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Tau蛋白水平对老年期痴呆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抗Tau蛋白抗体(Anti—Tau1)和免疫狭缝印迹(ISB)技术对11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Alzheimer病(AD)75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37例]和24名年龄配对的老年健康人的血清测定Tau蛋白水平,用分子分析仪并联计算机(IBM)扫描进行分析,血清Tau蛋白的相对浓度以校准强度(CI)表示。结果研究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组的血清Tau蛋白含量(CI值:总计=0.114±0.03.AD=0.110±0.03,MID=0.123±0.04)与对照组(CI值为0.116±0.04)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也不受有或无apoE4等位基因(ε4)的影响。结论在临床上诊断老年期痴呆时,有必要采用相同技术对脑脊液(CSF)中的和血清中的Tau蛋白进行同步分析比较。

  • 标签: TAU蛋白 老年期痴呆 血清 患者 免疫印迹分析 诊断
  • 简介:肌少症这个概念最初由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肌肉减少现象[1]。2011年,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其定义为与衰老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2]。全球目前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5亿[3]。肌少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数据显示西方国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20%[4]。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骨质疏松、跌倒、骨折和残疾的风险及全因死亡率[5],需要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在某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中,患者因慢性消耗而引起肌肉量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类风湿性恶病质[6]。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否也会引起肌肉减少,肌肉减少是否影响肌少症病情发生发展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将从横断面研究和长期观察性试验入手,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和肌少症之间的关系。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肌肉 类风湿关节炎 数据显示 老年人 功能减退
  • 简介:近20年日益发展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不断取得了巨大突破,解决了不少在康复临床第一线无法解决的前沿和基础问题,但临床和基础研究之间的隔阂还有不断增大之势,使得新知识、新成果向临床医学的渗透以及临床对基础的反馈还感不足,致不少有价值的生命科学成果未及时能转化于临床,

  • 标签: 染色体端粒 潜在性危害 端粒酶 临床医学 致癌 衰老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CK-MB)的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寻求准确与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8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校准前组和校准后组,每组40例.在同一实验室两种生化分析系统上对CK-MB进行方法对比试验,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PRO为对比方法,以德国罗氏COBASC50l为实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然后以直线回归方程校准COBASC501,再次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结果校准前两分析系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校准后两分析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同一实验室不同分析系统检测老年AMI患者血清CK-MB时应该进行方法对比实验和偏差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偏差 评估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 简介:本世纪在心血管药理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即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的发现与合成,从1977年合成第一个口服的ACEICaptopril至今,已有二十几种ACEI制剂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对现化心血管医学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它在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心室肥厚,心梗,糖尿病肾病等的治疗中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另外,它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RS),动脉粥样硬化(AS)诸方面也显示了极大的潜力.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 ACEI
  • 简介:目的:从ATP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机制。方法:青年(5月龄)和老年(20月龄以上)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后ATP、乳酸脱氢(LDH)、肌酸磷酸激酶(CPK)、超氧化物歧化(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血清中CPK和LDH水平青年模组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老龄模型组高于老龄对照组;老龄对照组血清中CPK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心肌Na^+-K^+-ATP活性和青年对照组Ca^2+-ATP活性较老龄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均降低;老龄模型组心肌组织MDA/SOD比值高青年模型组和老龄对照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可能与ATP活性的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有关。但由于老龄大鼠ATP活性和自由基代谢的增龄变化使脑缺血再灌注后这些病理性变青年大鼠明显并具有一定特点。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ATP酶 自由基 老龄大鼠 脑缺血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凯时)与胰激肽原(怡开)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DA)疗效。方法将120例PD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胰激肽原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四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检测下肢血管踝肱指数(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下肢ABI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前列腺素E1与胰激肽原联合应用具有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二者均能有效改善PDA,两药联用效果更佳,是治疗PDA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前列地尔 激肽释放酶类 灯盏细辛 糖尿病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利用家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的方法制作骨关节炎(OA)模型,测定关节炎发病的不同时期,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1(MMP-1),基质金属蛋白-13(MMP-13)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探索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实验组家兔30只行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术造模,分别于术后4W、8W、12W处死10只,假手术对照组家兔10只于术后12W处死。进行股骨髁关节软骨退变的大体评分;取退变的软骨组织,用Westernblot印记杂交方法测定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和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术后4W即可见软骨退变,8W和12W时退变进一步加重,对照组元明显软骨退变,不同组动物关节软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1和ERK1/2的蛋白表达在正常对照组水平均较低,造模4W开始升高,到第8W及第12W持续升高;而MMP-13在造模4w时表达开始升高,造模第8W时持续升高,但在造模第12W时MMP-13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家兔膝关节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制作OA模型的方法简便可行,MMP-1和MMP-13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以作为OA研究的评价指标。本实验结果提示,在OA发展的过程中,MMP-1和MMP-13的表达不平行.两者上游信号调控通路可能存在差异。蛋白激酶ERK1/2的表达水平从造模第4w开始持续升高,说明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力传导 细胞 软骨 关节 前交叉韧带
  • 简介:目的观察刺梨口服液、心脑舒通、鱼油烯康对老年及老年前期免疫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作用。方法观察指标为天然杀伤细胞活性及自由基代谢指标。结果证实刺梨口服液、心脑舒通、鱼油烯康可提高天然杀伤细胞活性,改善并调节自由基代谢指标SOD、CAT、CSH及LPO.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刺梨口服液、心脑舒通、鱼油烯康可改善免疫功能及自由基代谢.有利于健身、益寿。

