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仁汤加减治疗对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湿热内蕴型FD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片,观察组采用仁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动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仁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三仁汤 湿热内蕴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素 胃泌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药物雾化吸入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5例为观察组,接受联药物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35例为对照组,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4.29%,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雾化吸入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三联药物雾化吸入疗法 重症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指征的10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输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术的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醇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排128层螺旋CTA联检查在围手术期骨折患者心血管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拟行骨折外科手术、术前经心内科会诊怀疑存在冠心病并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A联检查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共有冠状动脉狭窄者10例,包括主动脉夹层1例、肺动脉栓塞1例和无明显异常8例。根据64排128层螺旋CTA联检查进行心血管病评估,其中放弃手术者2例,进行择期手术者4例。轻度和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手术实施计划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A联检查有助于心血管事件的减少。

  • 标签: 骨折 围手术期 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 心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汤合甲氧氯普胺针双足里注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0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疏肝清胃汤+甲氧氯普胺针双足里注射)和对照组(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各5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清胃汤合甲氧氯普胺针双足里注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疏肝清胃汤 甲氧氯普胺针 足三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给予阿帕替尼250mgqd靶向联合希罗达1.5bid口服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希罗达3片每天2次治疗。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10例,临床控制率为23.26%(10/43),实验组患者临床控制20例,临床控制率为46.51%(20/43),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性乳腺癌患者在希罗达化疗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更加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阿帕替尼替尼 靶向治疗 希罗达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消化性胃溃疡实施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联疗法与瑞巴派特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近3年收治的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治疗,乙组患者在甲组的基础上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乙组的有效治疗率为95.7%,明显高于甲组的82.2%,且乙组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对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实施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联疗法与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瑞巴派特 老年消化性胃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中重度U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联活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D4+、CD8+以及CD4+/CD8+的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以及CD4+/CD8+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以及CD4+/CD8+水平明显的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升高与降低的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UC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英夫利昔单抗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术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在奇偶数原则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缩素以及卡前列素氨丁醇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不同治疗之后,产妇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以及输血量都要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的临床医学当中,对于产后存在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来说,通过采用缩宫素以及卡前列素氨丁醇注射治疗的方案,能够显著的改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从而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产妇的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体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20例小儿腹泻患儿中随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联活菌颗粒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联活菌颗粒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杆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赖氨葡锌颗粒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颗粒 小儿腹泻
  • 简介:新高考体现了选择性教育思想,学生要能对自己的学业进行选择,选择不同的学科组合,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高考结果,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填报志愿,以及将来的职业选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的选择一定是要基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一个科学的评估[1]。因此,学校非常有必要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的选择、学业管理和提升,并做好学业的困惑分析。

  • 标签: 一站式服务 学业 高中生 教育思想 职业选择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颈部肿瘤放疗前CT定位中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维空间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中CT定位时有吞咽动作的30副头颈部平扫增强CT定位图像,观察平扫CT定位图像与增强CT图像中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维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Y轴及Z轴空间方向上甲状软骨维空间位置变化显著,P<0.05,X轴空间方向上甲状软骨维空间位置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调强放疗前CT定位中患者随机性地做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维空间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喉部放射剂量分布,对于喉部治疗靶区导致漏照情况1,考虑吞咽导致器官位置变化时需重点考虑Y轴及Z轴方向的位移。

  • 标签: 头颈部调强放疗 平扫增强CT定位 吞咽动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与间苯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定2018年3月到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先兆流产患者,在均接受HCG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黄体酮)与观察组63例(间苯酚),比较两组血肿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足月分娩率、早产率、流产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早产率、流产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酚联合HCG方法可有效改善先兆流产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先兆流产 间苯三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另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评价溃疡愈合率、腹痛缓解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88.33%)与对照组(86.67%)比较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30.0%)和第二天的腹痛缓解率(63.33%)高于对照组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20.0%)和第二天的腹痛缓解率(35.0%)(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安全可靠,腹痛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奥美拉唑联疗法,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泊醇、干扰素联合“金纽尔”采用贯序疗法外用治疗面部稳定期限局性白癜风并观察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ɑ-2b干扰素软膏外涂每天4次、卡泊醇软膏每天晚上一次(单号)、“金纽尔”软膏,每天一次(双号),共4周;对照1组32例采用卡泊醇软膏外涂每天晚上1次,共4周;对照2组36例采用“金纽尔”软膏外涂每天1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1组痊愈率为12.50%,总有效率为53.13%。对照2组痊愈率为19.44%,总有效率为63.89%。治疗组与对照1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339,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635,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前χ2=9.623,P<0.05,后χ2=4.669,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前χ2=0.603,P>0.05;后χ2=0.810,P>0.05)。结论卡泊醇、干扰素联合“金纽尔”采用贯序疗法外用治疗面部稳定期白癜风,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卡泊三醇 干扰素 金纽尔 贯序疗法 白癜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克拉霉素长期低剂量给药、激素(鼻用)、鼻腔冲洗联疗法对复发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包括10例接受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的患者,实验组包括15例接受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MLK鼻内镜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MLK评分上来看,两组患者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长期给予低剂量的克拉霉素、激素(鼻用)、鼻腔冲洗联疗法进行治疗,其具有康复快、见效快、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克拉霉素 鼻用激素 鼻腔冲洗 复发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联活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病患儿,按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联活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及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脱水纠正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联活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减轻病毒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病毒性腹泻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和氯氮平这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选的时间范围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纳入12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利培酮,n=30)、B组(奥氮平,n=30)、C组(氯氮平,n=30)。随访8周,比较治疗前、第4周、第8周组QTC、血钾、血镁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组QTc、血钾、血镁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组QT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而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和氯氮平四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均能不同程度延长QTc间期,但延长效果有限,可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QTc间期 利培酮 奥氮平 氯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