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柳江流域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柳江流域的基本情况,并阐述了流域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水质受到污染、洪水发生较为频繁和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 标签: 柳江流域 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管理 森林保护
  • 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滇池流域范围内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加,增长势头迅猛。由于缺乏合理的规模控制和空间优化.不少区域的建设用地存在盲目无序的增长趋势,一方面造成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对流域范围内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已有各种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将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状况作为区域生态平衡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GIS的滇池流域生态约束类型区划分方法.并讨论了评价单元的划分、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问题。通过对滇池流域生态约束性评价.本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生态约束区、高生态约束区、较高生态约束区、中等生态约束区和低生态约束区五级生态约束类型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类型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导向和管制措施,为滇池流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滇池流域 生态保护 GIS 生态约束评价
  • 简介:汉丹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主要水源地,汉江上游及丹江流域为主要水源涵养区,涉及陕、豫、鄂三省7市,这些地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及受水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但目前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现行的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政策远未体现汉丹江流域生态价值,

  • 标签: 流域生态补偿 丹江 多维度 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政策
  • 简介: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功能区的重要一环,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各地对流域生态补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权利义务配置不合理,跨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流域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的关键在于对补偿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合理配置,以平衡区域利益冲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权利义务配置作为法律制度运转的重要环节,是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前提。因此,合理分配流域间主体权利义务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权利义务 生态功能区 河流流域 合理配置 补偿主体 流域生态补偿
  • 简介:激励相容度是衡量激励相容性的指标。只有激励相容度高的补偿方式,才是实现流域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方式。本文量化并比较了转移支付与异地开发两种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激励相容度,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具有不确定性,它受下游对减排综合收益的认可度、上游减排的成本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我国,由于流域生态保护的生态效益被严重低估;异地开发大幅度降低了流域上游的征税成本、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污染控制成本等原因,异地开发方式的激励相容度更高。

  • 标签: 流域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 异地开发 激励相容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生态流域管理为理念,探究河道综合治理策略。首先,采用GIS技术和一系列生态指标对流域进行生态评价,明确治理需求。其次,论述并构建综合治理策略,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水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社区参与等多方面的具体策略。以具体流域为案例,运用上述治理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治理策略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流域水文调蓄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河流水质。

  • 标签: 生态流域管理 河道综合治理策略 GIS技术 水环境保护 社区参与
  • 简介:以江西鄱阳湖流域即“五河一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等10个沿流域主要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连续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关系模型并计算出污水排放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获得各城市超标排污权或未使用的排污权,通过人均工业废水排量与人均工业总产值之间的效益关系确定排污权价格,算出各个城市相应的补偿或者受偿金额。结果表明,2009年南昌、新余、赣州、吉安、宜春、抚州等城市使用的实际排污权大于理论的排污权,理论上应当要付出的补偿资金分别为152亿元、9亿元、103.8亿元、114.9亿元、7亿元和23.2亿元;景德镇,九江,鹰潭,上饶4个城市的实际排污权要小于理论排污权,理论上应当获得补偿资金分别为31.7亿元、55.6亿元、102亿元和68.9亿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对策。

  • 标签: 鄱阳湖流域 排污权 生态补偿标准
  • 作者: 王子今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11-21
  • 出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11期
  • 机构:鲁迅曾经盛赞秦汉时期的文化风格:“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竟雄大”。当时民族精神的“豁达闳大之风”对社会生活有全面深刻的影响。对于当时的艺术作品,鲁迅也有“惟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肯定性评价。应当说,以富于进取性为基本特征的“闳放”、“雄大”的文化气象,是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历史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区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标签: 黄河流域 生态经济 高质量发展 路径探索
  • 简介:摘要:黄河流域还存在许多环境问题,并且上中下游都有各自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如果使用同一种治理办法来治理黄河的话,效果不会很好。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来提出不同的治理方案。让黄河流域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治理方案,进行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开展黄河系统治理的研讨会,召集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来探讨,如何科学系统有效的治理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鉴于此,本文对黄河流域规划与黄河流域系统治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黄河 复杂性 水沙关系 系统治理 对策建议
  • 简介:从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首创的萌芽阶段,到2008年江苏全省主要入湖河流地区实施的推广阶段,再经历2008~2016年期间,辽宁、贵州、浙江、福建、江西、北京等重点省市的试点阶段.

  • 标签: 治理经验 生态服务 借鉴 流域 美国 2008年
  • 简介:摘要:近日,黄委水保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率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鉴于此,本文对试论水土保持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摘 要:岷江是成都平原南向出川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流经济带。本文率先提出建设岷江下游文化旅游廊道,期望探索一条集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岷江文化传承创新和绿色文旅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在分析岷江下游流域优势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化旅游廊道先行经验,重点从流域协同治理、廊道全景空间结构、生态廊道保护、岷江文化传承展示和文旅产业带发展方面提出建议。

  • 标签: 岷江下游流域 文化旅游廊道 生态保护 协同发展
  • 简介:红水河流域是西江经济带的重要渠道,本文在阐释全域旅游理念和流域规划原则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域旅游视阈下的'流域旅游产品观'以及流域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思路,以期全域统筹共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标签: 全域旅游 流域 旅游产品
  • 简介: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汉江贯穿汉中盆地。汉中流域是长江经济带辐射西北的战略通道,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汉江发源地,具有西融成渝、北连关天、东接江汉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自去年以来,市发改委多次深入汉江沿线、一江两岸考察调研,以探讨汉江沿线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找准生态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切入口,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

  • 标签: 汉江干流 汉江生态经济带 全域旅游 宜居城镇 汉江流域 汉中市
  • 简介:长江流域的四个特大城市武汉市、上海市、重庆市和南京市在旅游业发展、城市化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这几个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选择武汉市、上海市、重庆市和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将旅游业、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组合,组成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再使用熵值法实证研究四个城市2005-2015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2005-2015年这四个城市的旅游业、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都呈现上升趋势。(2)这四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在2005-2015年这个时间段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15年均达到良好协调的等级。(3)在耦和协调类型中,四城市类型大多数为旅游业超前发展型,而城市化超前发展型则较少。并根据研究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

  • 标签: 旅游业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长江流域特大城市
  • 简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严峻。海河流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它却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本文通过分析评价现有大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建立了适合现有数据条件并有一定精确性的大尺度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一“三维”系数估算法,估算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评价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介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必须由政府主导、公众广泛参与。海河流域要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 标签: 海河流域 农业非点源污染 负荷 评价
  • 简介: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成为流域内利益独立的博弈主体,直接影响到流域的综合开发管理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流域管理中地方政府权力产权外部性理论进行梳理,阐述了流域各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点,分析了流域区际合作的现实基础,并探讨了我国流域区际合作的制度平台。

  • 标签: 流域 区际合作 理论基点 现实基础 制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