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中应用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共计4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进行常规引流,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结合VSD进行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15.89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93天,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VSD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创伤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创面感染 VSD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全景矩阵成像(panoramicmatriximaging)技术脊柱成像在诊断脊柱及脊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国产联影uMR650型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头颈联合线圈--16和脊柱线圈--24,自动移床及无缝拼接技术,对1200例可疑脊柱及脊髓病变患者行脊柱扫描。结果所有1200例检查患者中除67例因为病情,年龄等原因出现少量运动伪影,余1133例患者均获得了清晰、直观、完整椎体、椎管、脊髓及周围韧带的连续脊柱MR图像。1200例患者脊柱成像显示未见异常患者129例,173例脊柱椎体病变,89例脊髓病变,809例椎间盘韧带病变。结论联影1.5TMR全景矩阵脊柱成像明显缩短了传统颈、胸、腰椎扫描时间,扫描范围宽,图像质量好,可以直观的全方位的观察脊柱及脊髓多发性、弥漫性病变。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全脊柱 全景矩阵成像
  • 简介:本文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心理现状,心理疏导的定义及肺癌脑转移患者脑放疗过程中的心理疏导要点进行阐述,说明对肺癌脑转移脑放疗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调动患者自己的积极性,正确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全脑放疗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预防与治疗中科医师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施加科医师干预。结果:实验组疗效更佳。结论:高血压预防与治疗中科医师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全科医师 治疗效果
  • 简介:中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上有一定的优势,且辨证论治在RA的临床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RA中医证候的研究颇多,包括基本的临床经验辨证分型,以及影响证型的年龄、性别、病程、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归类;与中医证候相关联的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指征之间的规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RA能提高整体疗效,并从现代药理学机制出发,沟通“方证”在分子生物网络之间的联系。这些研究丰富了证候信息的内容,有利于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把握证候的本质,但RA证候规范化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不断补充和完善。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 证候 病证 药证 综述
  • 简介:张延昌主任医师为甘肃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工作三十余年,近十余年专攻风湿病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在潜心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挖掘古医籍的精髓,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治疗风湿病独特的学术观点及临证辨治方法。其研究成果祛寒逐风合剂和清热逐风合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仅就张延昌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学术观点及临证辨治方法整理如下。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学术探讨 张延昌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大鼠制备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艾灸组予艾条悬灸;香烟组予香烟悬灸,艾油组予艾叶精油穴位涂抹。连续治疗15d后,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趾围、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艾灸组大鼠体重增加,关节肿胀减轻,胸腺指数提高、脾指数下降,关节滑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增加。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艾灸组、香烟组较艾油组明显;艾灸组在Fas/FasL蛋白表达方面优于香烟组。结论:艾灸治疗能显著改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调节关节滑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诱导滑膜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艾灸发挥温通作用的有效机制之一。

  • 标签: 灸法 艾条灸 艾菊油 关节炎 类风湿 FAS 配体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HRCT扫描三维重建在不规则骨及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不规则骨及关节损伤部位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后,MPR、SSD重建图像,并将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复杂解剖部位骨及关节外伤中:鼻眶部63例,肩胛骨4例,腕关节及腕骨6例,脊柱9例,肋骨3例,骨盆3例,髋关节15例,膝关节9例,踝关节及足跗骨4例。结论螺旋HRCT扫描后MPR、SSD图像重建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HRCT 三维重建 骨关节损伤 影像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