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1~42)、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中Aβ1~42、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浓度的变化,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观察脑脊液中这3种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所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脑脊液Aβ1~4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0),tau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和血管性痴呆组(P=0.030),磷酸化tau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4)。脑脊液Aβ1~42、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敏感度为60.00%~96.70%,特异度可达70.00%~90.00%。Aβ1~42、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度可达86.57%,特异度为90.00%。结论脑脊液Aβ1~42、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浓度的变化,不仅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亦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脑脊髓液 淀粉样 Β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判断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压迫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单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测量三叉神经根入/出脑干区(REZ)的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病人病侧FA平均值为0.34±0.07,明显低于健侧FA平均值(0.5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压迫程度分组,重度压迫组病侧和健侧FA平均值为0.30±0.04、0.49±0.07,轻度压迫组病侧和健侧FA平均值为0.37±0.07、0.51±0.08,重度压迫组的病侧FA平均值较轻度压迫组病侧低(P=0.001),但是两组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结论FA值可以客观定量反映神经微结构的变化,与三叉神经痛的神经血管压迫程度有关,对判断手术指征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神经血管压迫 REZ区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disease,AD)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及病房的252例痴呆患者(VaD组127例,AD组125例),和正常对照组159例进行一组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神经心理量表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uldobjectmemory,FOM)、言语流畅性测验(rapidverbalretrieve,RVR)、数字广度测验(digitspan,DS)和积木测验(blockdesign,BD)。分析这两种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结果两种类型的轻、中、重度痴呆患者神经心理检查有统计学差异(P〈0.01)。轻度痴呆患者MMSE、BVB评分在Vau、AD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重度痴呆患者,神经心理评分在VaD、A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有助于VaD、AD的严重程度分级,RVR测验可辅助鉴别诊断轻度VaD和AD。

  • 标签: 神经心理学测验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用于颈动脉闭塞患者已经有数十年历史,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对于近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CEA能够有效地预防卒中,临床试验资料提示,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CEA对有症状患者的卒中预防作用更加显著。然而,如果CEA治疗与单独内科治疗相比,颈动脉狭窄≥60%但其他方面健康的人群将来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很低,包括致残性脑梗死。最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颈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随着技术地不断提高,操作风险已明显降低,正在逐渐接近所报道的CEA风险。CEA相对于CAS的益处和作用持续时间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 标签: 预防作用 动脉 支架 随机对照试验 操作风险 CEA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办、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拟定于2009年5月14-17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会议中心召开。王忠诚院士任大会名誉主席,只达石教授任大会主席。欢迎广大医师踊跃投稿并报名参会。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 全国代表大会征文 分会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学组、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广东省三九脑科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拟定于2008年11月15-18日在广西壮族自

  • 标签: 全国功能 功能神经外科 学术会议征文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5-04-04-102(国)"全国脊髓脊柱外科新进展高级学习班"拟于2015年10月18~21日在北京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脊髓脊柱领域知名专家王振宇教授、刘忠军教授、王超教授、孙宇教授等共同领衔授课。授课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手术演示互动等全面介绍复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综合症、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脊髓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脊髓肿瘤 脊柱外科 学习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脊髓栓系综合症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6年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神经病学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帕金森病、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迟发性运动障碍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现将会议征文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运动障碍疾病 学术研讨会 帕金森病 征文通知 《中华神经科杂志》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简介:三维CT动脉血管造影(3D-CTA)技术是采用新型三维重建技术配合连续静脉注射对比剂,以显示动脉血管性病变的检查手段,近年来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7月应用3D-CTA技术对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诊断性检查,并将其影像结果作为手术依据,施行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三维CT动脉血管造影技术 颅内动脉瘤 肿瘤破裂 急性期 3D-CTA
