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组筛气化至上颌骨额突时的成年慢性泪囊炎患者采取泪囊瓣与前组筛黏膜瓣吻合的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En-DCR)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通过泪道CT造影(CT-DCG)确诊的前组筛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成年慢性泪囊炎并接受En-DCR的患者。手术步骤:切开鼻黏膜的同时开放并扩大前组筛,再进行常规En-DCR手术,最后将泪囊瓣与前组筛黏膜瓣进行吻合。对随访超过12个月的患者,记录手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纳入前组筛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并接受En-DCR的成年慢性泪囊炎患者84例(90眼)。En-DCR的成功率为87%(78/90)。术后出现再次泪道阻塞12眼,其中肉芽阻塞造瘘口7眼,瘢痕闭锁造瘘口4眼,泪总管阻塞1眼。术后均未出现眼眶脂肪脱垂、脑脊液漏、鼻窦炎、视力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开放前组筛完整暴露泪囊窝行En-DCR,通过泪囊瓣与前组筛黏膜瓣的吻合方法,对前组筛气房气化至上颌骨额突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是可行且有效的。

  • 标签: 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前组筛窦开放 黏膜吻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外筛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配合.方法:护士认真熟悉每一操作程序,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止血,认真传递手术器械.结果:手术配合35例,术后效果好.结论:经鼻外筛视神经管减压,是目前较先进的治疗视神经骨管段外伤的手术,手术密切配合非常重要.

  • 标签: 筛窦 蝶窦 视神经管减压术
  • 简介:目的:对腓骨+不同钛植入体的上颌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上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用钛植入体重建颧上颌支柱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腓骨+重建钛板、腓骨+钛网和腓骨+颧种植体3种上颌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于双侧后牙区垂直加载,研究钛植入体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腓骨+重建钛板和腓骨+钛网这2种类型在钛板和钛网的转折处应力和位移最大;腓骨+颧种植体在颧种植体植入颧骨处的应力最大,在颧种植体的中点位移最大。结论:在上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用颧种植体重建颧上颌支柱是可行的,而用钛板或钛网重建颧上颌支柱则不可行。

  • 标签: 上颌骨重建 钛植入体 颧上颌支柱 生物力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盆康复训练对初产妇盆肌力、产后性功能、盆肌疲劳度以及盆功能受损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了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来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后复查产妇,并且将这10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于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家庭盆康复器盆肌训练治疗的方法,而对照组的产妇则只进行常规的运动训练,两组患者的康复疗程均为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应用PHENIX压力探头检测分别测量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产后三个月的最大肌电压,盆一类,二类肌肌力和疲劳度、盆器官的脱垂分类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产妇在干预之后,于产后的三个月时间内,盆肌最大肌电压值一类,二类肌肌力和疲劳度几项指标均显高于干预之前,并且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产后产妇来讲,早期进行盆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盆肌力、降低盆肌疲劳度,减少盆功能的受损情况,能够有效促进盆肌功能的康复。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盆底肌疲劳度 产后性功能 盆底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Nissen胃折叠(1aparoscopicNissenfundoplication,LNF)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长期效果。方法:从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及Cochrane试验注册中心检索纳入了1991年到2007年10月发表的LNF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实验,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进行评价,最后用Rev-Man4.2.9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4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包括440例患者,纳入随访研究共387例。术后主观结果如满意度[OR0.5095%CI(0.25,1.00)]、术后抑酸药物的使用[OR0.4595%CI(0.08,2.53)]、返酸和烧心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吞咽困难LNF发生率高于传统胃折叠(conventionalNissenfundoplicationm,CNF)[OR4.1695%CI(1.51,11.50)]。客观结果如再手术率[OR1.7795%C10.78,4.72)]、食管测压和24hpH检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LNF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长期效果和传统胃折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NF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可能较高。

  • 标签: 胃食管返流 腹腔镜术 胃底折叠术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的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肿瘤应用IT刀、HOOK刀进行ESD治疗。结果18例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肿瘤全部完整剥离,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中出血量平均40ml,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ESD穿孔发生率17%(3/18)。结论ESD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不仅可以完整切除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固有肌层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盆重建远期网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结局。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经阴道植入网片的全盆重建(Prosima盆修复系统)共48例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前瞻性观察其中29例(随访率60.4%)接受了至少3年以上随访患者的远期网片相关并发症情况,探讨一般临床特点、分类以及治疗结局。结果29例患者年龄为(65.1±5.2)岁,随访时间为(71.6±21.2)个月,末次随访时间为术后36~105个月。远期手术成功率为 79.3%(23例)。发生网片暴露累计18例(18/48,37.5%),其中10例(10/18)为远期新发和持续存在。4例(4/18)患者有不适症状,其余均为盆腔检查发现。10例(10/18)患者阴拭子培养结果阳性。1例严重网片并发症为网片侵蚀膀胱。4例(6.9%)患者术后疼痛。根据是否发生过网片暴露分为暴露组(18例)和无暴露组(11例),两组在阴拭子培养阳性结果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结论经阴道植入网片盆重建(Prosima盆修复系统)远期网片暴露的发生率不低,多数患者无症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 网片 远期随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脑积水患者根据手术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式,内镜组开展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分析效果;手术和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施术前后患者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神经功能;硬膜下积液、颅内出血、发热和感染等的发生率。结果内镜组效果、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神经功能、手术和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硬膜下积液、颅内出血、发热和感染等的发生率均显著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效果确切。

