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凝血检验过程中真空采血管、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产生的影响。方法是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T、APTT、TT、FIB凝血四项检验,对患者检验结果及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将标本分别放置在冰箱及室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并记录结果。结果显示,国产A管的相关水平与BD管比较差异不明显,而国产B管的TT水平相较BD管有明显差异,且随着标放置时间逐渐延长,其检测水平也会发生一定的偏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的结论是,凝血检验结果与真空采血管的质量和标本的存放时间均有一定的联系,检验人员应当尽可能合理的选取凝血真空采血管,尽量采用冷藏方式并且在采血完毕后两个小时内及早完成检验过程,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应用在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耳蜗温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的40例脑外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20例,采用单纯冰帽降温)、观察组(纳入20例,采用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评价组间耳蜗温度。结果:降温前,组间耳蜗温度无差异,P>0.05;观察组降温1h、2h、4h、8h、9h时的耳蜗温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能够尽快降低耳蜗温度,维持核心体温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体温干预 头颈部降温 脑外伤 耳蜗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洗液不同温度设置在外耳道冲洗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6月在我院接受外耳道冲洗治疗患者120例,按照冲洗液不同温度,随机将病人分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满意度(53.33%),实验3组护理满意度(86.67%、96.66%、83.33%)很优异,实验2组较1组、3组更优异,对比差异均有意义(P<0.05),而实验1组和实验3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外耳道冲洗治疗,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5℃~37℃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和满意。同时减少外耳道冲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一次冲洗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排气时间、恢复时间影响。方法:样本均选自我院收录的胆囊结石患者,共计收录60例,均收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样本入组后行规范性分组,并给予不同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分别为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组间手术效果及排气时间、恢复时间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胆结石患者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更优,能够改善排气时间、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排气饮与吴茱萸热熨的联合疗法对改善微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结直肠癌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86例,研究时段为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43:43,予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予观察组中药排气饮配合吴茱萸热熨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较优(P<0.05)。结论 微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吴茱萸热熨与排气饮的中医联合治疗方案,自身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免疫功能得以显著提升,疗效确切。

  • 标签: 结直肠癌 中药排气饮 吴茱萸热熨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对术后舒适度及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接受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舒适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卵巢囊肿 腹腔镜 术后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功率胆道内射频消融后离体猪肝局部胆汁温度变化及胆道损伤情况。方法选取10个新鲜离体猪肝(胆囊及胆总管中上段完整保留),于DSA下将收集的人胆汁注入猪胆道系统,并注入少量对比剂,然后将HabibTMEndoHPB射频消融导管经胆总管引入肝门区胆管内并用缝线将胆总管与消融导管绑紧。10个猪肝消融参数分别为5W(120s)、6W(120s)、7W(120s)、8W(120s)、9W(120s)、10W(120s)、11W(120s)、12W(120s)、13W(120s)、14W(120s)。透视下分别于远端消融电极、距远端消融电极1、2cm处插入测温针进行测温。消融后取消融区胆管及毗邻组织送病理检查评价损伤程度。结果10个人胆汁充盈离体猪肝胆道系统消融模型均成功建立,且成功导入射频消融导管进行消融。测温显示消融区温度随功率增加而升高、最高达90.3℃;距远端消融电极1、2cm处温度上升不明显,为28.4~40.2℃。病理检查显示消融区胆管出现全层凝固性坏死,距消融区1、2cm处胆管及毗邻肝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胆道内消融可使邻近胆道内胆汁温度有所升高,但对毗邻非消融区胆管内皮无明显损伤,提示胆汁热传导作用对毗邻非消融区胆管及肝组织影响较小。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猪肝 胆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行持续膀胱冲洗患者,改变冲洗液温度,对患者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的行持续膀胱冲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根据患者冲洗液温度对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41例,采用室温等渗冲洗液,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实验组41例,采用发明的一种新型恒温等渗冲洗液装置,可以调节等渗液温度保持恒温(35℃-37℃),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行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采用新型恒温冲洗液装置进行等渗液温度(35℃-37℃)的调节并保持恒温,可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对降低患者的膀胱痉挛次数以及持续时间,都具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膀胱冲洗 冲洗液温度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于我院门诊进行血清生化检测的92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分为不放置立即检测组(A组)、保存1小时组(B组)、3小时组(c组)和6小时组(D组),比较4组标准检测结果。结果B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GLU检测结果C组和D组分别与A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5);ALT、AST、K、Na检测结果C组和D组均高于A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的BUN、TBIL、DBIL较A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D组样本的BUN和TBIL明显升高(P<0.05)结论标准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血清标本采集后,应尽早检测,避免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 标签: 时间 血清 生化检测 检验
  • 简介:早期肠内营养(EEN)是指病人术后24h~48h内开始肠内营养治疗[1]。胃癌手术后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下,早期肠内营养作为"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在临床中具有肠外营养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发展空间[2]。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液 温度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存温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制剂中干细胞存活率指标的影响,为干细胞制剂的保存与运输提供合理的温控建议。方法新鲜脐带取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华兴医院行剖宫产的健康胎儿,均由产妇自愿捐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分离hUC-MSCs后进行培养并传代及制剂制备,之后在4 ℃、10 ℃~15 ℃、25 ℃、37 ℃温度下对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不同保存温度下各组间细胞存活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细胞传代到第5代时,流式鉴定显示CD73、CD105和CD90阳性表达达到95%以上,CD45、CD34、CD14、CD19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在0~1%。细胞三向分化能力呈阳性。在25 ℃保存温度下,放置10 h时,细胞活率为86.61%,与保存在4 ℃、10 ℃~15 ℃温度比较,细胞活率下降较快(t=3.065,P<0.01)。在37 ℃保存温度下,放置4 h时,细胞活率为84.92%,细胞活率下降速度最快(t=5.178,P<0.01)。结论hUC-MSCs制剂的适宜保存温度为4 ℃~15 ℃,该温度下的最长保存时间为10 h。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制剂 保存温度 细胞存活率 长距离运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温度甘露醇后体温的变化,用以防止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情况。 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在我院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患者中的 66 例开展本次研究,奇偶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单组患者数量 33 例,分别应用 24℃ 保存的 5% 甘露醇和 34℃ 保存的 5% 甘露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的变化情况,作为不同温度甘露醇对患者体温影响的依据。 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对比无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中的平均体温是( 36.68±0.37 )℃,手术结束时的平均体温是( 36.52±0.53 )℃,对照组患者术中的平均体温是( 35.78±0.42 )℃,手术结束时的平均体温是( 35.53±0.36 )℃,数据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应用温度较高的甘露醇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减缓患者的体温下降,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预防体温降低,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不同温度甘露醇 宫腔镜电切术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皮肾镜碎石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皮肾镜碎石术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62例老年患者均分为A组和B组,A组的31例患者在手术时采用加温冲洗液,B组的31例患者在手术时采用室温冲洗液。观察两组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体温的变化。结果A组31例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体温、平均动脉压变化不明显,心率稍稍加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31例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体温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加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采用加温冲洗液能够降低对老年患者体温、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不利影响,有利与患者健康;采用室温冲洗液会导致患者低温,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加快,不利于患者健康。