  • 简介:目的:研究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对其实施床边责任制护理。观察心血管内科患者对治疗相关信息的了解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考评成绩与本院平均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考评成绩更优(P〈0.05),护理后PSQI总分显著降低(P〈0.05),且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相关信息认知度高。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床边责任制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及睡眠质量,并促进患者治疗相关信息认知度的提高。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床边责任制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HHcy是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拟明确脑小血管病(smallvesseldisease,SVD)患者外周血Hcy水平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连续入组缺血性卒中后门诊随访的非痴呆SVD患者,登记人口社会学、血管危险因素等资料,进行全面认知评估。入组1周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Hcy,根据血浆Hcy水平将SVD患者分为HHcy组(Hcy>15μmmol/L)和正常Hcy(normalHcy,NHcy)组(Hcy≤15μmmol/L)。2周内行多模式头颅MRI检查。对2组患者的认知评分及影像特点进行比较,并与Hcy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研究共纳入81例SVD患者,平均年龄(64.3±7.4)岁;男性65例,占80.2%;轻度认知障碍50例,占61.7%。②HHcy组30例(37.0%),NHcy组51例(63.0%)。HHcy组吸烟比例高于NHcy组。③HHcy组执行功能中交替连线测验B(trailmakingtestB,TMT-B)耗时数高于NHcy组(P=0.016),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igitalsymbolsubstitutiontest,DSST)(P=0.013)、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spantest,DS)顺背(P=0.029)得分低于NHcy组。④HHcy组较NHcy组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病变(63.3%vs39.2%,P=0.018)、深部白质病变(60.0%vs37.3%,P=0.036)和多发微出血(36.7%vs17.3%,P=0.047)的比例更高,且Hcy水平与脑室旁白质病变评分显著相关(r=0.227,P=0.041)。⑤经脑室旁白质病变评分校正后,Hcy水平与TMT-B耗时数(r=0.278,P=0.013)正相关,与DSST(r=-0.354,P=0.004)和DS顺背(r=-0.366,P=0.001)得分负相关。结论SVD患者外周血Hcy水平与执行注意以及脑室旁白质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外周血Hcy水平可能是SVD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认知功能 神经影像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3D-CTA)在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3D-CTA辅助的脑深部肿瘤显微手术病例,评估术前肿瘤的3D重建效果及术后疗效。结果所有肿瘤的术前3D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病灶部位、大小、轮廓以及邻近血管、骨质,并与术中实际观察一致。27例病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症状改善或不变25例,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随访优良22例。结论3D-CTA能够准确提供肿瘤与邻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影像,并能够任意调整、测量及模拟手术入路,对于脑深部肿瘤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规避术中风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 标签: 3D-CTA 脑深部肿瘤 显微手术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意识模糊、语言障碍2d”于2010年9月14日在HarborView医疗中心(HarborViewMedicalCenter,Seattle,WashingtonUS)就诊。患者于2d前突然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不能命名,复述较差,伴意识模糊,无其他伴随症状。就诊时血压127/80mmHg,查体表现为时间、地点定向力差,计算能力减低,不能命名,复述较差,但可以读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 简介:大脑后动脉(posteriorcerebralartery,PCA)动脉瘤较少见,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1]。半数以上的PCA动脉瘤为大型、巨大型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大型动脉瘤常伴瘤内血栓形成,但瘤腔内完全血栓者少见,完全血栓化的动脉瘤再通的报道更少见^[2]。瘤颈再通是完全血栓化动脉瘤的一种转归,提示完全血栓化并非这类动脉瘤的最后状态,如不处理仍存在出血的风险。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动脉血栓性 大脑后动脉 血管内栓塞治疗 CEREBRAL 大型动脉瘤
  • 简介: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肿瘤,占成年人颅内肿瘤的30%~50%,而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往往是患者肿瘤复发、治疗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脑胶质瘤的生长和侵袭性与肿瘤间质新生血管的大量形成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降解在间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在分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类中最具重要作用的一类.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形成 细胞外基质 中枢神经系统 新生血管 侵袭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