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注:本期命题截至2003年10月3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在信封的左下角注明“××××评级”字样。作品尺寸:硬笔16开,毛笔临帖、创作分别为4尺宣3开。同时每项交评审费20元,汇款时姓名、地址与寄作品的一致,以免延误。评级命题除每期所刊登字帖外,还可从以下碑帖中选择书写,进行临帖、创作。汉《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魏《张猛龙碑》、《张玄墓志》、《郑文公碑》以及颜、柳、欧、赵四大家作品均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不攻人短莫矜己长———古联▲唐·柳公权《玄秘塔》明·王宠《游包山寺》▲汉《乙瑛碑》明·王宠《游包山寺》毛笔临帖·创作硬笔临帖·创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晋·陶渊明诗少年书法评级命题(1-8级)

  • 标签: 书法评级 少年书法 评级命题
  • 简介:边静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她早在1992年的毕业创作《我的同学》.就已经充分显示了写实绘画的功力。与当时的绘画潮流同出一脉.边静的油画《我的同学》.也是以一种“近距离”的绘画方式.表现了自己身边的一些同学.并将她们放入某种陌生情境中.与艺术史上的一些经典图式.如蒙娜丽莎、圣母玛利亚等并置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既真实又荒诞的场景.从而与当时混杂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成为了那个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 标签: 问题意识 话语 中央美术学院 写实绘画 毕业创作 圣母玛利亚
  • 简介:"作画贵有古意",这是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正是在他的倡导下,元代画家避开南宋画风,上溯北宋五代而成就了倪瓒、黄公望、王蒙和吴镇之"元四大家",甚至于明清两朝文人画家,也莫不以"古意"作为评判作品格调高低的重要标志。赵孟頫当年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命题,目的在于荡除其时那些过于工谨而无意蕴的画作。他说:"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如果用赵孟頫的话来评判国内当下的许多写实油画,似乎也很恰切。充斥在当下全国美展中的那些像照片似的写实油画,的确画得工谨细致,对于现场视觉真实的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油画本身的意蕴。

  • 标签: 油画艺术 写实油画 赵孟 元四大家 文人画家 倪瓒
  • 简介:'书如其人'是书法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美学命题。这个命题重点讨论的是书法活动中书家主体精神外化成书作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综观中国古代书论关于这个命题的陈述,该命题作为一套理论话语,在概念界定、叙述方式、阐释机制和批评模式等方面,呈现出整体性、模糊

  • 标签: 书如其人 书学 书法理论 美学命题 书论 书法作品
  • 简介:在明代,王铎和他的姻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明清鼎革之际,除了1641年正月死于洛阳之变的吕维祺(1587-1641),王铎的姻戚集体选择了投降。在清初,他们遭遇了同样的身份危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们结为盟友,并将历史声名寄托于王铎文艺的不朽。他们在清初所刊刻的,除了《琅华馆帖》与《银湾帖》,还有薛蒨(字葳生)所刻《日涉园帖》及张缙彦所刻《论诗文歌》。本文在梳理王铎与薛所蕴、张缙彦二人交往的基础上,讨论这些刻帖的刊刻意图,从而加深对仕清贰臣集团追求不朽文艺声名、保存家族记忆的同情与理解。

  • 标签: 王铎姻亲 贰臣 尊严 身份资本 家族文化记忆
  • 简介:基于对当代书法高等教育发展中本科教材匮乏的深刻体认,由华东师范大学崔树强担任主编,邀请20多位书法专业的博士、硕士和高校书法教师参与撰写的“中国书法通识丛书”——《百代书迹:中国书法简史》《书为心画:书法理论批评》《神采为上:书法审美鉴赏》《意在笔先:书法创作技法》4卷,近日面世,并向全国发行。崔树强在丛书前言中指出,当他直接面对书法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踌躇满志的各类书法考生(高考、考研)时,惊讶地发现他们在书法基本常识、基本理论框架、基本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学生们的书法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知识系统表现出“狭、少、贫”的情况。正是从这样的实际情况出发,丛书编著始终紧扣专业底线,试图去扩大学生们在本专业方面的知识面,也因为如此,丛书呈现出两大特色:

  • 标签: 中国书法 通识教育 丛书 问题意识 主编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