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市社会治理提升到了重要位置。面临新时代的功能要求和能力考验,如何在实践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成为当下亟需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 标签: 市域 社会治理 现代化
  • 简介: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即社会—历史研究中的批判境域予以考察,这样,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核心观点就容易分析和梳理出来,并可以得到集中的讨论。批判因素在黑格尔哲学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与历史和终结二者须臾不可分离,互为条件,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包含了无可消解的矛盾。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主要在于批判因素,而它有关未来历史的构成性内容却失之于草率。由于批判的与构成的这两个维度之间的抵牾,现代社会批判理论陷于认同其所批判的社会的基本原则的困境,它自身的正当性因此需要重新证明。

  • 标签: 社会—历史批判 阶级理想 社会坚硬的事实
  • 简介:在对研究生教育本质进行理论探讨基础上,建构了研究生教育场分析框架。认为研究生教育场是行动者之间围绕高深学问展开教育性互动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学术关系和教育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场最主要的关系网络。研究发现,文科硕士生学术关系密度显著低于理工科硕士生。文科硕士生学术关系密度和教育关系密度均较小,无法形成稳定的“学术一教育”共同体,其“在场”状态呈现出“游离”趋势。

  • 标签: 场域 文科硕士生 学术关系密度 教育关系密度 研究生教育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是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该知识是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以排列组合和概率统计等知识为工具,以考查对概率事件的判断识别及其概率的计算和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列性质及其应用为目标的中档题,概率应用题一般都侧重于分布列与期望,近几年各地高考中对应用题的考查也有以概率应用题替代传统应用题的趋势.

  • 标签: 离散型随机变量 期望 方差 实际应用问题 概率统计 应用题
  • 简介: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动态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的对策。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乌头碱中毒者入院(无心律失常时)及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治疗恢复正常心律后的QTd、QTcd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47例乌头碱中毒者入院时QTd、QTcd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中毒者治愈前后QTd、QTcd有显著差异,中毒者治愈后与对照组QTd、QTcd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Tcd可作为反映乌头碱中毒患者心脏损害程度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监测指标之一,并采取有效对策可达到抢救乌头碱中毒成功之目的。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QT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藏汉民族、性别及不同海拔高度青年健康人群QT离散度(QTd)变化及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移居不同时间后QT离散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藏汉族男女学生各300名,共1200名,分别在入校时、入校后1年及入校后2年对心电图进行QTd分析。结果世居平原的青年汉族学生(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下)与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QT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入学时与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后QT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后与2年后QTd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及2年后与世居平原的青年汉族学生QT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同民族间男女性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藏汉青年学生QTd与不同海拔高度有明显关联,且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后QTd的改变趋于稳定。

  • 标签: 不同海拔 移居 健康青年藏汉学生 QT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223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心电图QTd及QTcd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轻度狭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正常组与中重度狭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单支病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显著增大(P<O.05)。结论QTd增大提示冠脉狭窄更严重、病变范围更广泛,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者行支架植入术后QTd明显减短。QTd能成为临床上预测冠脉病变及支架植入术疗效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T离散度
  • 简介:考虑一类线性自伴高阶微分算子组离散谱的带权估计,利用Sturm-Liouville理论、测试函数和Rayleigh原理等方法,获得用前n个谱来估计n+1个谱上界的一个隐式和一个显式不等式,其界与算子组的系数及权函数有关,而与所论区间的度量无关.

  • 标签: 自伴微分算子组 离散谱 特征向量 谱估计式
  • 简介:摘要优化变电检修计划,可以获得更加经济和理想的检修计划方案。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随机变异思想的改进型离散粒子群算法,能够对变电检修计划模型进行优化。从计划的优化效果来看,采用该算法可以降低变电检修成本,并使检修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可以为变电检修带来更多的效益。

  • 标签: 改进型离散粒子群算法 变电检修 随机变异思想
  • 简介: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计算机与离散数学之间的关系及离散数学这门课程本身趣味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对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介绍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的应用实例;更多地结合计算机,增加上机实验-环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标签: 计算机 离散数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复杂网络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首先.给出几类标;位的网络模型;然后,利用稳定性控制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时滞与非时滞耦合的复杂网络模型快速控制;最后.通过构造优化Lyapunov函数,讨论其模型的射影同步问题,得到了系统全局稳定的条件和有效的控制嚣.以实例数值验证其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时滞离散网络模型 射影控制 稳定性理论
  • 简介:运用离散变分Xα方法对双核金属酞菁(M=V2+、Cr2+、Mn2+、Fe2+、Co2+、Ni2+、Cu2+、Zn2+等)系列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得到了其费米能级。总态密度、前线轨道布居等,讨论了它们的催化活性。

  • 标签: DV-X_α法 费米能级 总态密度 前线轨道布居分析
  • 简介:共和国60多年的治理历程是一个治理方式不断从控制走向激励的过程。在威廉姆森离散组织结构中,层级制、混合制与市场是典型的连续治理结构体。把外部环境封闭/开放程度变量引入到离散结构模型中进行区别性组合,有助于理解中国治理方式的变迁。在这一治理结构的连续体中,人民公社、计划经济对应着层级制的强控制、弱激励的治理结构,市场对应着的弱控制、强激励结构形式。在这其间,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单位制、双轨制、项目制等治理方式。所有这些不同治理方式反映了治理主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与合法性基础的重建诉求。

  • 标签: 控制 激励 离散结构 封闭/开放环境 合法性
  • 简介: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与概率值中的最值问题,主要与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相联系,因此,在解答时要善于把有关期望与方差的最值问题转化为相关的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的最值问题进行求解.下面举例说明.

  • 标签: 离散型随机变量 最值问题 问题转化 举例说明 不等式 期望
  • 简介:通过欧拉方法可将Duffing-Holmes方程变换为离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得到标准Holmes映射.研究该映射不动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条件,并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分析映射的Pitchfork分支,Flip分支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具体给出了发生相应分支所满足的参数条件.此外,证明了映射存在Marotto意义下的混沌,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理论结果.

  • 标签: Duffing-Holmes系统 不动点 分支 Marotto混沌 数值模拟
  • 简介:针对当前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改革离散数学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 标签: 离散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
  • 简介:目前《离散数学》课程学业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方式不利于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精神的综合培养。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学业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量化。评价体系涵盖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测评。

  • 标签: 离散数学 有效教学理论 学业评价 层次分析法
  • 简介: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战后文坛中崛起的台湾作家之中,真正形成的自己的文体风格的,除了白先勇、陈映真、王文兴、七等生之外,就是郭松棻(1938—2005)。郭松棻有文字上的洁癖,一篇作品,而有两种版本,在郭氏的写作中似乎很常见。以小说论,《含羞草》(mimosa)、《写作》就有不同的版本。从版本的比勘,可以看到修改的痕迹和文体的追求和形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文体背后的思想过程。郭松菜的文体所暗含的思想对于揭开战后台湾的思想闷局,尤有意义。从版本到文体到思想,逐层剥开郭松棻写作背后的思想苦闷和追求,从而进一步理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离开台湾到美国留学的一代人在冷战时期的思想的变化和写作的意义,本论文将其称作"冷战时期的离散书写"。

  • 标签: 郭松棻 文体 思想 冷战时期 离散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