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明确指导思想落实“五个纳入”开创四川文物工作的新局面──在四川省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同志们:这次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传达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与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领导...

  • 标签: 文物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法 指导思想 四川省 文物事业
  • 简介:洪辩作为敦煌张氏归义军首任河西都僧统,参与过张议潮推翻吐蕃的起义,是敦煌名僧,藏经洞保存有他的彩塑写真像,为学界所熟知。洪辩在莫高窟营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据敦煌写本记载他在莫高窟建“七佛药师之堂”“法华无垢之塔”,另据研究第16窟也是他的功德窟“吴和尚窟”,因此他在莫高窟应该有相应的供养像,可惜因这些洞窟均经后期重绘,洪辩供养像的信息尚不明确。但经我们考察研究发现,在张议潮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发现有洪辩的供养像,这与藏经洞洪辩彩塑写真及对应壁画组合有密切关联。更为有趣的是,经仔细梳理第156窟供养像的图像和历史信息,在第156窟洪辩像后跟随着同为敦煌名僧的弟子悟真供养像,他们师徒二人一起出现在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中。洪辩和其弟子悟真供养像在第156窟的发现,从供养像的角度,为敦煌佛教及其归义军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辩写真像与供养像的图像组合关系,简单探讨历史时期佛教高僧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侍人”“侍者”现象。

  • 标签: 洪辩 供养像 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功德窟 悟真 侍人
  • 简介:<正>南京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历史名城,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先后有六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到了公元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明朝建立,又定都于南京。永乐迁都北京以后,这里仍做陪都。当时全国政治中心虽已北移,但是由于江南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尤其是丝棉纺织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已走在全国的前列,所以到明代中叶以后,南京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城市。“京师(指陪都南京)为五方所聚,要皆贸易迁

  • 标签: 明代后期 社会生活 南京城市 经济的 商品经济 手工业
  • 简介:《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方李莉等著,学苑出版社2010年1月版。以下简称《研究》),是对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一一梭戛生态博物馆较为详尽的研究性著作。纵观全书,《研究》的亮点在于研究面广,材料丰富,尤其是对陇戛寨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记录和梳理,显得极为详尽。

  • 标签: 梭戛生态博物馆 生活变迁 本土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