  • 标签: 不同温度冲洗液 经皮肾镜碎石术 老年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阻断胎羊肺动脉对胎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低温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18只孕羊(孕120~140 d),南方山羊种,由广州市白云区隆归兴科动物养殖场提供,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常温组(n=6)、低温组(n=6)和对照组(n=6)。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胎羊的上腔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取左侧顶叶脑组织,做大体病理和电镜检测。取胎羊大脑,计算组织含水率用以表示不同实验组大脑水肿的程度。结果实验过程中3组胎羊NSE随时间明显上升(F=14.531,P<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1,P<0.05);S100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7,P<0.05)。3组胎羊血中IL-1β低温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017,P>0.05)。胎羊血中SO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9,P>0.05)。3组大脑含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10,P<0.01)。大体病理在低温组和常温组动物脑组织都是轻微损害,低温组脑组织的损害更轻。结论胎羊阻断肺动脉模型对胎羊的大脑有较明显的影响,宫内羊水转流降温到亚低温可减轻胎羊心脏操作对大脑的损害。

  • 标签: 胎羊 体外循环 肺动脉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了解电阻抗法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ADP为诱导荆)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用Chrono-log560型血小板聚集仪的电阻抗通道检测1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血小板的聚集(ADP为诱导剂)。每人抽血11.4ml,分别用肝素、构橼酸钠抗凝,平均分为6管(各2m1),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室温、37℃、4℃)与不同的放置时间(0min、30min、60min、120min)下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电阻值表示)。结果:肝素与构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结果分别为10.35±5.98Ω,7.30±3.41Ω,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素抗凝血在室温、37℃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及时间下,血小板聚集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构橼酸钠抗凝血适合于临床全血血小板聚集的检测,但需考虑红细胞压积对其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聚集 温度 时间 抗凝剂 电阻抗
  • 简介:研究一种新型可植入式磁悬浮离心血泵的温度场情况。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设计一种磁悬浮离心血泵,对血泵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后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准负荷下电机约在开始运转后250s达到热平衡。血泵温升最高处为电机绕组,最高温度38.4℃,其次为铁心部分温度为38.3℃。血泵整体温升均不超过2℃。在设定的最大运转负荷状态下电机也在250s达到热平衡。温升最高处仍为电机绕组,局部最高温度为39.963℃。与血液相接触的泵壳最高温度为39.3℃。血泵在标准负荷下温升符合要求。在最大负荷状态下电机绕组与铁芯温升超过要求,但可以通过减少电机产热,改良为上下双电机及增加上泵壳下血流量来减少局部过热问题。

  • 标签: 心室辅助装置 磁悬浮 温度场分析 心力衰竭 离心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健康患者70例作为研究主体,全部患者均行相同的血液检查,并对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和温度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探究保存时间以及温度对学也标本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不同温度保存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均会发生显著变化,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白细胞变化情况并不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保存时间越长,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影响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和温度都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为了使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更加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尽早完成相关检查。

  • 标签: 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心理痛苦体温计(DT)在临床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1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实验组使用改良DT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中文版DT进行调查,对两组的有效问卷和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有效问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时间使用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后的DT,病人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花费时间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心理痛苦温度计 肝硬化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核心体温监测法在体外循环手术温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温度监测部位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和B组41例。A组对膀胱温、直肠进行监测,B组则对膀胱温、腋温进行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异常发生情况,并对体温异常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A组发生体温异常者32例,B组发生体温异常者30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高温、低温者经降温、复温后其膀胱温与直肠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高温、低温者经降温、复温后其腋温与膀胱温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膀胱温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体温监测更加准确,且对患者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可防止体温出现大幅度变化。

  • 标签: 膀胱温 温度监测 核心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