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与发展前景。方法选取我中心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90例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比例及原因,寻找预防解决对策。结果在90例标本中,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9例,不合格率为10.0%,药品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药品成分不标准,药品已过期,药品污染及送检污染。结论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检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医务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培训,并注重培训的落实情况,实行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科室间的配合作用,同时职能部门监管比科室沟通更重要,但必须坚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前景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消毒前后内镜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微生物负载量的变化情况,对内镜室的清洗消毒环节提供客观评价。方法选择临床使用后内镜(胃、肠镜各30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酸化水消毒前后内镜上菌落数,同时采用ATP荧光法检测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后ATP含量;分别比较生物清除率。结果胃、肠镜消毒前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1785.8CFU/cm^2和2369.3CFU/cm^2,酸化水消毒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9.9%。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相对发光值(relativelightunit,RLU)的平均数分别为139.4、10.6、753.8、229.0、5.8,酸化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依次为84.8%、90.2%、89.2%、89.9%、90.3%。结论胃、肠镜按规范消毒后均合格;物体表面RLU值最高的是水龙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最高的是气枪、最低是水池。

  • 标签: 内镜室 ATP荧光法 细菌培养法 微生物负载 消毒
  • 简介:随着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应用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风险因素亟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通过分析关于纳米材料的吸收、生物效应、对生物体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同时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微生物检测及其消毒分析。方法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消毒灭菌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实时监测与回顾性监测相结合,各病区临床医师按照统一表格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并上报。结果感染病例120例,内科感染率为7.4%,外科感染率为7.7%;其中内科在下呼吸道、败血症的感染均高于外科(p<0.05);而外科在泌尿道、切口、颅内脓肿感染均高于内科(P<0.05)。病原学检查中以真菌(20.5%),肺炎克雷伯菌(14.8%),大肠杆菌(11.5%)为主。结论对导致出现院内感染的主要微生物种类进行了解,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院内感染现象,对于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医院感染,微生物检测,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生物毒素中毒是指由鱼胆、毒蕈、蛇毒、蜂毒等生物毒素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常以急性肝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1],其中尤以误食毒蘑菇中毒及食用鱼胆中毒较为多见.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共抢救鱼胆叶毒3例,毒草中毒4例,其间均采用了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进行抢救治疗,其中5例治愈出院,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生物毒素中毒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白蛋白透析液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牛蒡是很好的药食同源性植物,化学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广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牛蒡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牛蒡进一步开发利用于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牛蒡 化学成分 生物学活性
  • 简介:摘要 :真菌多糖具备提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的功能,促进抗体产生,进而起到提升机体免疫力、加强机体抗肿瘤能力的作用。本文特对药用真菌多糖如灵芝、虫草、姬松茸以及香菇等对抗肿瘤免疫生物活性进行 研究。

  • 标签: 真菌多糖 抗肿瘤 免疫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角膜溃疡的种类主要包括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以及真菌性角膜溃疡三种。本文将针对引起上述三种角膜溃疡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以分析在角膜塑形术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角膜溃疡具体解决方案。

  • 标签: 角膜溃疡 病原 感染
  • 简介:摘要角膜溃疡的种类主要包括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以及真菌性角膜溃疡三种。本文将针对引起上述三种角膜溃疡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以分析在角膜塑形术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角膜溃疡具体解决方案。

  • 标签: 角膜溃疡 病原 感染
  • 简介:GDFs(生长分化因子)是TGF—β超家族的一个亚家族,其家族成员都是先合成前体蛋白质,由信号肽、编码前肽的N-末端区和编码成熟肽的C-末端区三部分组成,在N-末端区和C-末端区之间有一个蛋白酶解加工位点。

  • 标签: 亚家族 生物学作用 生长分化因子 C-末端 N-末端 合成前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微生物检验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途径。药品微生物检验易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药品微生物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本文从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着手,从室内质控和室外质控两个方面阐释了药品微生物质控的因素及策略,对日后更好的开展药品微生物检验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药品的性质比较特殊,其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直接影响民众用药的安全性。为确保普通民众群体使用药物的安全,提升药物生产制作的科学性,应当对药品生产环节、市场流通环节进行必要的质量管控。目前药物在合成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的的物质组成结构部分便是药源微生物。要想切实提升药物内部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进而促进药物在临床应用效果的增强,需要合理应用并发挥药源微生物,在药物化学合成生产中的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围绕药品微生物检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旨在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提升药物生产制造期间微生物检测的水平和质量,最终达到提升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实现最强的药品疗效。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密切相关,尤其在现阶段,随着各类食品种类、原材料、添加剂等的增多,食品安全管控问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不断增加,国家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要全力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建设,加强食品监测、抽检,全面确保饮食安全。微生物检验作为食品安全检验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具体检验工作中,可能会因为干扰性较强、检验标准混乱等原因的影响导致微生物检验结果不够准确。因此,文章就对当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内容和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了当下微生物检验中的问题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促进食品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提升。

  • 标签: 食品微生物检验 重要性 问题 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