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分组反思讨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组,即对照组60名,实行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60名,实行互联网+分组反思讨论联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评分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互联网+分组反思讨论联合案例教学法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还可增加护生和老师的联系。

  • 标签: 互联网 分组反思讨论 案例教学法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反思日记教学法在眼科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新入职的2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新入职10名护士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实施思维导图结合反思日记教学法,观察两组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优良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优良率50%;试验组在理论成绩和临床实境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思维导图结合反思日记教学法在眼科新护士临床带教中效果较好,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思维导图 反思日记 新护士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反思性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予以吉布斯反思循环护理对临床效果与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3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诊治老年慢阻肺疾病的患者81例参与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依据信封随机抽取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41例患者采用吉布斯反思循环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ADL评分。结果:数据分析:探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大于对照组,ADL评分探究组明显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布斯反思循环护理用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还可以提高ADL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吉布斯反思循环护理 老年慢阻肺 稳定期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对一”导师制与反思性教学联合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的价值。方法:随机分2021年3月-2022年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中实习的护生51名。试验组26人采取“一对一”导师制和反思性教学,对照组25人行常规教学。对比考核成绩等指标。结果:关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试验组数据分别是(93.57±5.14)分、(87.32±4.91)分,和对照组(82.46±6.97)分、(79.34±5.26)分相比更加优异(P<0.05)。关于教学满意度,试验组数据100.0%,和对照组84.0%相比更高(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联用“一对一”导师制与反思性教学法,考核成绩提升更为迅速,教学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一对一导师制 重症医学科 反思性教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反思性实践指引下的反思行动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反思的整体性则要求个体能力的培育和反思情境的营造,但在目前的医学教育领域,缺少对反思性实践行动中各参与主体及功能要素的全面审视。为加强反思情境的营造,本文分析了生态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内部逻辑,阐述了生态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的整体协调、多元开放和动态平衡的外在特征,尝试提出生态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的内外生态建设路径:平衡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内部生态,协调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外部生态,促进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内外生态双循环。

  • 标签: 医学院校 反思性实践 生态共同体 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