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詹安泰所编《李璟李煜词》,用诸词及其他文献细注详校而成。其体式包括前言、词作、注释、校勘、附录等,对二主词做了全面整理。注释语言简洁明白,解说具有原创性和普适性。遵依校勘基本原则,以校异为主,勘校精审。附录材料从不同侧面增加背景知识,有助于读者完整理解作品。校勘方法多样,并"依律校词",丰富词校勘理论。对李煜词的艺术特征和成就以及影响做探索,主张全面评价作家作品,凸显出编注者在词学理论研究的创获。詹安泰编注的词既具有文献学价值及实践应用价值,也有词学批评价值,对建构完整词学体系富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詹安泰 《李璟李煜词》 编注 体式 价值
  • 简介:脊柱骨折"簇现象"即8个月内出现5个节段,以上的自发性胸椎和(或)腰椎骨折,是一种罕见的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多发椎体骨折现象。目前关于上述"簇现象"的文献报道极少,然而该现象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集簇现象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症
  • 简介:前言在陶瓷史的研究中,除了考古学的实证资料以外,古代文献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再根据传世品和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我们可以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推测,比如当时陶瓷工艺的用料、流传等问题。在韩国文中,关于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中国明代陶瓷的记载并不是很多,所以《朝鲜王朝实录》(即中日习称的《李朝实录》)与《慵斋丛话》与中国瓷器有关的记载便成为极为重要的文献。本文即通过这些记载来探讨两国朝贡贸易瓷器的情况及禁止在朝鲜境内使用中国

  • 标签: 中韩国 国瓷器 文献中韩
  • 简介:画院与院画,是两个既密不可分,又各有指向的概念。前者多指画院机构机制,后者多指与画院有关的画家、画作、画风。两宋绘画之所以臻造中国绘画之鼎盛,与当时的画院机制关系密切;研究两宋乃至元明绘画,也不能绕开南宋院画。院画是相对文人画而言的一种画体,有时特指画院画家的作品。南宋定鼎临安,杭州相应地成为文化艺术新都,高宗重建画院,广征艺术人才,院画遂重新焕发生机,并呈现出对北宋绘画有承有变的特色。

  • 标签: 南宋 中国绘画 评介 校释 集成 图像
  • 简介:新疆出土面具考贵州/顾朴光面具是一种世界性的古老的文化现象,被广泛运用狩猎、战争、巫术、祭祀、丧葬、乐舞、戏剧和各种民俗活动中。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代以来,各地曾出士许多原始社会的小型而具,以及商周、两汉时期的青铜面具...

  • 标签: 面具舞蹈 新疆库车 新源县 契丹人 西域胡人 南北朝
  • 简介:一、鹰鼎,造型优美,型态逼真,自1959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后,深受观众赞赏,也引起各界学者的关注。这件珍品是1957年发现的,至今已逾40年,不少学者一直盼望有关发掘经过资料早日发表,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杳无音信。作为参与发...

  • 标签: 泉护村 庙底沟类型 文化遗址 生活用具 双耳瓶 历史博物馆
  • 简介:1982年11月18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简明电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旨准’木印玺,最近在南京文物普查中发现。”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史学界轰动,世界各国报刊纷纷刊登了这则重磅消息,著名的苏联塔斯社也在第一时间转播了。根据史料记载,天王洪秀全共有三枚印玺,金玺、玉玺与木玺。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之后,金玺、玉玺作为战利品送往北京。第二年金玺在清宫军机处被内贼盗出宫,熔为金条。玉玺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但对这枚玉玺,在史学家中一直存有真伪的争议。

  • 标签: 印玺 天王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 太平天国 文物普查
  • 简介:彭阳县地处宁夏东南部,六盘山东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处于中原农耕区与西北游牧区交汇地带。“丝绸之路”穿越境内,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渗透,产生了富有特色又极为丰富的文物遗存。近年来,彭阳文物管理所收藏了一批以新石器时代为主、战国以前的玉器。现择其精品予以介绍。

  • 标签: 出土玉器 彭阳县 宁夏 “丝绸之路” 文化底蕴 新石器时代
  • 简介:秦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剑、铜矛、铜弩等青铜兵器,埋于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却几乎没有锈迹,这是什么原因呢?

