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预防血透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标准钠透析(透析液Na浓度138mmol•L)和可调钠透析(Nammol•L由148阶梯下降至135mmol•L.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透析中血压的变化。结果标准钠透析与可调钠透析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8.5%和6.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可调钠透析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且不增加病人钠负荷、不引起病人口渴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 标签: 可调钠透析 血液透析 低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3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卫生院 2621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20 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 60 例,另一组为观察组 6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 ( 23.61±4.89 ) vs ( 38.27±4.35 ),( 24.31±5.64 ) vs ( 38.17±5.23 ) } ,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心理状态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 / 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是对血液进行的一项体外净化过程,这一过程因为不能根除疾病,所以需要长期进行,这就导致了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 [1] 。为了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本文特选取 120 例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60 例血液透析患者,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龄最小 32 岁,年龄最大 52 岁,平均( 42.1±3.1 )岁;对照组 60 例,男性 32 例,女性 28 例;年龄最小 33 岁,最大 51 岁,平均年龄为( 44.0±3.5 )岁。所有患者病程 0.5~5 个月,平均( 3.5±1.3 )个月。其中尿毒症例 4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0 例,多囊肾 10 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 )确诊疾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且对血液透析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 2 )除需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疾病外,无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3 )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流畅清晰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的患者;( 4 )熟知本研究在,自愿参与,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5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 [2] 。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 生活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保持床单元的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加强患者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尽可能解决患者合理的生活请求。    1.3.2 心理护理  护士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温柔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各种问题,消除其产生的紧张心理,因治疗过程较长,治疗过程中,多言语鼓励患者,通过现身说法为患者介绍预后良好的病友,以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 饮食护理  嘱患者家属多为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低盐低脂的饮食,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透析期间,患者严格控制饮水量,多吃优质蛋白及含钙较高的食品,少吃豆制品、坚果类等含磷、钾高的食物。    1.3.4 健康教育  通过多媒体、健康宣传册、护理板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为患者讲解有关于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透析间期,嘱患者规律休息,可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以自身不感到疲惫为宜;冬季注意预防感冒,避免感染。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通过 SAS 焦虑评分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判断,分数低于 35 分表示心理健康,分数高于 65 分表示重度焦虑;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判断,总粗分上限是 41 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 P <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上的比较  干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析室常见危急值,制定危急值的管理方法。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分析原因,查找管理不足。结果报告危急值共81例次,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本专科电解质紊乱抢救流程、导管护理流程等,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结论加强危急值管理,落实相关制度,医技护三方合作,才能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危急值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调查90例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因素。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及时采用合理的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即当肾小球滤过率(GFR)降至15ml/min以下时,出现全身的严重中毒症状,表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等,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预后差。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肾脏替代治疗,其中之一是血液透析(HD)。HD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症状,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调查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病痛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CHD患者心理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透析滤过(HDF)抢救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中毒患者基础治疗,在肾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滤过。结果21例治愈出院;3例因中毒时间长,合并多器官损害。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肾功能恢复期长,家里经济困难,自动出院。结论血液灌流和透析滤过可迅速地清除毒物,提高抢救成功率、安全、有效。

  • 标签: 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透析滤过 护理
  • 简介:摘要MHD患者自我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指导、血管通路护理。MHD患者需要摄入高热量、优质的高蛋白质、高钙低磷、低盐低钾、低脂肪,注意水分的摄入和补充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MHD患者常常伴有并发症,需要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运动指导要求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循序渐进和个体化的原则来执行。鼓励患者患者参加运动锻炼。内瘘是生命线,要积极维护。留置导管时,要保持导管部位清洁,干燥。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自我护理 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室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 11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在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下,医护人员合理开展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另外增加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在以往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的时间段中,同样选取 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从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投诉率、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在护理风险防控方面的能力较强,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液透析室中的护理风险因子较多,需加大对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力度,严格把控好每一环节的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28~75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42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患者接受规范血透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随访满意度为95.2%。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透析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心理问题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对策。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1993年开展以来,已经为610名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了维持性透析治疗。本组为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随机挑选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4.5岁,透析时间为6个月-14年。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液透析中超滤的相关原因,降低透析超滤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分析468例次血液透析超滤不足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468例次血液透析超滤不足的相关原因中,低血压306例,体重增加过多82例,心律失常38例,肝素使用不当透析器凝血3例,透析前服用降压药39例。结论提高超滤的准确性,减少血液透析中超滤的并发症是提高透析质量及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超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可调钠对血液透析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间,54例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的影响。将5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血压透析,观察组患者给予可调钠透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透析后,对照组出现低血压例数149例,低血压发生率为27.59%;观察组出现低血压例数56例,低血压发生率为10.37%,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透析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可调钠透析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提示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实现患者的安全目标。方法对2012年3月~2012年9月肾内科收治的48例血液透析患者,在床头悬挂动静脉内瘘提示牌和股静脉置管提示牌。结果大大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和股静脉置管脱管的发生率。结论护理提示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内瘘早熟,并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

  • 标签: 护理提示牌 血液透析 安全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在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护患关系虽然总体是好的,但局部出现的护患关系紧张情况正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困扰医院发展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护患关系的目的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在对三十例护患纠纷案例的调查了解、和文献查阅与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护患关系紧张的形成原因护方原因、患方原因、社会原因。第三部分对于如何改善护患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社会环境 和谐 护患关系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改良血液透析中回血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分为两组,改良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改良后回血法和标准下机回血法,分别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后回血法能有效的预防及减少操作时不必要的并发症。结论本中心采用改良后密闭式回血法安全可行、操作规范。

  • 标签: 密闭式回血 血液透析 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