  • 标签: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积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肌训练预适应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全切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接受子宫全切除患者中选出152例,依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和实验组(常规护理措施+盆肌肉训练预适应护理),整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张力性尿失禁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盆肌训练依从性,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盆肌训练预适应护理在子宫全切除开始前即开始系统的训练,提高术后训练的依从性,改善盆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盆底肌训练预适应护理 子宫全切除术 并发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确切安全。能明显降低病死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首先药物综合治疗,药物效果欠佳者、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大量出血、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急诊手术,或严重的食管胃静脉曲张、近期有出血可能的,应尽早尽快的使用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食管胃曲张静脉的疗效。方法12例肝硬化患者,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定期复查胃镜;无效患者行直接门脉造影。结果术后即时食管胃曲张静脉均消失;随访6~12个月,曲张静脉基本消失6例,中度曲张3例,仍重度曲张3例;这3例重度曲张患者门脉造影显示原栓塞血管仍完全闭塞,出现新侧支循环静脉通路。结论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部分无效患者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 标签: 肝硬化/并发症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并发症 栓塞
  • 简介: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PTVE)是经皮肤肝脏穿刺至肝内门静脉分支选择性地进行胃冠状静脉插管,用栓塞材料闭塞血管,以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PTVE治疗和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是继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外科切脾分流和断流及内镜下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和套扎术后,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PTVE 围术期护理 出血病人 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鼻内镜下鼻颅纤维血管瘤切除的手术护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分析。 方法:以我院于 2018.12-2019.12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 鼻内镜下鼻颅纤维血管瘤切除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实行护理干预并对最终护理结果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结果: 50 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干预后,有 48 例患者病情被完全治愈,其中 2 例患者在术后因存在肿块而实行 2 次手术并成功治疗;无患者出现护理并发症且其对整体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结论:鼻颅纤维血管瘤切除患者的手术护理要求更为精细和综合性,以此才能有效促进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的提高。

  • 标签: 鼻颅底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一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陷入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42例斜坡齿状突型颅陷入症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口、鼻腔清洁和消毒,重视健康教育。手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神经功能以及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者24例;术后症状较术前改善,但日常生活仍需要帮助者11例;因术后延髓麻痹、呼吸功能障碍,需长期依赖呼吸机者1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7.2%,显效率为66.7%。术后未发现手术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病例,所有患者枕颈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一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陷入症,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感染几率高,因此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全面护理和正确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颅底陷入症 斜坡齿状突型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classicintrafascialsupracervicalhysterectomy,CIS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1aparoscopic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LAVH)对盆功能的影响。方法2003年3月-2005年12月,行CISH35例,LAVH44例,术后随访22~38个月:解剖学结局根据临床检查进行盆腔器官脱垂评定,功能性结果采用女性盆功能障碍症状调查问卷评价。结果CISH膀胱膨出发生率低于LAVH[11.4%(4/35)VS34.1%(15/44),X^2=5.481,P=0.019],直肠膨出发生率2组无显著差异[17.1%(6/35)VS13.6%(6/44),X^2=0.186,P=0.666]。C1SH后无一例残留宫颈脱垂,LAVH后7例残端脱垂,发生率15.9%(P=0.016)。CISH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率低于LAVH[14.3%(5/35)VS38.1%(16/42),X^2=5.456,P=0.019]。结论CISH在保持女性盆结构和功能方面优于LAVH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性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全盆重建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阴式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盆重建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手术用时、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盆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盆功能由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女性盆腔脱垂患者开展全盆重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盆功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手术中脑脊液漏的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颅重建技术。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经鼻神经内镜手术的95例患者按中脑脊液漏等级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颅重建技术,总结分析不同等级的中脑脊液漏相对应的颅重建技术。结果中脑脊液漏等级0级45例,3种颅重建技术均未见术后脑脊液漏;中脑脊液漏等级1级21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粘膜瓣重建18.2%(2/11),联合重建10%(1/10);两者之间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脑脊液漏等级2级29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粘膜瓣重建50%(5/10),联合重建10.5%(2/19);两者之间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程度的蛛网膜破损应选择不同的颅重建技术,减少粘膜瓣过度使用带来的并发症和大腿损伤,不仅可以提高术后舒适感,还可以为肿瘤复发后再次手术提供便利。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脊液漏 颅底 重建
  • 简介:目前,第三脑室造瘘是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endoscopicthirdventriculostomy,ETV)损伤小,并发症少。随着对于脑积水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加深和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EVT逐渐应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脑积水治疗,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脑积水 神经内镜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