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布拉酵母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予以利巴韦林与妈咪爱治疗,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口服布拉酵母散剂,并观察2组消化不良性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泻恢复正常的时间、呕吐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泻恢复正常的时间、呕吐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布拉酵母散剂进行治疗,其效果较为可观,如配合其他药物一同治疗,则效果更佳。

  • 标签: 布拉酵母菌散剂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病人急性感染的病原分布以及药敏结果 。方法:在 2018年 3月到 2020年 3月 开展研究,期间唯一我院诊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支气管扩张病人急性感染的病原分布以及药敏结果。结果:病原分布方面的铜绿假单胞与鲁氏不动杆菌的占比最高。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的敏感度达到 100%,对于庆大霉素和哌拉西 林耐药度达到100%。结论:铜绿假单胞属于革兰阴性中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轻耐药风险,值得普及。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急性感染 病原菌 药敏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海阳市产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的耐药情况及产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2014年海阳市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96株大肠埃希,对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分别用whonet5.6进行耐药统计与分析,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产酶菌株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产ESBLs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43株产酶菌株检测出的耐药基因型为CTX-M和TEM,其阳性率分别为55.81%和6.98%,未检测出SHV和OXA。结论海阳市人民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产ESBLs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以CTX-M为主。

  • 标签: ESBLs 大肠埃希菌 耐药基因
  • 简介:为了解高原地区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学的流行情况,现将笔者单位199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341例严重烧伤患者创面培养共1470株,分段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原地区 严重烧伤 创面 菌群 调查 细菌培养
  • 简介:医院感染是颅脑损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严重因素[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首位。笔者回顾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住本院ICU105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90株病原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 病原菌分析 ICU 颅脑损伤患者 医院内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白色念珠对注射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特性,为临床有效控制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进的白色念珠芽管法药敏实验新方法,测定从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42株白色念珠对三种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浓度(MIC).结果氟康唑注射液、大蒜素注射液、黄柏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呼吸道感染白色念珠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12.5~200、0.625~20、62.5~500μg·ml-1.结论白色念珠芽管法药敏实验新方法,可为临床快速筛选敏感药物.

  • 标签: 血清芽管法 检测 白色念珠菌 药物敏感性 实验 抗真菌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分布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患者88例,按照感染情况的有无分为有感染组25例和无感染组63例,观察感染病原分布及危险因素,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88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切口细菌检查,发现其中出现感染人数有65人,占比73.86%,而这些切口感染中发现了真菌感染2株,占比3.07%,革兰氏阳性24株,占比36.93%,革兰氏阴性39株,占比60%。根据有感染组与无感染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结果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0.195,95%CI:0.053~0.713)、手术时间(OR=0.217,95%CI:0.059~0.794)、季节(OR=0.136,95%CI:0.035~0.538)疾病史(OR=0.103,95%CI:0.018~0.576)为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危险因素 感染病原菌 普外科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腹泻患者展开肠致病性埃希病原学加以检验,并对肠致病性埃希病原学的基本特点展开分析。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 2015年 12月 -2016年 11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患者,共有 60例,采集所有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再通过病原学检验法将粪便样品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分离出来,再实施病原学检查,其中包含生化反应特征分析、形态特征分析以及培养特征分析等。结果: 60例患者粪便样本中全部检测出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检出率为 100%,分析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的生化反应特征、形态特征以及培养特征,首先形态与培养特征分析: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在 37℃恒温状态下展开 18-24h培养后,其菌落以灰色呈现出来,可略带白色,菌落有着光泽表面与整齐边缘。结论:对为了提升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所引发如腹泻等具体疾病的确认率,临床可以通过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病原学特点的研究来实现,这能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治疗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肠致病性 大肠埃希菌 病原学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丹参中隐丹参酮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体外抑活性的研究结果。方法将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制备,利用重结晶和柱色谱分离并制备单体化合物。借助理化性质和图谱测定,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和分。以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抑实验菌株,开展体外抑活性试验。结果从丹参中可提取出的单体化合物为橙红色针状结晶,易溶与甲醇、乙酸乙酯等,并结合图谱进行测定和分析,鉴定为隐丹参酮。经体外抑活性试验,隐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极度敏感性,抑菌作用显著。结论隐丹参酮可有效抑制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其他病原具有相近的作用,因此丹参可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有效药物成分,分离鉴定与体外抑活性试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丹参 隐丹参酮 体外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铜绿假单胞及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的 PAE及 CR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本院 PAE及 CRPA临床分布均以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为主,标本来源均以痰标本为主。 PAE中碳青霉烯耐药率约 60%,亚胺培南 58.98%,环丙沙星 31.71%,左旋氧氟沙星、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均低于 26%,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最低 15.2%。 CR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 PAE。结论本院 PAE及 CRPA对各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可根据药敏结果单用或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 CRPA在院内传播,降低院内感染率。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消化道群多样性对于维持家畜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家畜消化道中定植群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关键。由于所有动物的消化道是厌氧环境,所以在体外的好氧环境中,有些菌种不易培养,而这些菌种信息的缺失,会导致消化道优势群的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借助一些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方法主要是测序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测序法包括指纹图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这些方法均基于分子生物学水平,可避免菌体培养步骤,直接分析消化道群的组成和功能。综述了上述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它们在动物消化道群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研究动物消化道微生物时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选择和联合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家畜消化道菌群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
  • 简介:近年来,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卫生部“卫办医发[20083130号”通知要求:加强对MDR0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对MDRO的监测,预防和控制MDR0的传播,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精神科封闭病房收住的患者大多为重性精神病,住院时间长,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缺少应有的主诉,生活懒散,自我保护能力差,而且由于患者处于封闭式管理,人员密度大,空气洁净度差,共用餐具等易反复发生院内感染,加之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继而造成MDR0感染。

