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使用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和复方丹参注射随机开放治疗急性脑梗死。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76%,总有效率92%;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64%,总有效率72%。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 标签: 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死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氯氮平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拮抗环受体外尚有明显中枢和外周抗肾上腺素、抗胆碱,阻断5-H1、5-H2受体作用,具有强大镇静催眠作用。它是一种广谱抗精神病药物,适用范围广,对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青春型兴奋等阳性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但该药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11.2%。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治疗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氯氮平 白细胞减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参附注射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相关x蛋白(Bax)、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防治神经细胞的凋亡提供依据。方法:9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治疗组,各30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运用免疫组化观察复苏后神经细胞中NF—κB、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在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参附治疗组复苏后各时相点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1),而Bax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阳性表达率在复苏后24h达到高峰,参附治疗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各时相点参附治疗组Bax表达与复苏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肺复苏后的不同时段神经细胞确实有凋亡发生,参附治疗组各时相点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复苏模型组(P〈0.05);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凋亡现象发生(P〈0.01)。超微结构显示参附治疗组神经细胞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假手术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参附注射可降低NF-κB活性,上调Bcl-2蛋白表达,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对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细胞凋亡 神经细胞 参附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1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感染、对症治疗等,同时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PEF明显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治疗 喘可治注射液
  • 简介:<正>治疗组37例,以葛根素葡萄糖注射4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天。对照组35例口服西比灵胶囊,65岁以下者每晚10mg,65岁以上者每晚5mg,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4.49%,对照组分别5、7、11例和65.71%,P<0.05。脑彩超显示,治疗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临床观察 左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西比灵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按照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第五版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标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病人心绞痛症状变化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对心电图也有一定改善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在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总结无乳头溢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papilloma,I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130个病灶)无乳头溢症状的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共130个病灶,年龄段主要分布于30~50岁,病灶长径≤10mm113个(86.92%),病灶位置距离乳头≤20mm84个(64.42%);病理诊断IP合并腺病57个,IP合并纤维囊性腺病43个,IP合并纤维腺瘤48个,IP伴导管上皮增生14个,IP伴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个。随访3~36个月,复发5例,其中4例为IP,1例为导管原位癌。结论无乳头溢的IP多无典型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可有不典型阳性发现,术前诊断符合率低,可积极手术活检。多发性及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IP患者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应密切随访。

  • 标签: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溢液 超声检查
  • 简介:<正>118例病人分为抗生素液囊袋预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其它手本操作方法完全相同。起搏导线全部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植入,起搏器囊袋位于左或右前上胸部皮下。术后第1、3、5d分别更换敷料1次,第10d拆线出院。术后3个月、1年、3年、5年、7

  • 标签: 起搏器囊袋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预防组 起搏导线 操作方法 前上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常规用双氢克尿噻、卡托普利、地高辛等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参麦注射(石家庄产,含红参、麦冬提取物)40ml+异舒吉20mg+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天,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心功提高2级以上)16例,有效(心功提高1

