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BNP、Hcy、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取2017.05.01日至2017.10.01日在本院确诊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都接受血液项目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BNP(47.21±7.56p/ng·L-1)、Hcy(39.56±4.54c/μmol·L-1)、hs-CRP(62.56±23.81p/mg·L-1)、FT3(3.12±0.68p/ng·L-1)、FT4(15.13±2.05p/ng·L-1)都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值<0.05)。结论血清BNP、Hcy、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预测指标。

  • 标签: BNP Hcy hs-CRP 甲状腺激素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β2防御素(HBD-2)与血清白介素-1(IL-1)在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中的预测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30例产妇归为A组,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30例归为B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三组的HBD-2与IL-1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组的HBD-2与IL-1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B组与对照组的HBD-2与IL-1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产妇而言,其体内的HBD-2与IL-1水平随着绒毛膜羊膜炎的出现而不断上升,这两种因子对绒毛膜羊膜炎可起到准确的预测及诊断作用。

  • 标签: 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 &beta 2防御素 血清白介素-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总分10分的A2DS2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连续入组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AIS汉族患者,收集入组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检验结果,计算A2DS2评分,统计住院期间SAP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确定A2DS2预测SAP发生的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确定与发生SA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入组AIS患者SAP发生率为18.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2DS2评分(OR1.59,95%CI1.42~1.68,P<0.05)是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2DS2评分预测SAP最佳截断点为4.5分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和0.844;结论A2DS2评分是一个预测AIS住院患者SAP发生的有效风险评分工具。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相关肺炎 A2DS2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老年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上的预测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为其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术后观察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效果。结果术前心电图检查的异常率为65%(26/40),术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14%(1/14),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950>0.05)。结论对于老年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较难准确预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使用超声等更加先进的影像学技术来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

  • 标签: 术前 常规心电图 老年择期非心脏手术 心血管并发症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ICU选择各班次患者护理工作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结果通过以不同护理人力需求配置方法作为分组变量,预测护患比为检验变量,采用多个相关样本比较的FriedmanM检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预测的护患比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ICNSS预测护患比最高。结论3种人力资源配置方法预测的护理人力需求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修订版ICNSS的信度、效度较好。

  • 标签: 心脏外科 ICU 护理 人力资源 适用性
  • 简介:病例:例1,男,32岁,发热、劳累后3d出现胸痛。心电图示Ⅱ、Ⅲ、aVF、V2-6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肌钙蛋白I显著升高(4.37μg/L),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43.20mg/L),心超显示正常。患者于发病后第8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LCA)慢血流,注射硝酸甘油后恢复正常,左心室心尖部收缩活动减弱。

  • 标签: 成人 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201Tl-SPECT显像 潘生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二甲双胍治疗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利拉鲁肽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BMI、血糖相关指标对比。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BMI、FBG、PBG、ISI、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良反应少,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身脑动脉脉动指数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30例、再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将四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组、b组、c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聚体水平(P<0.05)。结论D-二聚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 标签: D-二聚体 糖化血红蛋白 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 预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检查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未发生迟发性脑缺血,观察组42例,发生迟发性脑缺血,比较两组WBC计数、CRP与血沉,并通过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WBC计数、CRP、血沉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WBC计数、CRP与血沉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与轻度功能障碍率分别为8.70%、13.0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9.35%、45.65%,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5.65%,高于对照组10.87%,p<0.05;观察组GOS评分与WBC计数、CRP、血沉均呈负相关(rWBC=-0.845,rCRP=-0.827,r血沉=-0.674,p均<0.05)。结论WBC计数、CRP与血沉可作为临床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有效指标;对于WBC计数、CRP与血沉上升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加强巡视力度,及时给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炎症指标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