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的100例(200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50例(100眼)每组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病患进行综合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比观察组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治疗比常规药物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病患治疗效果更好,值得继续推广至临床。

  • 标签: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症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以往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区分护理方式,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状况如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并比较。结果对比ADL、MMSE评分,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SSRS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可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痴呆患者中,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认知功能 老年 痴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通气模式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信封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通气模式的呼吸比为21,对照组实施通气模式的呼吸比为12,对比2组腹腔镜手术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PaO2水平、CL、Ppeak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为患者实施反比通气,可以促进其肺顺应性的增加,对炎症因子释放进行控制。

  • 标签: 腹腔镜 通气模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过磁共振成像检查的50例乳腺癌患者,对她们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她们的检查结果和成像特点。结果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发生黏液腺癌的有10例患者,发生浸润性小叶癌的有10例患者,发生浸润性导管癌的有30例患者,发生病灶转移的患者,病灶的边缘形状不规则,且模糊不清,形状类似于圆形,呈现毛刺或分叶的状态,对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会产生斑片状环形增强的现象。讨论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病灶数目、大小及转移情况的判断依据,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功能 磁共振成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综合护理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进行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统计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效果,建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手术 综合护理 心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骨折凝血功能等常规实验检测的改变及其价值。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外伤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合格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外伤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测数据。结果经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后发现,观察组外伤骨折患者检测指标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较正常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研究显示,外伤骨折患者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的改变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机体障碍,严重时可伴发血栓形成。

  • 标签: 外伤骨折 凝血功能 血常规 肝肾功能 机体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绳带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步行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联合绳带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分级、步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分级、步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步行能力0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步行能力≥3级率、步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联合绳带疗法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同时还能改善其步态异常,进而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预后效果。

  • 标签: 绳带疗法 脑卒中 恢复期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ug-Meyer以及Barther指数,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ug-Meyer以及Barther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Fug-Meyer以及Barther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卒中偏瘫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H孕妇胎儿的超声心脏功能指标检测的结果,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PIH孕妇30例为实验组,另以同期接诊的健康孕妇5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都施以胎儿心脏功能检测,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TVE、MVE、TVA、MVA以及MVE/MVA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PIH孕妇,胎儿的心脏收缩以及舒张功能都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并且,孕妇发病的时间越早,胎儿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就越重。通过采用多普勒成像技术以及脉冲多普勒技术能够对胎儿的心脏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建议采纳。

  • 标签: 胎儿心脏功能 PIH孕妇 超声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功能锻炼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路径式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和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7%,依从性为78.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分别为96.7%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康复护理过程中采用路径式功能锻炼,既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路径式功能锻炼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治疗组治疗后LSIA、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为(85.3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7.63)分,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为(72.27±8.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9±8.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治疗可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中风 偏瘫,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3月到9月对14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72例,常规利尿剂,RAAS抑制剂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并口服芪苈强心胶囊一疗程,对照组常规治疗并口服淀粉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治疗后的利钠肽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芪苈强心胶囊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芪苈强心胶囊 心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 简介: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日益增多.在消化科门诊患者中近40%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GIDs)患者中约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FGIDs中常见疾病.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焦虑或抑郁状态等均与IBS有高度相关性.调研也显示,普通人群和FD患者中的抑郁或焦虑发生率分别占9.1%和54.2%,心理因素是FD的独立危险因子.神经胃肠病学的发展为FGIDs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有关心理因素对FGIDs患者的影响、心理障碍和胃肠动力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及如何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的研究.

  • 标签: 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方法于2017年08月--2018年08月,对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92例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46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开展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而且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手术后 肢体功能恢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自行锻炼治疗,观察组在自行锻炼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治疗。30天后分析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变化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方配合自行锻炼能够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障碍 补中益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一共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日-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实施中医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将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评分(80.21±1.25)分以及满意度评分(91.45±2.01)分、语言评分(92.11±1.4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肢体评分(70.28±1.16)分以及满意度评分(72.45±2.01)分、语言评分(79.28±2.01)分(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影响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一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分析其发病率较高,可引发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递增等现象,若不及时进行疾病诊疗,将会逐渐发展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喜爱你想磨刀之系统功能异常,为此,本文对该类疾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 标签: 研究 进展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7-2014.7,于我院确诊为慢性心衰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护理,观察对比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LEVF、6MWT、SF-36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数值低于对照组,LEVF、6MWT、SF-36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慢性心衰者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改善中,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31例,其中观察组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参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76.4±6.7)次/min、(50.4±7.1)%、(451.3±35.4)m,参照组为(88.5±7.5)次/min、(35.4±5.1)%、(350.7±31.4)m。观察组患者经过为期1个月后的护理,其有效28例、好转2例、无效1例;参照组有效23例,好转1例,无效7例,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指标,改善心脏射血分数,提升6分钟步行距离,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指标 运动康复护理模式 心率指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多器官衰竭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ICU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中医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则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病死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中医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并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加强护理病 多器官衰竭 中医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