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对患者非切口疼痛与腹胀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数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位干预护理,观察患者非切口疼痛、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轻度腹胀12例,中度腹胀6例,重度腹胀2例,腹胀发生率为25.64%(20/78);背部疼痛26例,肋间痛42例,膈痛15例,颈肩痛32例,无主诉疼痛症状者29例,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62.82%(49/26)。结论:体位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对减轻患者腹胀与非切口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体位护理 非切口疼痛 腹胀
  • 简介: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探讨偏头痛风火候患者的自发神经元活动特征.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30例偏头痛风火候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其行静息态fMRI扫描.数据处理方法:①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寻找差异脑区;②功能连接分析,选择ReHo分析所得的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进行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①偏头痛组和对照组ReHo值差异脑区为左侧小脑、左侧额叶直回、右侧上外额叶、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边缘叶.②与对照组相比,各ROI与全脑功能连接情况为偏头痛风火候患者左侧小脑与左侧颞上回、左侧顶下小叶、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减弱(均P〈0.05);左侧眶叶直回与右侧梭状回功能连接减弱(均P〈0.05);右侧上外额叶与右侧小脑山坡、左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额眶皮质、右侧运动前区功能连接增强(均P〈0.05);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右侧颞下回、右侧下脚后区功能连接增强(均P〈0.05).左侧边缘叶与全脑功能连接无差异.结论:偏头痛风火候患者头痛发作间期脑功能异常有助于理解风火候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 标签: 偏头痛 风火候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引导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IVAP)在肿瘤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住院部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彩超引导PICC组与IVAP组,各30例。结果:彩超引导PICC组置管操作时间为(17.18±1.23)min,明显短于IVAP组的(20.36±2.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彩超引导PIC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IVAP组(73.33%),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IVAP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出院时,彩超引导PICC组情绪功能与躯体功能EORTC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与I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彩超引导PICC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I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与IVAP相比,彩超引导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显著,且具有简便、安全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超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US-FNAB)在甲状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US-FNAB的患者甲状腺微小结节细胞学检查结果,对照相应的手术后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US-FNAB在甲状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US-FNAB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5%(91/93)、88.89%(24/27)、95.83%(115/120)、96.81%(91/94)和92.31%(24/26);穿刺标本不满意率为10.37%(17/164)。结论:US-FNAB在甲状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抽吸 甲状腺微小结节 定性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甲硝唑冲洗、敏感抗生素注入并保留治疗化脓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抽脓、甲硝唑反复冲洗,最后注入并保留敏感抗生素,1次/2d,连续1~3次。另对30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CD)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作为对照组(只用甲硝唑冲洗)。结果:两组各30例均穿刺成功。治疗后两组腹痛24h内明显减轻、体温48h内降至正常、血白细胞一周降至正常范围、3~4周B超复查胆囊正常、单纯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及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治疗组28,29,30,19,10,1,26,0例;对照组23,22,23,10,18,3,20,8例,其中并发症8例中局部皮肤感染2例,引流管脱落4例,引流管堵塞1例,胆漏1例。两组病程分别为治疗组8.4±2.25d,对照组15.6±5.82d。经统计学处理,除腹痛24h内明显减轻及3~4周B超复查胆囊萎缩两项指标外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甲硝唑冲洗、敏感抗生素注入并保留治疗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化脓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穿刺 冲洗 敏感抗生素保留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间隙与肩峰撞击综合征(shoulderimpingementsyndrome,SIS)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S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X线摄影所示的肩峰形态及肩峰间隙进行分型、测量,并与MRI所见进行对照,分析肩峰形态及肩峰间隙与SIS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中,肩峰平坦形(Ⅰ型)8例、弧形(Ⅱ型)10例、钩状(Ⅲ型)42例。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间隙为(1.21±0.36)cm,MRI所示肩峰间隙值为(1.10±0.18)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MRI分级Ⅰ级27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肩峰间隙值与肩袖损伤MRI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间隙与SIS发生密切相关;当肩峰形态为钩状及肩峰间隙值<1cm,强烈提示SIS可能,对于无MRI的基层医院诊断SIS临床意义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肩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技术结合常规超声能否提高桥本甲状腺炎背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率,并为后续是否行穿刺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68个结节,常规超声观察甲状腺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通过观察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的特点,从结节的形态、数目、部位、大小、纵横比、边界、声晕、内部回声及钙化情况、后方回声有无衰减、血供情况及颈部有无异常肿大淋巴结等方面分析,利用VTQ技术对结节进行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SWV)测定,并结合常规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8个结节均经病理证实。与病理结果对照,常规超声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78.43%,约登指数为0.49;VTQ技术判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82.35%,约登指数为0.65;VTQ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判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96.08%,约登指数为0.67。结论:VTQ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可提高桥本甲状腺炎背景良恶性结节的检出率。对于常规超声诊断为良性结节而VTQ技术考虑为恶性结节者,需行穿刺病理诊断,既能减少恶性结节的漏诊,又能避免良性结节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从而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思路。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常规超声检查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病理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hook-wire定位在肺小结节(SPN)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6月170例患者191个SPN于VATS术前行CT引导hook-wire定位技术,并统计该技术的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VATS转开胸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SPN平均大小及其距脏层胸膜距离、病理学检查等。结果CT引导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平均定位时间为(11±4)min;平均VATS楔形切除术时间和肺叶切除时间分别为(16±2)min和(95±30)min;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77±2.1)d,平均治疗费用为(44469.02±12916.63)元;定位后无症状气胸发生率为10.0%,无症状出血发生率为35.9%,无症状气胸合并出血发生率为5.9%,7例(4.1%)患者由VATS转开胸手术,2例(1.2%)发生脱落;SPN平均大小为(13.5±6.4)mm,距脏层胸膜平均距离为(11.1±9.7)mm;恶性SPN占75.9%;磨玻璃密度影(GGO)的恶性率比实性结节大。结论CT引导hook-wire术前定位降低了开胸手术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治疗经济负担,对不典型SPN具有巨大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标签: 肺小结节 HOOK-WIRE 定位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患者在CT引导穿刺到达卵圆孔。注入稀释对比剂观察其分布及弥散范围,注射2%利多卡因0.2ml行试验性治疗,后缓慢分次注入2%阿霉素液,每次0.1ml,共0.3-0.5ml。结果: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穿刺到达卵圆孔。术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88.5%(23/26),6个月及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0.8%、73.1%。并发症少且较轻。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术治疗具有微创、经济方便、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效果佳及可重复性的优点,不失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有效的可行性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学 介人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3D 打印模型辅助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办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 10 位髋臼骨折患者,经排除 后,纳入研究复杂型髋臼骨折,都进行 3D 打印 1:1 骨盆模型后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钢板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通 过在手术前以 3D 打印模型进行操作,医疗人员对骨折情况把握清晰,降低术中骨折复位消耗的时间,以最有效的路径复位完成。 患者手术时间 113min,失血 760ml(均为均值),随访 10 例髋臼骨折患者,平均愈合时间 3.7 个月。结论 3D 打印模型能够帮助 骨科医生了解受术者髋臼骨折特点, 提前做好手术计划,节约术中时间,且能更精确的对病人骨折部位进行钢板形状的匹配。