  • 标签: 青铜兵器 出土 防锈 秘方
  • 简介:<正>《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说:“……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后没有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 标签: 线香 红楼梦 刘姥姥 念佛 俗事 颜色
  • 简介:“鄙”、“固”杨宝忠“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五蠹》)”课本注:“鄙,低下,粗俗。”按:“鄙”字与“仁”字相对为文,“鄙”就是“不仁”的意思。《淮南子·本经训》:“毁誉仁邱不立。”其中“毁”与“誉...

  • 标签: 形容词活用 中学文言文 名词 字处理 《说文》 《过秦论》
  • 简介:“小乙”一词习见于明清白话小说,现有辞书解释各不相同,有的作指称排行第一的年轻男子,有的作指称排行第二的,甚至有的作指称排行最后的。请看以下五部辞书的解释:

  • 标签: 明清白话小说 指称 辞书
  • 简介:曹丕死后,曹姓皇族的权势逐渐衰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握国家的军政人权、威压皇帝,逐渐露出篡夺的野心。曹髦上台时,还是个小孩子。他眼看着大权一天天被削弱,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了,就把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找来,向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

  • 标签: 曹髦 散骑常侍 侍中 司马师 王沈 王业
  • 简介:<正>甲骨文有(隹攴)字,写作等形,旧不识。让我们先看看卜辞用例:1.贞,□帝隹变(隹攴)?贞,□帝不隹降(隹攴)?(续5.2.1)2.贞,其(有)降(隹攴)?(林2.22.1)3.[王](囗占)固曰,其降大(隹攴)?(乙2653)4.王(囗占)曰,其(隹攴),小?(乙7151)5.贞,(隹攴)其大(占水)(烈)?(前4.33.7)6.今(?)(秋)其出降(隹攴)?(林2.26.13)7.□申卜贞,方帝(血丁)(隹攴)?九月?(甲1148)8.贞,(血宁)(隹攴)于兇?(粹607)9.丙辰卜(宀万)贞,(?)告(隹攴)于□?一月。(前4.4.6)10.贞,其来(隹攴)?贞,亡来(隹攴)?(乙2595)

  • 标签: 甲骨文 用例 卜辞 自然灾害 同源字 鸟害
  • 简介:宋范成大有一首《白云泉》诗,全文如下:“龙头高啄嗽飞流,玉醴甘浑乳气浮。扪腹煮泉烹闘胯,真成骑鹤上扬州。”此诗前两句描写白云泉的外形、水质,后两句想象饮用此泉水的感受,唯独“烹闘胯”一语颇为费解,故《范石湖》书末校记曰:“‘胯’,(清)黄(昌衢)刻本作‘勝’,是。”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理由有二:一、从版本的角度来看,在范成大诗集现存的几个明抄本以及作为整理本底本的清顾氏爱汝堂刻本均作“胯”,

  • 标签: 《范石湖集》 范成大 明抄本 诗集 刻本 感受
  • 简介:“渐近自然”刘雪梅陶渊明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是一篇研究作者身世、思想的重要文章,但对于其中一段相当重要的话,历代注家都未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段话是:(桓温)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孟嘉)答曰:“渐近自然。”对于这段话,著名学者...

  • 标签: “自然” 渐近 《陶渊明集》 人工痕迹 魏晋南北朝 《庄子·齐物论》
  • 简介:本文以务实的态度,对'美国梦'进行了具体、系统而又严谨的考察;指出它在意识形态属性上应归为'社会理想',而有别于纯粹的属于生理现象和过程的梦幻;它首先是移民的梦、个人的梦,但在北美反英革命中随着《独立宣言》(1776)的发表而上升为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宣言》也因引入'人人生而平等'并因而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而成为'美国梦的宪章',而'美国梦'也随之演变成为'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因为它赋予该民族以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特点;'美国梦'比流行已久的'自由''民主'更具普罗与生命色彩,但又不排斥此类概念。

  • 标签: 意识形态属性 《独立宣言》 移民社会 亚当斯 American Dream 英属北美殖民地
  • 简介:<正>中山王酿鼎铭文中,有一句为:“昔者,吾先考成王早弃群臣,寡人幼冲未通智,惟傅姆是从。”其中的“冲”字,从立从重,诸家都隶定为(立重),但考释不尽相同。张政烺先生谓:“(立重),从立重声,读为踵,继也……幼(立重),言少年继位。”(见《中山酿壶及鼎铭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赵诚先生认为是童字,他说:“(立重),重之繁

  • 标签: 考释 古文字研究 铭文 成王 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段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