销售和使用上存在“垄断或半垄断”现象的药品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更好的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健康合理发展。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分别对我院2009年上半年抗生素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药物按使用金额排序前3名,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处理,总结并分析我院潜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实行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对超常现象分析原因、查找漏洞,监督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用药从监督到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动态监测 预警情况分析 用药的不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因子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制动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行微波治疗和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物理因子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骨挫伤患者康复,减轻痛苦,值得提倡。

  • 标签: 物理因子 膝关节损伤 骨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