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及其边缘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与定性指标在乳腺癌Ki-67表达分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80例乳腺癌患者(82个病灶)。利用灰阶超声测量病灶最大径,应用SWE定性观察是否有硬环征,定量测量病灶内部及其边缘1 mm、2 mm周缘范围SWE弹性模量值。以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比较各项定性及定量指标、SWE弹性模量值以及联合方法评估乳腺癌Ki-67表达分级的效能。结果82个病灶中Ki-67低表达组33个,高表达组49个。灰阶超声测量最大径≥2 cm评估乳腺癌Ki-67表达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84.8%。病灶SWE硬环征评估乳腺癌Ki-67表达分级的AUC为0.83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6%、87.9%。高表达组病灶周缘2 mm区域弹性模量最大值(E2Smax)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1),在SWE各定量参数中具有最高的AUC值,其AUC值为0.719,最佳截断值为95.86 kPa,其判定Ki-67表达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4%、72.7%。硬环征联合最大径联合诊断的AUC为0.8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78.8%。E2Smax联合最大径判定Ki-67表达分级的AUC为0.80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69.7%。结论乳腺癌及其边缘灰阶超声及SWE定量参数和定性指标对评估Ki-67表达分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中最大径、硬环征和E2Smax诊断效能较高,尤其硬环征与最大径联合的综合诊断效能最佳,可为早期判断病灶侵袭性和治疗后预后评估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
  • 简介:利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岩土三轴剪切实验数据。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自动绘图、输出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此法不仅数据可靠有效,而且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 标签: 最小二乘法 三轴剪切 数据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剪切波成像联合ACR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经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5例,根据两组患者的病情良恶程度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良性组,观察组为恶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TI-RADS分级,统计两组患者ACR 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对比和杨式模量、ACR TI-RADS分类、联合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效能。结果:恶性甲状腺结节共33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共32例,对照组患者良性组甲状腺结节弹性评分高于观察组,SR值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超声剪切波成像 ACR TI-RADS分类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SWE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SWE诊断效能评估。结果 SWE诊断准确度为94.00%,特异度为66.67%,敏感度为89.36%,且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E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高的检出率,并可助临床明确疾病详情,有利于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被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诊断效能
  • 简介:成都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之一,欧亚大陆在中国西部的地理中心,长江经济和'一一路'交汇处的关键节点,在长江经济和'一一路'建设中,具有承接东部辐射带动西部发展,贯通南北丝绸之路、串联长江中下游的战略支撑地位。如何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并抓住国家战略部署逐步落实的机遇,深度融入长江经济,走好'一一路',是谋划成都市'十三五'和更长时间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 标签:
  • 简介:天牛在我国北方地区少有分布,但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没有危害沙棘树的报道,经过2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黄天牛在辽宁西部每2年1代,以幼虫在寄主内越2次冬。该虫世代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5a生的沙棘树上有3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 标签: 黄带多带天牛 沙棘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例讨论式教在妇科临床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妇科实习的临床专业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病例讨论式教学,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教,比较两组成绩考核及教学反馈。结果:①观察组理论成绩(92.5±3.2)分,操作成绩(94.0±3.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学习兴趣(8.5±1.4)分、学习能力(88.9±1.5)分、教质量(9.0±1.1)分、解决问题能力(8.7±1.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讨论式教在妇科临床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 标签: 病例讨论式 妇科 临床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2013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湖北省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实施"两圈两"(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汉江生态经济)总体布局。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生态经济 长江黄金水道 生态文化旅游 中共湖北省委 两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教法在眼科门诊护理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名眼科门诊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教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教方法。结果最后考核显示,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教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有利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以及提高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协同合作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眼科门诊 护理带教 综合带教
  • 简介:摘要 :式输送机跑偏是最常出现的故障之一,出现这类事故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输送机皮带安装没有达到工艺要求、输送硫化对接处不合格、皮带架上的托辊质量不合格及对皮带张紧力控制不合理造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发生输送跑偏后,通常会造成输送受力不均匀 [1],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又会引起输送输送效率差、溢煤、断及电机烧毁等事故,对安全生产造成巨大隐患。针对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输送跑偏现象,对输送跑偏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输送纠偏原理设计出一套输送纠偏装置。经测试,系统可实现对输送跑偏的自动检测及调整纠正,自动化程度较高,控制效果良好。

  • 标签: 带式输送机 输送带 纠偏 装置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教在尿液常规中的教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尿常规教学生92名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励式教,3个月教后评价患者教质量,比较两组教评分、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教3个月后理论考试与操作能力、实践评分及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激励式带教 尿液常规 带教效果 带教满意度
  • 简介:现在,在国内外的矿山、建材、化工、粮食、冶金、电厂、港口码头号各个行业的大宗散状物料运送中,式输送机、货车和列车是首要运送设备。式输送机为接连运送,而货车和列车为间断性运送设备。式输送机因为具有运送间隔长、运送能力大、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牢靠且简单完成自动操控等别的输送机械不可类比的长处从而变成不可或缺的散状物料运送设备,特别是跟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式输送机在规范上已经向长间隔、大运量、高速、大型化迈进。在矿山、输煤廊道及运送码头中,式输送机小时运送能力达万吨,单机长超越10km;带宽也已经从1400mm以下逐渐应用到1600~2200mm。

  • 标签: 带式输送机 输送带 安全系数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教中小组式层级教方法的使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本科室进行,选取50例急诊患者为对象,此外再选择护理人员6名,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常规教和小组式层级教,教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操作能力、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和护理技术。结果 小组式层级教组的护理人员得分高于常规教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带教 小组式层级带教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本项目通过研发一种滑动锁紧式脚扣和后兜,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脚扣和脚扣后兜的长度,不需要在脚扣上预制卡扣孔,通过锁紧装置,调节至舒适位置,以锁紧装置固定选择的长度,满足使用者个性化需求,增强脚扣的实用性,保证现场作业的安全性。解决了现场脚扣不能个性化调节的问题,增强了脚扣的实用性和通用性,有效管控了用因脚扣长度不合适导致使用者登杆坠落的风险,或者勒太紧压迫脚面的不适情况。该装置简易,成本低,可大规模应用于推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后免维护;节后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现场使用,提升工作效率,减小现场作业风险。

  • 标签: 脚扣带 滑动 锁紧式 个性化调节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建筑设计为顺应市场环境,逐渐朝着复杂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此现状下,建筑形状的多样变化也越来越普遍,在建筑物功能性完善和美感提升的同时,随之结构裂缝的出现甚至影响结构安全的风险也大大提高。对于大多数结构异形或尺寸比较大的现浇结构,通常采取设置温度后浇带来释放混凝土抗放应力,从而缓解混凝土裂缝问题。但是,面对着先浇和后浇的混凝土,后浇处理难度大和效果不佳的问题,膨胀加强的优势显而易见。鉴于此,本文就立足于应用膨胀加强替代温度后浇的施工技术重要性,及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膨胀加强带 混凝土结构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