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体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将前来我血站献血者中选取70例体重并且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献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献血者以及对照组献血者,每组均有献血者数为35例,对照组献血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献血者给予综合的护理方法。比较实验组献血者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以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献血者,实验组献血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献血者,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者应该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改善献血者的临床效果,提高了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体重 献血者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婴幼儿急性肠炎并发血钙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急性肠炎并发血钙患儿,并将所入选的患儿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浓度为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存在并发症患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并发症患儿现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从治疗效果方面对比,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68%,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急性肠炎并发血钙的治疗,应进行对症治疗,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方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婴幼儿急性肠炎 低血钙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体重儿出院后母乳喂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产科出生,24小时内转到NICU治疗的早产体重儿110例,对其母亲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生42天早产体重儿纯母乳喂养30例占27.3%,混合喂养48例占43.6%,人工喂养32例占29%。影响因素为NICU管理模式、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奶技巧不掌握、母亲缺乏喂奶自信心、母婴分离、母亲对婴儿本能认识不足。

  • 标签: NICU 早产低体重儿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周期性负荷运动对预防老年跌倒的影响。方法招募60例来我院疗养的老年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帕维尔康复训练组自由活动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自由活动,无运动相关特殊要求;干预组接收帕维尔康复运动处方,观察周期均为3个月。将两组治疗前、干预前后、干预3个月后的步行速度、平衡功能以及握力3个指标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结果干预组在进行帕维尔康复训练3个月后步行速度和握力提高、平衡能力改善(P<0.05)。对照组3个月后的步行速度、平衡功能及握力变化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周期性负荷运动可以改善老年老年人运动与平衡能力,对老年人跌倒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为老年人运动负荷的合理制定提供新依据。

  • 标签: 周期性低负荷运动 老年人 跌倒 运动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共收治受血者和供血者3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的试管法进行检验,观察组运用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检验,对比两组的阳性率、灵敏度和平均耗时时间等指标,并对比两组红细胞凝集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10%,显微镜下可观察出11个特异性细胞凝集,平均耗时时间为4.4min,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4.74%,显微镜下可观察出6个特异性细胞凝集,平均耗时时间为14.5min,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临床输血检验具有阳性检出率高、平均耗时时间短、能够有效保障输血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盐水法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凡是孕期不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或身长不足45厘米,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的婴儿,称早产体重婴儿(简称早儿)。早产体重婴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护理难度大,常规的护理方法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需求。在工作中,我们采取询证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早儿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早产体重儿的成活率。

  • 标签: 早低儿 护理措施 成活率
  • 简介:11例患者腰穿脑脊液(CSF)压力均<,本组11例均具有此特征性头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 标签: 临床分析 低颅 例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渗性脑病的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确诊的13例肺结核并发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痨药物引起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是发生渗性脑病的诱因。结论诊断明确后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肺结核 低渗性脑病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中枢性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CCHS)的临床和基因特征,提高对新生儿期发病的CCHS的认识。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9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CCHS患儿,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基因检测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收治5例CCHS患儿,男2例,女3例,均为足月剖宫产,轻度窒息3例。患儿均有呼吸表浅、肤色发绀、反应差、肌张力低下等CCHS典型表现,均需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改无创通气均失败2次以上。1例合并巨结肠,2例胃肠动力不足,3例有抽搐表现。5例患儿均在放弃治疗后死亡。基因检测结果均为PHOX2B基因突变,4例突变类型为多聚丙氨酸重复扩展突变,包括20/26型2例,20/27型1例,20/30型1例;1例为非多聚丙氨酸重复扩展突变,PHOX2B基因3号外显子移码突变(c.836_843del),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结论CCHS在新生儿期发病以呼吸机依赖为主要表现,常合并巨结肠、胃肠动力不足,部分有神经系统表现,病死率高,多为PHOX2B基因突变,对怀疑CCHS的新生儿应尽早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

  • 标签: 低通气综合征,先天性,中枢性 基因 突变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危孕产妇应用无创分娩法接生的临床价值,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接收的3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无创接生技术,即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接生方法,即保护会阴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母婴不良结局、产后会阴伤口疼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和I度裂伤率高于对照组,Ⅱ度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程过程中疼痛状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接生技术可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助产士对接生过程的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对母婴的损害,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更加符合人性化自然分娩的理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低危孕产妇 无创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除缺铁引起小细胞色素性贫血外,慢性感染、血红蛋白病、铅中毒、铜缺乏、运铁蛋白缺乏导致的贫血,以及维生素B6反应性和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均可呈色素贫血表现,这些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即所谓抗铁性色素性贫血。

  • 标签: 抗铁性低色素性贫血 铁剂治疗无效 治疗方法
  • 简介: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生育水平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21世纪的人口战略。从当今的情况看,稳定生育水平的关键在农村。中国农村不但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而且也是目前计划生育工作最难开展的地区。中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难以开展,最现实的问题则是农村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农民们的养老问题无法解决。本文从如何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分流”战略、财政支持战略、宣传战略、扶贫战略、城乡社保机制接轨战略等多种措施,并提出了各种战略配合实施,以长期的、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健全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新思路。

  • 标签: 计划生育 农村地区 社会保障 建设战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在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疾病的发生原因也不仅仅是后天所形成,有部分疾病与出生时或处于母亲体内时就存在一定的几率。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有研究人员提出,出生体重儿与高血压是否存在关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出生体重儿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并详细描述其研究的进展。

  • 标签: 低出生体重儿 高血压 研究进展
  • 简介: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原因,死亡率和患病率远远高于足月产儿。早产体重儿(pretermlowbirthweight,PLBW)是指妊娠时间〈37周,出生体重〈2.5kg的新生儿,PLBW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正常新生儿高,属于高危儿,而且器官发育尚不成熟的PLBW往往会出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目前普遍认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各种生物学和遗传因素是产生PB/PLBW的最常见致病原因。

  • 标签: 妊娠 牙周炎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外伤的MRI表现特点,探讨MRI检查对急性脊柱外伤及脊髓损伤的诊断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至2011年108例急性脊柱外伤患者行磁共振扫描,根据MRI检查所见,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脊椎骨骨折95例,脊椎挫伤108例;脊髓水肿82例和脊柱脱位35例,脊髓出血或断裂10例;椎旁软组织及韧带损伤43例。结论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非常准确,可以直观显示脊柱外伤后椎管内部及周围情况,特别是脊髓的损伤情况,是外伤性脊髓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更是脊髓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脊髓 磁共振 STIR 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