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柏西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6名视网膜静脉阻塞激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康柏西治疗与激光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仅采用以激光治疗为主的护理手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央厚度(CM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CVA水平与CMT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BCVA水平域CM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治疗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发黄斑水肿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在改善患者黄斑囊性水肿的基础上,提升视力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柏西普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阿替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正确掌握溶栓药物的治疗方法,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语言功能、肢体活动等变化,观察用药反应及有无出血倾向,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水肿、血管再闭塞)的观察及护理进展。认为应用阿替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医护密切配合,做好溶栓前准备,密切观察溶栓中、溶栓后病情变化及提供规范、安全、最佳的护理,是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其致残率,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国产托伐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科住院患者中入选64例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根据血钠情况,分别每日服用15-60mg托伐坦片或安慰剂.主要评价指标为服药第1天、第1-4天和第1-7天的日均血钠值与基线血钠值相比的变化.观察患者体重、尿量、心电图、血压、心率、腹围及不良事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第1、1-4天和第1-7天,试验组日均血钠值分别为133.30±4.08mmol/L136.01±4.61mmol/L137.61±4.77mmol/L,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128.24±3.87mmol/L129.10±3.54mmol/L和129.95±4.83mmol/L,P<0.001.试验组尿量增加和体重下降优于安慰剂组(P<0.001).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常见口渴(11.4%)和血钠升高(5.7%).结论托伐坦可有效纠正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增加尿量,改善液体平衡,总体耐受性良好,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关键词托伐坦;低钠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图分类号R5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48-01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将 人性化护理在外手术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及作用进行分析讨论 。方法:抽取 2017- 3月至 2017-10 在本院进行 外治疗的患者 56例, 按照随机的分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 28 例, 观察组采取 人性化护理方式,而对照组则采取 一般护理方式 ,记录两组护理工作的疗效并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 通过人性化护理治疗后,其 康复情况明显高于 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O5)。将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馈的满意度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O5)。 结论:对外手术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治疗效果较常规护理干预更好, 患者的满意度普遍更高,能显著地加快患者的恢复进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普外科手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为胸外科手术患者院感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将其分为参照组(感染)与试验组(未感染),各50例。总结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年龄、住院时间对感染情况的影响以及试验组患者具体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参照组胸外科手术患者患者住院时间>2周、手术时间>3 h、年龄>60岁情况下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50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手术、住院时间长以及高龄均为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需作为院感预防的重点人群,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

  • 标签: 普胸外科 感染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普外科手术且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手术患者56例,分析总结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术后4例(7.1%)发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普外科手术且合并糖尿病者,应严格控制围术期血糖水平,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并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地减少手术时间,可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糖尿病 普外科 手术患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应用于外急腹症患者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04例,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92%(1/52)与对照组15.38%(8/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急腹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巴胺联合硝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梗后左心衰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联合硝钠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治疗有效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钠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心梗后左心衰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使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钠 心梗后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益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遵循随机、自愿原则将 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 30例。患者均给予益赛治疗,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在内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6.7%,对照组的为 73.3%,比较可见,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通过统计学分析有意义( P< 0.05)。结论:对采用益赛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保障用药疗效,对控制病情与促进康复意义重大。

  • 标签: 益赛普 类风湿关节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贝那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到我科就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贝那利组(A组)、氨氯地平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贝那利组(A组)18例患者,氨氯地平组(B组)18例患者,联合用药组(C组19例患者。贝那利组单纯给予贝那利治疗,氨氯地平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贝那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贝那利组(A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例数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氨氯地平组(B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例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联合用药组(C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例数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贝那利组与氨氯地平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贝那利或氨氯地平,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 标签: 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甲亢患者中挑选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2组,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50例。对照组仅接受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则接受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FT3指标(17.12±1.31pg/ml)、FT4指标(55.75±0.50pg/ml)、TSH指标(4.18±0.68mol/L)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T3指标(6.63±0.13pg/ml)、FT4指标(21.23±0.25pg/ml)、TSH指标(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应用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普萘洛尔 甲巯咪唑 甲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赖诺利氢氯塞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为对象,入院1~2天后,给予所有患者赖诺利氢氯塞嗪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尿酸(UA)、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以及降压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未发现不良反应,且治疗后血尿酸含量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²=14.5387,P>0.05)。结论赖诺利氢氯塞嗪用于降压治疗,可升高血尿酸水平,但影响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赖诺普利氢氯塞嗪 原发性高血压 血尿酸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唑仑在治疗阻生牙拔除中所致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51例均为门诊阻生牙拔牙时出现焦虑状态的患者,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予以阿唑仑术前2小时口服,选取条件相似的患者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心理干预,评价拔牙前后焦虑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拔牙后焦虑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疼痛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唑仑缓解拔牙术所致焦虑状态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阿普唑仑 拔牙术 牙科焦虑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天麻素与阿唑仑结合应用对神经衰弱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54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联合组各27例。参照组给予阿唑仑治疗,联合组应用阿唑仑和天麻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联合组与参照组相比,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更短,睡眠质量更好(P<0.05)。 结论:应用阿唑仑联合天麻素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阿普唑仑 天麻素 神经衰弱 睡眠质量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神经衰弱的有效治疗方法,研究对其实施阿唑仑、天麻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将以对照实验的形式实施,选取68例神经衰弱患者参与实验,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入组患者伴有失眠、紧张性头痛等临床症状,并在入组后将其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单一组、联合组,其中单一组内需实施阿唑仑治疗,联合组则需将阿唑仑与天麻素联合应用,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天麻素与阿唑仑的联合治疗,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显著改善,同时其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相比单一组更优,(P<0.05)。结论: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中加强对阿唑仑与天麻素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衰弱 阿普唑仑 天麻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益赛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1年间入院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00名,按照入选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人,对照组利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手段基础上加入益赛,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时加入益赛能够取得显著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益赛普 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护理职业风险预防管理工作是主要指管理者对其护理业务工作领域中已经存在了的实际或潜在着的重大风险事件成因及相应预防应对方法等的客观识别、评价,并在实践中寻求有效处置及对策方案和实施科学有效管理。在实际护理职业工作实践中,风险被充乐用在其工作活动的几乎方方面面,尤其特别是门诊普外科,因为这里病人数多、病种多急症多、变化更快,存在矛盾的矛盾风险又更大,更容易造成发生各类护理医患纠纷。因此,我科领导班子决定认真吸取总结过去的种种失败经验教训后重新开始大力实施护理和风险监控管理,并先后取得出了其他一些重要成绩。

  • 标签: 临床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阿替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38名)与治疗组(42名)。常规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行阿替酶静脉溶栓。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常规组中19名显效(50.0%),12名有效(31.6%),7名无效(18.4%);治疗组中26名显效(61.9%),14名有效(33.3%),2名无效(4.8%)。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5.2%(40/42)显著高于常规组81.6%(31/3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注射 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