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或不伴强迫症的双相障碍患者脑部磁共振成像所示形态学的状况。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简体版(M.I.N.I.)为研究工具;对研究对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和记录;统计分析。结果共病强迫症与皮质型脑萎缩、混合型弥漫性脑萎缩及皮层下白质变性有关。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与皮层下白质变性关系明确。结论患者的脑结构异常与共病强迫症呈正相关,提示双相共病强迫症时可能两者的受损脑区存在交叉。

  • 标签: 双相障碍 共病 强迫症 脑部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给灌胃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模型大鼠及假手术组大鼠(SO)于术后6、12h取回肠黏膜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利用辣根过氧化酶作为黏膜通透性改变的示踪剂)观察。结果:对照组6及12h时相点肠黏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电镜观察制膜12h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间有高密度电子物质沉着。细胞紧密连接开放;假手术组和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细胞间隙尢示踪剂沉着。结论: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通透性增加是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形态学基础。胃肠术后1号能够减轻肠黏膜屏障损害。

  • 标签: 胃肠手术 腹腔感染 肠黏膜超微结构 胃肠术后1号口服液 中药制剂
  • 简介:制备细菌纤维素,观察纳米细菌纤维素的超微结构特点。用红茶菌做菌种,通过茶水发酵培养制备纳米细菌纤维素,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新鲜制备的细菌纤维素膜为无色透明胶冻状膜,表面光滑;经预处理后呈乳白色半透明胶冻状;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菌纤维素膜呈疏松的网状结构,纤维素微纤丝从菌体胞壁小孔中分泌出来;透射电镜下,经负染后,在深色的背景中间可见浅色细丝状。说明细菌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纳米纤维网络特征,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材料 细菌纤维素 超微结构 组织工程 电子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检验,分析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强弱大小。方法基于文献选择20个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因素的指标,于2019年7月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师253名进行方便抽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将20个指标归类为6个维度,即教学环境、教学态度、教师素质、教师行为、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结果构建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该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均达到标准值,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结论借助该模型护理管理者能找出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影响强度大小,有利于提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改进策略,有助于改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同时为类似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研究作参考。

  • 标签: 结构方程模型 临床 护理教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住院患者的家庭结构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分布,并从家庭因素的角度来促进和改善肿瘤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方法根据家庭结构类型不同分三类联合家庭,核心家庭,单身家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三种家庭结构类型肿瘤住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以单身家庭为最差。SCL-90中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诸因子分单身家庭肿瘤住院患者显著高于联合家庭、核心家庭组(F=3.18-6.24,P<0.05),单身家庭肿瘤住院患者获得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联合家庭、核心家庭组相比显著减少(F=3.20-18.58,P<0.05)。结论家庭结构与肿瘤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单身家庭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均显著差于联合家庭、核心家庭者。提示在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家庭结构类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制订不同的干预措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家庭结构 肿瘤住院患者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近十年攀枝花市无偿献血者年龄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无偿献血的远期影响,为我市科学建设无偿献血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全样本法收集攀枝花市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信息,对样本人群的年龄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衍生的远期影响进行探讨。结果36~45岁人群居我市无偿献血人次首位,占41.25%;其他依次为26~30岁;18~25岁;46~55岁;56~60。18~25岁组除2013年、2015年微弱上升外,其余年份均为下降,下降幅度27.18%。26~35岁组出现持续下降,达48.04%。36~45岁组2006年~2012年上升了41.27%,2013年开始下降,下降幅度18.41%;46~55岁组、56~60岁组献血人次逐年递增,上升幅度高达228.90%、90.57%。男性、女性平均年龄均逐年上涨,女性上涨幅度大于男性。结论无偿献血者年龄的不断增高,增加了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不稳定的风险,也加剧了我市血液资源的远期供求矛盾。建议对各年龄段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无偿献血 招募策略
  • 简介:摘要传统的CMOS图像传感器采用3T像素结构,但由于自身结构的关系,整体性能难以满足较高的要求,4T像素结构应运而生,它比3T像素有更小的噪声,更好的性能;同时要求控制部分更加复杂.文中介绍了基于一种4T像素结构的图像传感器的设计.