  • 标签: 心脑舒通 口服液 自由基代谢 老年前期 免疫功能 天然杀伤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苍耳子、辛夷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抗组胺、五羟色胺所致的皮肤过敏反应。方法通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耳子、辛夷药对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合物,观察苍耳子、辛夷药对挥发油对抗组胺、五羟色胺所致的皮肤过敏反应。结果从苍耳子、辛夷药对挥发油中测定出28种化合物,药对挥发油具有对抗组胺、五羟色胺所致皮肤过敏反应的作用。结论苍耳子、辛夷药对挥发油能够对抗组胺、五羟色胺所致的皮肤过敏反应,其抗过敏成分与测定出的28种化合物有关。

  • 标签: 苍耳子 辛夷 油类 挥发 碎片质谱法 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
  • 简介: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fibrosis,RPF)是以腹膜后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增生的腹膜后病灶常包绕输尿管和其他腹膜后器官,如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1-2]。RPF发病率极低,约0.2~0.5人/百万[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导致临床医师易忽略该病,故本文回顾分析经风湿免疫科会诊后确诊RPF的误诊原因。

  • 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 临床表现 误诊分析 纤维组织增生 慢性炎症性疾病 RPF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可能机制及趋势。警惕两病并存。方法通过3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胸片表现,痰结核菌及痰脱落细胞检查。根据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痰结核菌和痰癌细胞同时阳性确诊结果分析。结果2例痰结核菌和痰癌细胞同时阳性未作手术治疗,28例手术患者27例大体标本及镜检均见肺癌与干醋坏死性结核灶或结节灶并发于同一部位、同一肺或同一肺段。结论60岁以上老年肺癌与肺结核并存者有上升趋势。积极作痰结核菌及痰脱落细胞检查,必要时行纤支镜或CT检查。警惕老年患者肺癌与肺结核并存的可能性。

  • 标签: 肺癌 痰结核菌 老年肺结核 临床病理分析 痰脱落细胞 老年患者
  • 简介:老年肺炎在临床表现、部位、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特征.本文对1986年一1996年间本区基层护理院201例老年肺炎住院病例和同期中青年肺炎(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老年肺炎 老年人肺炎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住院病例 对照组
  • 简介:目的通过口服药物对老年血压正常高值伴耳鸣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耳鸣疗效并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筛选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断为老年血压正常高值且病程3个月及以上的耳鸣患者12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口服1.5g/次,3次/d,12d一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耳鸣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并分析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31例,有效4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8.3%;经统计分析发现:疗效与耳鸣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而年龄、耳鸣严重程度与疗效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药物治疗后老年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血压正常高值伴耳鸣患者有一定疗效,且对降低血压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耳鸣 治疗 影响因素 松龄血脉康胶囊
  • 简介:目的明确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胃潴留与患者疾病严重度、预后的火系,以利预防和及时处理,减少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方法用Logistic同归分析方法分析83例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并发胃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如感染的病情、脑血管意外、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MODS、机械通气等情况;分析并发MODS患者器官功能小全数与胃潴留存在是否相关;并分析胃潴留患者的预后。结果病情严重(APACHEⅡ评分高者)、尿毒症、代谢性酸中度、低钾血症、脑血管意外、MODS、机械通气等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继发胃潴留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发MODS患者,脏器功能衰竭的数量与胃潴留的发生成正相关;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发胃潴留者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提示老年人肺部感染者发生胃潴留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并发MODS患者,听且病情越严重,胃潴留发生越多,预后差。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胃肌轻瘫
  • 简介:目的为探讨与绝经后取环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5例绝经后取环病例有关的取环年龄、绝经年数、术前雌激素应用以及取环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取环困难与年龄、绝经年数、取环原因及术前雌激素准备有关.结论绝经后取环以断经1年左右为好,绝经1年以上取环前应用少量雌激素,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绝经后 宫内节育器 取环 IUD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突发性聋的临床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5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3例老年人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时间越短,不伴高血压及耳鸣的老年患者预后较好。采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抗凝血、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人突发性聋有效,早期治疗预后较好。结论老年人突发性聋治疗效果与病程长短、治疗早晚及伴发病症有关。综合性治疗可提高疗效。

  • 标签: 老年 突发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