  • 标签: 异舒吉 参麦注射液 心功 双氢克尿噻 提取物 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椎动脉血流速度(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为(3.1±1.3)d,对照组为(4.5±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能加快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迅速恢复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血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治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采用双盲双模拟法,选择FD病人30例为治疗组,予理气复胃口服(四川正大药物研究所提供)加莫沙比利模拟片治疗:30例为对照组,予莫沙必利片加理气复胃口服模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96%(P〉0.05);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理气复胃口服液 治疗组 Ⅱ期临床试验 药物研究所 模拟法
  • 简介:目的探讨参附注射对AN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er大鼠21只,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ANP组及参附治疗组(SF组),检测各组血浆MDA、MPO、SOD、TNF—α及小肠组织MDA、NO、MPO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肠组织NF—κB、ICAM-1及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ANP组血浆MPO、MDA、SOD、TNF—α量分别为(390.22±24.58)U/L、(41.79±5.68)nmol/L、(108.74±12.98)U/ml和(5.54±0.31)fmol/ml;肠组织MPO、MDA、NO含量分别为(270.96±31.86)U/g湿片、(7.61±2.02)nmol/gport和(51.21±46.98)μmol/gprot;NF—κB、ICAM-1及iNOS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分别为85.68±7.79、0.218±0.035和0.098±0.016。SF组相对应值分别为(279.68±50.19)U/L、(31.07±3.92)nmol/L、(123.45±7.94)U/L和(4.82±0.24)fmol/L;(214.46±19.64)U/g湿片、(2.88±1.48)nmol/gport和(20.27±7.92)μmol/gport;19.87±7.88、0.124±0.018和0.069±0.024。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参附注射对ANP大鼠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减少TNF—α、ICAM-1及iNOS的生成,从而改善肠道微循环,减轻肠组织炎症反应和减少氧自由基所致。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过氧化物酶 参附注射液 肠黏膜屏障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血尿酸、肾功能、肾形态、肾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尿酸性肾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2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肾形态和肾主动脉(MRA)、肾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UA、Scr、BUN、β2-M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RA、SRA、IRA中段的Vsmax、Vdmin明显提高、R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Vsmax、Vdmin显著高于对照组、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使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尿酸性肾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肾血流状态,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尿酸性肾病 治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肾脏功能 肾血流 血尿酸
  • 简介:目的体外模拟机体缺血环境,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旁分泌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为MSCs移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的MSCs,换以无血清培养同时缺氧处理不同时间,然后收集MSCs的条件培养,以此条件培养作为刺激因子孵育SD大鼠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用MTT和3H-脯氨酸掺入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结果用MSCs条件培养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掺入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氧6h组的3H-脯氨酸掺入高于对照组约100%,提示MSCs条件培养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增加;MTT结果无显著差异,提示:MSCs条件培养没有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缺氧和无血清条件培养能够通过旁分泌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自身合成胶原能力的增强,提示移植到缺血心肌缺血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从而参与损伤心肌的修复.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脏成纤维细胞 胶原 旁分泌
  • 简介: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以及丹红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长春西汀 丹红注射液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感染程度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的水平,评价CD64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别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创立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CPSI)分为细菌感染组CPSI高分组和CPSI低分组、非细菌感染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前列腺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前列腺常规镜检(EPS-RT)。结果重症组(高分组)CD64表达量为(4857.25±278.45)分子数/细胞,明显高于轻症组(4124.59±19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分组)(P〈0.05),轻症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CD64表达与部分白细胞呈正相关,但整体不相关,据受试者数据绘制ROC曲线,当CD64为2135.2分子数/细胞,敏感性为92.9%,特异度为91.7%。结论定量检测前列腺中CD64可作为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敏感指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CD64 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 细菌感染
  • 简介:目的比较葡萄糖与极化对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不同作用。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PCI术前2~4h给予10%葡萄糖溶液500ml,对照组则给予极化(10%葡萄糖溶液500m1+10%氯化钾溶液10ml+胰岛素12U)。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次日检测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I术前快速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9±3.6)w(5.3±3.7)mmol/L,P〈0.001];试验组PCI术后快速血糖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8.8±4.2)VS(5.1±3.9)mmol/L,P〈0.001]。试验组患者PCI术前快速血糖水平无1例≤5.0mmol/L,而对照组患者有7例(14.0%)出现快速血糖水平≤5.0mmol/L。两组患者PCI术后CK—MB和cTnI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CK—MB和cTnI升高幅度更显著,对照组CK—MB和cTnI升高1~3倍者及〉3倍者的比例更高(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应用葡萄糖较极化可显著减少PCI术后心肌损伤。

  • 标签: 葡萄糖 极化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更为可靠、纯净度高的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将犬骨髓抽取分别以1.068g/ml及1.073g/ml分离进行密度梯度离心,采用贴壁培养法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以LG-DMEM加15%FBS培养;应用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多向诱导分化等方法进行细胞鉴定.结果采用1.068g/ml分离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单核细胞,接种细胞生长良好,孵育24h即可见细胞贴壁生长,平均倍增周期为1d,细胞呈纺锤状,螺旋梳状排列.连续培育8代以上,未见细胞形态、增殖特性改变.MSCs表面标志SH2阳性,CD45阴性,可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结论采用1.068g/ml分离能够较好地进行犬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与扩增,分离得到的细胞具备MSCs的特性.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骨髓 分离纯化 体外培养
  • 简介:目的通过引入微量氯化钴作为稳定剂,建立一种更加简便有效提取HIF-1α蛋白的方法。方法取8只体重在22±2克之间雄性8周龄的C57BL/6小鼠,对其左侧下肢行股动脉段离断术制成下肢缺血模型,并分别以右侧下肢为对照;术后1天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检测下肢血流灌注;术后3天取小鼠双侧股四头肌,分别用微量氯化钴法和普通SDS裂解裂解法来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Blot对HIF-1α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8只小鼠手术均成功;术后1天激光多普勒检测结果显示,小鼠缺血下肢血流灌注/健侧肢血流灌注为15.4±4.8%,下肢缺血手术成功;WesternBlot显示,使用普通SDS裂解法,缺血组HIF-1α条带较浅淡,而使用微量氯化钴法,可以清楚地观察到HIF-1α蛋白水平升高。结论微量氯化钴法能够有效稳定HIF-1α蛋白,其提取物用于后续蛋白水平实验显著优于普通的SDS裂解法。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为共同第一作者氯化钴 下肢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