  • 标签: 3T 4T APS 图像传感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近年来国内中医高等院校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相关探索,并将其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学模式、传授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借助的传播媒介,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式等初步做出总结。拟为建立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结构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中医基础理论 课堂教学结构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单纯小梁切除手术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种术式对青光眼患者眼前节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该院住院行青光眼治疗的患者(共50例64眼),对于患者视力≥0.3者,选为单纯组,采用小梁切除手术;患者视力<0.3者,选为联合组,选择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UBM测量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夹角(TIA)、房角开放距离(AOD)参数,同时监测手术前后眼压。结果青光眼患者术前后眼压有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组手术后平均(14.72±1.84)mmHg,联合组手术后平均(13.96±1.68)mmHg。两组术后眼压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前后前房结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参数,术前分别为(1.90±0.312)mm、(0.259±0.10)mm、(18.90±5.42)°,术后分别为(3.51±20.291)mm、(0.528±0.14)mm、(33.03±6.79)°。结论联合组的眼前节改变优于单纯组,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建议行青白联合术。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内结构 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所接收的10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4例。研究组采取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参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总体抢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以及药物应用时间。结果研究在的抢救成功率52例(96.30%)显著高于参照组44例(81.48%),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1例(1.85%)显著低于参照组7例(12.96%),研究组的总体抢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以及药物应用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总体抢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以及药物应用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结构化 护理团队模式 急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已成为航空结构四大材料之一。当代飞机结构中对其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历经数个阶段的发展,已从非承力和次承力要件变成机翼和机身的核心承力要件。本文将主要围绕外国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发展分析,并基于此研究我国此技术的现状和差距。

  • 标签: 复合材料 飞机结构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雌性SD大鼠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磷酰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环磷酰胺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mg/kg、8mg/kg、10mg/kg)的环磷酰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15天,观察大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等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身骨密度分别下降了9.8%、13.3%和15.6%;股骨骨小梁数目分别下降了49.8%、65.5%和72.8%;股骨骨小梁分离度则分别上升了225.2%、416.9%和577.4%。结论环磷酰胺可使大鼠骨密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且环磷酰胺剂量越大,骨微结构受损越严重。

  • 标签: 环磷酰胺 骨密度 骨微结构 骨质疏松
  • 简介:NGAL是一种新发现的lipocalin,存在于人体内许多正常组织细胞中,可能与免疫炎症反应、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肾脏疾病有关。现就NGAL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NGAL 基因结构 肾脏疾病
  • 简介:医院通过对组织结构再造后,将40多个中心和科、办、室整合成为6个部和一个办公室,减少行政后勤人员四分之一,有效地降低了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通过流程的优化,各部门工作从传统职能导向向流程导向转变,充分发挥管理团队作用,并减少管理层次,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 标签: 医院 组织结构 再造 优化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远动迟缓及肌强直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但同时也可以合并各种非运动症状,如自主神经症状、认知障碍及精神症状等。视幻觉是PD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不仅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其住院率、病死率及照料者负担。但目前PD视幻觉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构及功能影像学检查被应用于PD视幻觉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反映了PD伴视幻觉患者大脑的结构及功能改变,从而为进一步明确PD视幻觉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

  • 标签: 帕金森病 视幻觉 磁共振成像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颅咽管瘤钙化灶的元素组成及微观结构,探索不同程度钙化间的区别。方法筛选50例颅咽管瘤病例,从肿瘤标本中分离出钙化斑块进行X-线衍射分析及X-线能量色散谱分析。结果所有钙化斑块均由羟基磷灰石晶体及一些非晶态物质构成,钙化斑块中主要含有钙、磷、碳、氧4种元素,钙、磷、碳3种元素的百分含量在不同钙化程度的分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钙、磷元素含量与钙化程度呈正相关(rp分别为0.745和0.778,P〈0.01),碳元素含量与钙化程度呈负相关(rp=-0.526,P〈0.01)。结论不同钙化程度的钙化斑块中钙、磷、碳3种元素的含量不同,3种元素含量的不同影响钙化斑块的钙化程度。

  • 标签: 颅咽管瘤 钙质沉着症 元素 分子结构
  • 简介:摘要双侧大脑半球的网络通过半球间结构和功能连接进行协调整合。卒中后,半球间结构和功能连接会发生广泛的改变。这些改变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缺损及其随后的恢复密切相关。评估半球间结构和功能连接的改变可能有助于监测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调节半球间功能连接以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是目前正在探索的新兴康复方法。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分别是目前评估结构与功能连接常用的方法。本综述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使用背景,并回顾了目前使用DTI和rs-fMRI评估脑卒中后半球间结构及功能连接改变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卒中 结构连接 功能连接 扩散张量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