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斜视矫正术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并总结对139例斜视矫正手术患儿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术后全身及局部特殊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规范而得当的护理是保证儿童斜视矫正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儿童 斜视矫正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局麻下的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771例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术病人分组:干预Ⅰ组为手术全程给予音乐干预;干预Ⅱ组为手术全程给予心理护理支持和行为控制;对照Ⅰ组为手术前给予安定等镇静药;对照Ⅱ组术前不用安定镇静药;2个干预组手术前均未用安定镇静药;2个对照组手术中均未采用护理干预。结果通过观察4组病人的资料比较.客观监测显示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行为控制对病人的生理体征变化有意义;主观体验显示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明显优于给安定镇静药;而病人术前用与不用安定镇静药的比较则显示无差异。结论人性化的心理支持优于公式化的心理护理,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替代局麻手术病人术前应用安定镇静药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术 拇外翻 镇静剂
  • 简介: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在冠状方位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的脊柱畸形,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且可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截瘫,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2]。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014年我院收治脊柱侧弯病人56例,均行全脊柱X线摄影及脊柱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年龄8岁~20岁,平均14.8岁;男25例,女31例。均术前在西门子DRF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进行全脊柱拼接摄影检查。

  • 标签: 脊柱侧弯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斜视儿童开展矫正手术的过程中,采取整体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斜视儿童共10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n=54)和常规组(n=54),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整体优质护理方法。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三方面进行评价。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斜视 矫正手术 整体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儿童开展斜视矫正手术的过程中实行全麻的护理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8例斜视儿童,且这些斜视儿童全部实行全麻矫正手术,随机将10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58±3.7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平均年6.96±3.89岁。对照组均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均实行个体化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治愈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儿童的矫正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儿童,且实验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儿童。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儿童斜视 矫正手术 全麻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总结了30例鼻内镜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认为鼻内镜鼻中隔手术治疗创伤小,治疗彻底,不易复发,术后合理护理对患者恢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矫正术 鼻内镜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固定矫正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固定矫正患者,共85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42例,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患者为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确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护理 固定矫正 负性情绪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优质护理在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获得委员会批准和患儿及其亲属同意后,本院采取随机数乱序法方式将6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30例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再对过程中的实验数据详细记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优质护理 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漏斗胸微创矫正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80 例行漏斗胸微创矫正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40 )和行疼痛护理的实验组( n=40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第 2d 、 3d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第 3d 实验组患儿哭闹、身体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效咳嗽及下床活动率较对照组高, p<0.05 。结论: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小儿漏斗胸微创矫正术中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情况,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 漏斗胸 微创矫正术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漏斗胸微创矫正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行漏斗胸微创矫正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行疼痛护理的实验组(n=4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第2d、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d实验组患儿哭闹、身体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效咳嗽及下床活动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小儿漏斗胸微创矫正术中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情况,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 漏斗胸 微创矫正术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漏斗胸微创矫正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80 例行漏斗胸微创矫正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40 )和行疼痛护理的实验组( n=40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第 2d 、 3d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第 3d 实验组患儿哭闹、身体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效咳嗽及下床活动率较对照组高, p<0.05 。结论: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小儿漏斗胸微创矫正术中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情况,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 漏斗胸 微创矫正术 疼痛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预防及矫正足下垂的效果。方法预防组为长期卧床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将患肢踝关节处于功能位并穿夹板鞋的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用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简称康复仪)治疗。比较2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矫正组为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矫正,实验组应用康复仪矫正。比较2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和下肢肌容积变化。结果在预防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8.7%和9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有效率较高。在矫正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0%和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较高。两组30d时的下肢肌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较高。结论康复仪比传统护理能更有效地预防和矫正足下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人员负担。

  • 标签: 预防 矫正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斜视患儿采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斜视患儿,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实行矫正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10.36±3.22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12.16±2.25岁。对照组均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均实行个体化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依从性等两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小儿斜视 矫正手术 个性化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手术矫正足拇外翻畸形的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足拇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4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微创手术矫正足拇外翻畸形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所以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手术 足拇外翻畸形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 观察半导体激光对舌系带过短患儿进行矫正 , 以改善吸吮 , 咀嚼及语言障碍的护理配合及临床效果。 方法: 23  例舌系带过短患儿,在阿替卡因局麻下采用半导体激光进行舌系带矫正术 , 术中护理配合及观察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术中操作时间 30 ~ 60 s 、不出血,损伤低、无需缝合,术后无疼痛、肿胀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表面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影响。方法:将56例拟行表面麻醉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在术前1d由病房护士行常规术前宣教;心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术前宣教的基础上,由手术护士协同家属针对患儿的性格特点,运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术前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对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前焦虑程度、术中更改麻醉方式的病例数及术后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患儿术后眼位矫正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患儿术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患儿术中更改麻醉方式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行斜视矫正术的学龄期患儿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可增强患儿心理应对能力,使其更好地在心理和行为上配合手术,医师术中能更准确的判断眼位情况,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由更改麻醉方式引发的麻醉意外发生,值得在临床斜视手术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学龄期患儿 斜视矫正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激光舌系带过短矫正术应用在儿童舌系带过短疾病诊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比回访苏州口腔医院激光舌系带过短手术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就诊体会。结果:激光系带过短矫正术手术患者手术前不焦虑恐惧,手术中出血量少,所用到的器械简便,其手术后伤口感染及伤口下硬结的发生几率低。结论:激光舌系带过短矫正术应用在儿童舌系带过短诊疗中效果较为理想有益于患者及家属接受,也能减少患儿对传统手术的恐惧。

  • 标签: 儿童口腔科 激光舌系带过短矫正术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