  • 标签: 精神科 封闭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原因分析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分布与影响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4-2016年1637例普外科术后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分布情况。采用K-B法检测病原耐药性,SPSS21.0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1637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131例,感染率8.00%;I型、II型、III型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44%(17/494)、8.08%(76/941)、18.81%(38/202);胆囊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胃部手术、疝修补术、胆管手术、结直肠手术、小肠手术、胰腺手术感染率分别为4.81%(21/437)、3.21%(9/280)、7.07%(14/198)、11.41%(21/184)、10.83%(17/157)、11.89%(17/143)、8.82%(9/102)、8.82%(9/102)和41.18%(14/34)。切口感染分离出病原74株,包括44株革兰氏阴性(59.46%)、27株革兰氏阳性(36.49%)和3株真菌(4.05%)。铜绿假单胞18株,鲍曼不动杆菌12株,大肠埃希6株,其他革兰氏阴性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肠球菌属5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其他革兰氏阳性6株;3株真菌均为白色假丝酵母。铜绿假单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72.22%、72.22%、22.22%、44.44%和46.15%、38.46%、23.08%、38.46%、30.77%。≥60岁患者感染率(10.51%)与<60岁患者(6.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78,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率(11.04%)与未合并者(4.9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444,P<0.05);住院时间≥1个月患者感染率(12.10%)与住院时间<1个月者(4.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044,P<0.05);手术时间>2h的患者感染率(12.72%)与手术时间≤2h患者(5.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615,P<0.05);不同性别和切口长度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是影响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因素。结论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以革兰氏阴性为主,III型切口感染率高,主要病原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年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是影响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普外科患者 切口感染病原菌 分布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布氏感染患者应用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治的38例布氏感染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均给予血清检验、细菌检验,之后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血清检验阳性检出率为89.47%(34/38),细菌检验为47.37%(18/38),血清检验高于细菌检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布氏感染检验中,相较于细菌检验,血清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

  • 标签: 布氏菌感染 血清检验 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院收治的危重患者共16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中,44例发生院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24例,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6例。胃肠道感染10例,泌尿系感染7例,全身感染3例。细菌共分离520株,共16个属,总共包括48种,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见,其次为饱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真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结论对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行严格落实并制定,在临床各项操作时严格把握无菌原则,对病情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尽量缩短,抗生素应用时依据降价梯合理应用,尽量按着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

  • 标签: 危重患者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放化疗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于药敏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放化疗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痰与咽拭子标本进行送检;观察患者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情况,同时实施药敏试验,观察病原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在70例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来的条件致病菌与致病菌60株,总阳性率达85.71%;其中革兰阳性31株,占51.67%,革兰阴性32株,占53.33%,真菌7株,占11.67%;革兰阳性对头孢菌类以及青霉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对青霉素以及庆大霉素、头孢菌类等耐药性较高。结论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均一般为格兰阴性与格兰阳性以及真菌等,其中格兰阴性与阳性对青霉素类的抗生素耐药性更高。

  • 标签: 肿瘤患者 放疗化疗 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