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中医药防治AD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随着社会发展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不断深入。依托中医药外治优势对现有中药外治AD疗法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湿敷、药浴、凝胶、膏剂等传统外治疗法安全有效。

  • 标签: 特应性皮炎(AD)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浆细胞乳腺炎的作用,并分析影像资料。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0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并对所选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分析影像资料,并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差异。结果:确诊的42例患者中实团块型、囊实混合型、单纯导管扩张型、脓肿型人数分别为4人、14人、13人及11人;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准确率较低,为84.00%,对应数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本次实验所选5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确诊人数为42人,病灶处于上象限、乳晕区域的人数分别为6人及36人。且确诊患者均为单侧病变,病灶最小为3×8毫米,最大为11×20毫米。42例患者中表现出腋窝淋巴结肿大、不规则低回声、囊实团块、条管状病灶的人数分别为4人、15人、11人及12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收缩期及舒张末期流速分别为每秒6厘米至54厘米、每秒1厘米至18厘米,0.26至0.81为阻力指数,均存在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浆细胞乳腺炎的价值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诊断和鉴别乳腺疾病提供便利。

  • 标签: 超声诊断 浆细胞性乳腺炎 病理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海淀区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的病种、死亡年龄、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海淀区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2019年-2021年的2046例院前死亡病例资料,应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死因等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9年-2021年救治的2046例院前死亡病例中,男性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院前死亡病例年龄以66-85岁为主,81-85岁构成比最高,其次是86-90岁年龄组;四季死亡构成比无明显差异;死因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结论 男性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提示应该关注男性的身心健康,对男性人群进行针对的宣传教育,定期体检,早发现,早预防。院前死亡病例年龄81-85岁构成比最高,死因排名循环系统疾病占首位,提示应加强对高年龄老人,特别是合并慢性疾病的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通过健康宣教普及在家发生突发事件时的自救措施等知识。

  • 标签: 院前急救 死亡病例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护理,通过使用延续护理的方式,进而提升患者的行为健康。方法:本文将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脑卒中的患者96例,为进一步观察延续护理的效果,将选取的患者使用抽签的方式分为A、B两组,在患者出院后分别使用常规和延续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展开护理研究。并对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包括营养、人际、抗压以及锻炼)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延续的方式对出院后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行为的健康,使患者的营养、锻炼、人际及抗压能力等的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提升。且两组患者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以上研究内容所示,延续护理的方式更适合出院后的脑卒中患者,对患者健康行为的恢复更有意义。应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健康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及病房恢复期周围面瘫患者,分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针灸加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H-B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H-B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面瘫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面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药熏蒸 周围性面瘫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颈源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到2022年7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84例颈源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3例和41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中医针灸疗法和常规疗法实施治疗,对不同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40例(93.02%)]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33例(80.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医针灸疗法治疗颈源肩周炎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值得推荐。

  • 标签: 中医针灸 颈源性肩周炎 常规疗法 临床疗效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期研究显示,儿童疱疹咽峡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自推行手足口病EV-A71疫苗接种后,手足口病发病率已明显下降,重症率明显下降,但对儿童的健康仍存在着一定的威胁。但目前,疱疹咽峡炎感染并没有要求传染病上报,因此尚未引起公众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旨在对儿童手足口病及疱疹咽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以此分析出疱疹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异同之处,并探究儿 童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来为儿童疱疹咽峡炎及手足口病的发展找到早期预警指标,以及早发现他们当中的重症病例。最终达到降低病例的感染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比较研究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至2021年一年间收治的偏头痛眩晕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纳入排除的方法从中选择68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应用药物常规治疗,B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出现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患者眩晕出现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的效果相对比于药物常规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通过对偏头痛眩晕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眩晕的出现情况,提升治疗的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偏头痛性头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玉屏风散(YPF)对小鼠过敏鼻炎(AR)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NC)、AR组、YPF组、地塞米松组。AR和Dex组灌胃给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挠鼻和打喷嚏次数;HE观察鼻黏膜炎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中IL-4、IL-13、IL-17和OVA-sIgE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reg比例。结果 经YPF治疗后,HE结果显示小鼠鼻粘膜炎细胞浸润降低;小鼠挠鼻和打喷嚏次数、血清IL-4、IL-13、IL-17、OVA-sIgE、Treg较AR组显著降低(p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YPF Treg 2型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及病房恢复期周围面瘫患者,分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针灸加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H-B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H-B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面瘫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面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药熏蒸 周围性面瘫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心绞痛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各项临床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难治性心绞痛 西医结合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其主要症状包括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者甚至失明。根据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生成与否将AMD分为萎缩AMD(dAMD)与新生血管AMD(nAMD)。nAMD预后相对不良。本病引起的失明占全世界失明人口的 8.70%,预计2040年,AMD患者将达3亿。我国患病人数逐年增加,预计2050年发病率升至7.64%。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 中药 中成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内,患有重症肺炎的小儿病例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行针对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有利于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
  • 简介:摘要:浆细胞乳腺炎(plasma-cell mastitis, 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的非细菌的炎症,不仅发病率高,且治疗难度大。其主要是由乳腺导管分泌物淤滞、导管扩张引起,外显症状为肿块、乳头有粉刺样溢液,疾病发展过程中往往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好发于中老年非哺乳期妇女。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上主要以乳痛,乳房肿块,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脓肿,乳瘘等为主要症状,应与肉芽肿乳腺炎,乳腺癌等相鉴别。在治疗上,西医主要以手术为主,中医可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搜集、分析、概括, 对PCM的中西医诊断治疗现状予以总结。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PCM 中西医结合 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级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后神经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早期运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病后疗效,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 标签: 康复护理 神经性吞咽 障碍患者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