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硬化剂应用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治疗组应用内镜套扎术与硬化剂联合应用,对照组只应用套扎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再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更短,次数更少,再次出血率更低,并发症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化剂应用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应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硬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辅助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将4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为其选取超声辅助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评估并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伤口均在Ⅰ期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患者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固定坚强、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24周,平均为(12.8±6.5)周。结论超声辅助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荐。

  • 标签: 超声 闭合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内镜检查在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0例急性消化道患者内镜诊断与治疗的资料,结果30例均在内镜明确出血原因,并在内镜下成功止血。结论急诊消化内镜检查可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位置进行明确,对血管畸形及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可行即时有效治疗,并达到治愈效果;对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可做临时止血,为后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并赢得手术时间。急诊消化内镜检查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中安全有效。

  • 标签: 急诊消化内镜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蛛网膜腔出血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随机把我院同时期收治的84例蛛网膜腔出血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病例数均为42例,对照组患者用药后隔天实施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置换;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实施腰椎穿刺持续实施腰大池引流治疗,且治疗期间,施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头痛持续时间以及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蛛网膜腔出血中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安全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其康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持续腰大池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无痛内镜Russell插入法胃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6月12例经皮无痛内镜Russell插入法胃造瘘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中1例发生造瘘口皮肤感染,2例发生吸入性肺炎,经治疗好转。结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痛内镜Russell插入法胃造瘘术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更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 标签: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Russell插入法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BIS监测心理干预对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48例4~10岁择期腹腔镜下行小儿疝气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心理干预(M)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术前家属陪护麻醉诱导及术后陪护复苏;对照(C)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两组患儿术中目标BIS均维持在40~60。观察并记录小儿麻醉前(T1)、术中(T2)及苏醒后(T3)平均BIS、HR、SBP及术中七氟醚MAC值,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评分。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前、术中及术后BIS、HR、SBP值,七氟醚MAC值及术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标BIS监测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心理干预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以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完成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患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在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胆囊结石患者267例,均行LC手术,19例腹腔引流因出血延期拔出,4例并发DVT。结论高原地区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因静脉血流淤滞、血液呈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易损伤加之术中气腹是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主要原因。故对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LC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防止术后DVT的发生。

  • 标签: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氩气刀肠息肉切除手术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肠息肉切除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采用氩气刀切除肠息肉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患者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的观察组,对于氩气刀切除肠息肉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患者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医生与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氩气刀肠息肉切除术应用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医生与患者的满意程度,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 标签: 氩气刀 肠息肉 切除术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我科室40例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中间入路,研究组则采取侧方入路,最后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TSGF、CEA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除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外(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前后TSGF、CE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术后TSGF、CEA水平对比术前降低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从侧方入路进行手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应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入路 腹腔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人事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明确在新医改形势,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合理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才能为医院的快速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医疗体制改革 公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行系统术后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内收治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其施不同术后护理措施。一组行传统常规护理,另一组则整合优化护理措施。结果经研究,行优化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有创口小、恢复快的优势,但仍应对患者行系统术后护理。

  • 标签: 胆结石取石 腹腔镜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导管吸引采样法在老年肺炎病原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及老年内科收治的70例确诊老年肺炎患者,以及40例非肺部感染的门诊患者,分别通过支气管镜吸引导管吸引、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和肺泡灌洗三种不同采样方式获取痰标本细菌培养,对三种不同采样方法所获得的痰标本培养病原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阳性率及其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通过三种方法所采集到的标本阳性率依次为77.1%、41.4%、55.7%。其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77.1%、41.4%、55.7%,100.0%、97.5%、97.5%,85.5%、61.8%、70.9%,100.0%、96.7%、97.5%,71.4%、48.8%、55.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导管采样与其他方法比较其诊断效率更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吸引导管 老年肺炎 诊断 病原菌 细菌培养
  • 简介:国外学者对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团体辅导研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然而,国内对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团体辅导真正关注要晚了许多年。从"CNKI学术趋势"图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团体辅导"研究的关注度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2010年以前的关注度处于萌芽和准备阶段;2011—2012间的关注度为起步阶段;2012—2013年间关注度又回落,为自发发展阶段。

  • 标签: 团体辅导 大学生 心理学 元分析 国外学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穿刺针引导技术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48例上肢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的19例,有效的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的9例,有效的11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满意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满意率为70.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穿刺针引导麻醉效果更好。

  • 标签: 穿刺针引导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支持针对性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接收的产后尿潴留86例初产妇为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对比组(43例)选择采取开展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3例)选择开展循证支持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排尿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组患者排尿成功率74.42%,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95.35%(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中,循证支持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开展可有助于患者排尿成功率的提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尿潴留 初产妇 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需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芬太尼+得普利麻麻醉,乙组则将芬太尼改为瑞芬太尼,对比两组的意识与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映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的意识与定向力恢复情况均优于甲组,且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优于甲组,P<0.05。结论对需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课使患者的意识获得较快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内镜ESD术治疗消化道肿物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物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中彻底止血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道患者肿物预防手术中采用止血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内镜下ESD术 消化道肿物 术后出血 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