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在朋友聚会上,一个消息令我十分震惊。听朋友说,我一位多年至交王某自杀了!幸好发现及时又被救活了。我心里暗想:一向被朋友们敬慕他,性格豁达、开朗、知识面广、喜欢历史、爱好艺术,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家庭和睦。真不敢相信他怎么可能会突然自杀呢?尽管他患糖尿病2年了,但病情较轻,血糖也一直控制较好,怎么会……诸多疑问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决定登门探访。

  • 标签: 血糖控制 糖尿病 自杀 抑郁症 并发症
  • 简介:病例某患者,女性,67岁,因“腰痛、发热7天,黑便3天”入院。8年前,她因肺部感染住当地医院,查出血糖高,于静脉输液中加入了猪胰岛素。住院第三天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喘憋,血压测不到,经抢救缓解。此后8年未行任何降糖治疗。不久前因腰痛、发热,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为“+++”,血糖检查结果为25.0mmol/L,再次入住当地医院,经静脉点滴抗生素加用动物胰岛素治疗,又突然出现喘憋,颜面青紫,经脱敏等抢救后症状缓解。

  • 标签: 胰岛素过敏 症状缓解 尿常规检查 胰岛素治疗 猪胰岛素 静脉输液
  • 简介:2010年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一封来自513名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建议书寄送给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这些“糖友”认为《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中限制录用糖尿病患者条款不尽合理,造成了对糖尿病患者歧视,因此建议予以修改和取消。时至今日,这封建议书除了引发众多网友讨论外,也受到了众多学者关注,更激起了众多“糖友”热议——

  • 标签: 公务员 糖尿病 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 建议书 患者
  • 简介:我患高血压20年之久,患糖尿病也有十余年,长年不间断地服药,控制尚好,但仍期望有朝一日出现一种能根治良方。当下五花八门宣传广告层出不穷,有些假药鱼目混珠,让我们这些不懂医药的人真假难辨。近日在某报刊看到一篇“高血压终身服药,是科学结论,还是误人陷阱?”广告宣传文章,说高血压患者服用了某种降压药后,可以远离降压药,这是真的D-57请问专家,得了高血压,为何需要终身服药?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终身治疗 终身服药 宣传广告 广告宣传 降压药
  • 简介:病友故事王先生今年82岁,患糖尿病已有二十多年,也有十多年高血压病史。最近他感觉常常在傍晚和睡觉前头晕胸闷,偶然自动测得血压比较高。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糖尿病 高血压病史 睡觉前
  • 简介:病例14年前,王先生在单位组织查体时发现血糖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当时并无明显自觉症状,以后一直坚持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病情比较稳定。近半年来,王先生逐渐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并有进行性加重趋势,现在每天至少要喝两暖瓶水,尿量达6000~7000毫升/天,每晚起夜小便达十多次。

  • 标签: 血糖高 多饮 多尿 自觉症状 2型糖尿病 进行性加重
  • 简介:我患糖尿病15年,去年10月份开始注射胰岛素诺和灵30R,每天早14单位,晚饭服用一片拜唐苹,最近糖化血红蛋白6.7%。我了解到多数患者打胰岛素后都发胖,而我却体重下降,脸色萎黄。为什么我打胰岛素后体重不降反升?是否应该调整胰岛素用量,如何调整为宜?

  • 标签: 注射胰岛素 体重下降 诺和灵30R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拜唐苹
  • 简介: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身高、体重、体力活动水平计算一日所需能量,经过一段时间反复试验,找出既能保持体力精力最佳,又能维持健康体重最低食物摄入量,以此去安排日常餐饮。

  • 标签: 生活 美味 食物摄入量 活动水平 糖尿病 体重
  • 简介:我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近腿脚总是不舒服,动不动就容易摔跤,我怀疑自己是骨质疏松。前些天去医院做了骨密度检查,拍了片子。检查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因为X光线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但骨密度仪器检查结果却认为我存在严重骨量丢失。请问两者差别为何这么大?

  • 标签: 骨密度检查 检查结果 X光片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
  • 简介:说到陶艺,可能大多数人印象就是《人鬼情未了》中有一个经典片段,伴着深情温柔音乐,女主角在拉坯机上做陶艺,一个花瓶渐渐成型,这时男主角慢慢靠近,抚上她双手,与她温存,她渐渐迷离,两人手上满是泥浆,却无心顾及,拉坯机依旧转着,泥坯在两人手中渐渐变形渐渐坍软,如同两颗相爱心逐渐合一慢慢柔软。

  • 标签: 糖尿病 患者 临床 治疗 饮食习惯
  • 简介:美国糖尿病协会医疗与科学部主任Buse博士说:“……在他孙子生日宴会上,他因为担心自己血糖而没有吃蛋糕。我非常反对这种极端行为,因为,管理好疾病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患者应该在管理疾病同时感受到成功、希望与生活之美。”

  • 标签: 生活 美国糖尿病协会 生日宴会 疾病 管理
  • 简介:多年糖尿病让我深切体会到:糖尿病患者生活一定要坚持规律化。这是因为只有相对生活规律,才能做到吃饭定时、定量、定餐,才能按时用药,按时运动并顾及到其他疾病治疗,才能不影响工作,并能从事喜爱业余活动,才能按时休息保证睡眠,有充足精神、饱满乐观情绪,才能有自己生物钟,不会漏服药物,

  • 标签: 生活规律 病情 糖尿病患 按时用药 业余活动 乐观情绪
  • 简介:2型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厶关系是双向,2型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平均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两倍。大量研究发现: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抑郁;病程越长越容易抑郁;糖化血红蛋白值越高越容易抑郁;并发症数目越多越容易抑郁。因此,对于女性、病程长、并发症多、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患者和家属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抑郁等疾患。同时,改善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和抑郁症状,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最简便易行措施,不仅对缓解抑郁有益,对糖尿病治疗也是有益

  • 标签: 生活方式干预 抑郁症状 干预措施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值 非糖尿病
  • 简介:2006年9月,李大爷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当时他很意外,在平常生活里,一点糖尿病症状都没有,查出自己患有糖尿病时,是因为自己得了其他毛病,医生建议做手术,在术前时发现糖尿病。医生还说因为患糖尿病不能进行手术,要先对糖尿病做治疗,这让李大爷接受不了,心想:“人好好。怎么就得了糖尿病呢?”

  • 标签: 生活 门球 糖尿病 李大爷 手术 医生
  • 简介:现在谁身边还没个糖尿病患者呢?但目前我国现状是,不少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一知半解,无法有效进行疾病自我监测和护理,因此错过了预防和延缓疾病及其并发症最佳时机,尤其对于大多数中老年患者,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却又不愿给家人“添堵”,最终导致自身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方便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也为了让家人更好地关心自己身边病人,礼来制药专门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医疗需求研发了一款疾病管理移动软件——“糖尿病/心天地”移动应用程序。

  • 标签: 生活自理能力 疾病管理 糖尿病 中老年患者 手机 自我监测
  • 简介:我是一名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人。18岁患上了糖尿病,起初由于对并发症忽视一度没有采取适当治疗手段,致使病情一度恶化,甚至到了失明边缘,直到佩戴了圣唐胰岛素泵后,血糖控制才得到改善,视网膜并发症才得以缓解。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很庆幸,是微创圣唐泵把我从失明悬崖上拉了回来。

  • 标签: 失明 视网膜并发症 糖尿病病人 刹车 生活 圣唐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