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最佳产后按摩乳房时间以及其对母乳喂养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中选取98例,病例资料来源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49例,于产后2h对乳房进行按摩为实验组,于产后12h对乳房进行按摩为参照组,分析两组按摩后初次泌乳时间以及量,观察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对比参照组,实验组初次泌乳时间较短,泌乳量更多(P<0.05);对比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于产后2h相较于产后12h对乳房进行按摩可提升初次泌乳量,缩短初次泌乳时间,对产妇以及婴儿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 标签: 泌乳 按摩 母乳喂养 乳房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超声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对乳房肿块的诊断进行了讨论和说明。方法就我院2014年09月01日至2015年11月01日就医的30例有乳房肿块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对于30例有乳房肿块的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的检查方式。同时,对比经过超声影像检查中的良性和恶性肿块的符合率以及肿块血流成像的血流分级情况。结果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经过超声影像诊断患者的恶性人数为8人,符合率为80%,而检查出为良性肿瘤的患者共18例,符合率高达90%,在超声检查中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检查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对于乳房肿块的诊断经由超声影像诊断的方式不仅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而且价格低廉。

  • 标签: 超声影像诊断 临床病理诊断 乳房肿块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寻求简便有效的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房胀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剖宫产术后发生乳胀产妇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取普林格尔治疗仪加手法推拿通乳,对照组1采取传统的热敷加手法推拿通乳,对照组2采取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乳胀缓解程度,乳房疼痛缓解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论临床上缓解剖宫产术后乳胀情况采取普林格尔治疗仪加手法推拿通乳配合使用可以达到缩短乳胀时间,减少病人痛苦,缓解乳胀程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乳胀 普林格尔治疗 手法推拿通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房按摩在产后催乳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本院收治的产妇10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哺乳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乳房按摩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低于对照组,泌乳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R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乳汁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后乳房按摩法有助于提升产妇催乳效果,加速乳汁分泌,缓解产妇乳房疼痛感,是一种有效的乳汁分泌方法,应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乳房按摩 产妇催乳 护理效果
  • 简介:自柏拉图开始,灵魂和身体便被建构于二元论构架之中,灵魂被认为是不朽的、高级的;身体是灵魂通向知识和真理的障碍,身体是短暂的、低级的。在中世纪,身体遭受道德伦理的压制,在宗教改革之后,身体受到知识的诘难。笛卡尔和黑格尔的哲学都认为知识意识和精神心灵是人的决定性因素,而排斥身体这个感性事实。尼采摧毁了这种意识哲学,将身体定义为哲学中心。巴塔耶和德勒兹将之发展为欲望政治学;

  • 标签: 经典文本 女性主义 叙事 知识意识 意识哲学 决定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前,标准的保留乳房手术是局部切除加放射治疗。全球临床研究证实:保留乳房手术与乳房全切术相比,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相当。但是,保留乳房手术后两侧乳房并不一定对称。针对这一问题,廖宁教授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从保留乳房手术的目标、肿瘤整形外科手术的特点和核心技术(容积置换与容积替换),以及肿瘤整形外科手术的种类、切口选择、系统化方法等方面,对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享了超声引导下血肿定位肿瘤位置的技术和一些手术技巧。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脂肪抽吸加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经验。方法于乳晕下缘切口进行乳房及周围预定范围的肿胀麻醉脂肪抽吸,并适量切除乳腺。结果治疗的56例患者胸部形态均接近正常,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脂肪抽吸加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安全可靠,效果较好。

  • 标签: 男性乳房发育症 脂肪抽吸 乳腺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后乳房按摩技术对减轻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给予乳房及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第4天乳房胀痛程度及第5天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全部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乳房及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预防乳腺炎,还有利于母乳喂养。

  • 标签: 产后 乳房按摩 穴位 乳房胀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双环法在乳房下垂整形中的价值。方法选2018年2月到2018年10月之间进行乳房下垂整形的50例患者作参考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改良双环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患者乳房下垂情况有明显改善,乳房外形得到改变,美观挺立,患者不良情绪明显缓解(P<0.05)。结论在乳房下垂整形中采用改良双环法,易操作,对患者损害少,手术痕迹浅,效果理想,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改良双环法 乳房下垂 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护理中应用艾灸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1年2月到2015年1月200例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试验组施行常规护理+艾灸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试验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之前24小时总泌乳量和对照组相似,而护理之后24小时总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乳房胀痛的程度、乳房硬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腺不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者实施常规护理+艾灸护理效果好,可改善乳房胀痛的程度、乳房硬度,减少乳腺不畅发生率。

  • 标签: 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 护理 应用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产妇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进行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乳腺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可采取产后乳房全面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产后乳房全面护理 常规护理 乳腺炎
  • 简介: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采用遗传工程方法培育出抗乳房炎细菌的奶牛。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司的爱德华B.Knipling博士说:“这项研究是人类了解基因如何被用于保护动物不患疾病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 标签: 抗乳房炎细菌 遗传工程 奶牛 美国 转基因技术
  • 简介:虽然可控因素不是很多,但预防胜于治疗始终是不变的真理。女性朋友,尤其是年轻女性一定要及时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除了坚持每年定期到医院检查外,还要养成在每次月经后一周检查自己的乳房有无异常的肿块、乳头溢液和皮肤改变等情况的自查习惯。

  • 标签: 国际宣言 乳房 抗癌 医院检查 可控因素 皮肤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3天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按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将10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产妇产后3天内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不予处理。结果两组产后泌乳时间比较,观察组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3天进行乳房按摩可提前产妇泌乳时间增加产妇泌乳量。

  • 标签:
  • 简介:山羊由于一胎双羔或多羔。在吸乳时争抢。使母羊极易发生乳房炎.笔者从2001年开始试用仙人掌结合青霉素,治疗羊乳房炎,效果很好,共治疗28例,全部治愈。

  • 标签: 乳房炎 青霉素 仙人掌 山羊 治疗 双羔
  • 简介: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发病率达20%~80%,其,特征是乳房发生各种类型的炎症,乳汁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危害是产奶量减少20%以上,甚至因病牛不能产奶而淘汰,或因继发败血症死亡。传染性乳房炎的病原菌还可危害人的健康。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临床治疗试验 生物活性 发生变化 理化性质 产奶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对孕产妇开展乳房与哺乳的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的母乳喂养及自我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7月起至2017年7月间接收的100例孕妇,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即各组50例。其中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则在前组基础上联合乳房与哺乳的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后,观察组全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哺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自我照护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向产妇开展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能够强化其对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等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使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的同时减少与哺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妊娠期乳房护理情景导入健康教育围生期
  • 简介:摘要乳房外Paget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方式等因素影响,术后复发率仍较高。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降低EMPD手术复发率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佩吉特病,乳腺外 外科手术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