  • 标签: 3D 打印 复杂髋臼骨折 辅助模型 钢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关节镜辅助复位骨折块,结合盲法穿针固定治疗儿童 Meyers-Mckeever 口、皿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 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2 年年 11 月至 2018 年 1 月间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患儿 19 例(男 11 例,女 8 例,年龄 8 - 15 岁), 采用经关节镜骨折块复位,自胫骨胫骨结节内外侧向关节内盲法钻入两枚直径 1.25mm 克氏针固定骨折块,然后用持针器从关节镜工作通道中进入折弯克氏针顶部,向下收紧克氏针尾部使克氏针牢固固定骨折块,皮外折弯克氏针尾部,无菌辅料覆盖,术 后伸直位长腿管型石膏固定 4 周更换长腿支具,6 周去除克氏针,膝关节支具保护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定期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中通过Lachman 试验、前抽屉试验以及轴移试验来评价膝关节的稳定性,通过Lysholm 评分来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评估。 结果:本组例患儿随访 12 ~ 2 4 个月, 术后复查乂线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均实现骨性愈合。随访中,16 例患膝关节活动范围恢 复满意,无关节僵硬、关节松弛、功能障碍等表现;3 例患儿术后膝关节活动受限,均经康复锻炼后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均无骨 骺损伤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患儿出现发育畸形。Lysholm 评分由术前(22.3 ?.7)分提高到术后(97.6 士 5.7)分,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

  • 标签: 髁间棘撕脱骨折 盲法穿针 膝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静息状态偏头痛风火候患者脑功能情况,分析静息状态偏头痛风火候患者fMRI局部一致性(ReHo)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60例,其中偏头痛风火候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年龄、性别匹配,均在静息态下行fMRI.将扫描图像预处理后行ReHo分析,记录患者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情况,将ReHo改变的脑区与生存质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偏头痛风火候患者生存质量计分低于对照组.各活跃脑区ReHo值与WHOQOL-BREF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活跃脑区中仅左侧边缘叶ReHo值与WHOQOL-BREF生理领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偏头痛风火候患者普遍生存质量偏低,偏头痛引起的患者生理领域生存质量的下降可能与边缘系统相关.

  • 标签: 偏头痛 风火候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联合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c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7例临床拟诊前列腺癌患者在前列腺穿刺前行血清cPSA检测,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经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取材准确率为100%。147例临床拟诊患者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率为38.8%(57/147),其cPSA检测临界点为7.6ng/mL。cPSA≥7.6ng/mL79例,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72.2%,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达68.4%(54/79),46.3%的患者(68/147)可避免穿刺活检。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10点穿刺法加可疑灶定点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cPSA以7.6ng/mL为临界点,可显著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

  • 标签: 经直肠超声引导 前列腺穿刺活检 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