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7月27日,东盟地区论坛(ASEANRegionalForum,简称ARF)第七届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亚太主要国家再次就这一地区的安全问题进行对话与讨论,因而ARF又一次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之一,并且这次会议还首次吸收朝鲜与会,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ARF成立六年来,在冷战后亚太安全问题上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里,通过对ARF功能与作用的探讨,也可以对亚太地区安全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标签: 东盟地区论坛 地区安全问题 主要国家 国际社会 第七届 亚太
  • 简介:一、中国日渐增强的自信钓鱼岛撞船事件只是中国在东亚的自信心正在逐渐增强这一大趋势的表现之一。这种自信源于美国力量的相对衰落和中国日益觉醒的大国意识。这一趋势的其他表现还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上作战能力的增强,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活动的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力量 忠诚 反应 大国意识 作战能力
  • 简介:西方在近五个世纪以来统治世界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亚洲在过去50年来超乎常规的经济发展是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源。西方的政治权力仍然体现在技术、军事、外交和经济主导地位诸方面,但是这些优势正在迅速流失。拉赫曼认为,这种趋势造成的各种后果正是决定当代全球政治的核心要素。他为此创造了“东方化”这个概念来总结当代全球政治形势的根本特征。他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主流精英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他建议西方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反映了当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外交战略背后的逻辑。本文对“东方化”的概念进行了批判,揭示了拉赫曼代表的西方主流精英思维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超越东西方之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东方化 美国衰落论 全球治理 新型大国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正>一、亚洲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形成1993年8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会见《朝日新闻》社长中江利忠时谈到今后如何确立亚洲太平洋的安全机制问题,他说:“中国认为,可以从本地区多样化的实际出发,进行双边和区域性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对话,就有关问题进行磋商,加强沟通和信任。为此,中国愿意同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新华社北京8月6日发《中国通讯》)

  • 标签: 东盟地区论坛 亚洲太平洋 日美关系 国民国家 东盟自由贸易区 安全保障
  • 简介:台湾青少年公民教育经历了日据统治时期、威权统治时期、民主改革时期三个阶段。现今台湾青少年公民教育在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特点: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以学生为本拓展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全方位多维度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教材内容编写上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互补作用;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公民教育教学内容。

  • 标签: 台湾地区 青少年公民教育 特点
  • 简介:我们"五校安全研究合作"的核心智识目标是,找出该地区当下所经历的重大政治转型的内在联系和特征。我们都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描述和理解该地区经济、军事和政治的权力及影响力的转移。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思考包括"秩序的内在

  • 标签: 地区秩序 议题 变革 政治转型 安全研究 地区经济
  • 简介:<正>冷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军事安全是各国最重要的问题。但,冷战的结束使各国相继调整了本国的安全战略,确立了包含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观。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各种双边的、多边的综合安全对话已相继展开,综合安全

  • 标签: 亚太地区 综合安全 安全环境 安全战略 地区安全合作 亚太安全
  • 简介:在过去10年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势头渐起,并且在未来可能还会继续。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休一环特提出了亚洲大国协调的提议。然而,怀特的想法在亚洲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亚洲不认真对待,那么这一提议可能无法实现。本文旨在研究该提议内一些存在问题的假设,并认为,其提议应该将东盟的重要角色纳入考虑,毕竞东盟在当前亚洲举足轻重。本文力主将“大国协调”的概念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区主义的概念,旨在阐明复合地区主义的组成要素,并讨论其将如何缓和中美之间的战略冲突。

  • 标签: 东盟 大国协调 复合地区主义 中国崛起 美国霸权地位
  • 简介:新疆奇台县作为西部计划首批项目县,10年来全国17个省市的164名志愿者在当地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对推动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在岗的32名志愿者和留任的18名志愿者进行调查,分析了他们的志愿服务动机、社会适应状况、心理调适方式、需求与建议以及未来规划等,并从高校、县项目办和志愿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西部计划 志愿者 大学生
  • 简介: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开启了积极的改革议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公民社会组织纳入决策,这标志着东盟早期封闭式地区治理方式的转变。本文着重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决策发展及其政治影响。首先,本文回顾了亚洲金融危机、此后的东盟合法性危机以及改革议程;其次,本文就本地区寻求参与地区决策的团体做了描述;第三,本文分析了东盟纳入公民社会组织的局限,指出尽管东盟宣扬“以人为本”,然而,事实上,东盟拉拢与其改革议程一致的团体,排挤不一致的团体。

  • 标签: 地区主义 东盟 公民社会组织 决策参与
  • 简介:<正>波兰危机对苏联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居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苏联当局对此采取了以下各种不同对策:(一)企图切断本国人民与波兰事件的联系;(二)对持不同政见者团体及据说是他们的西方支持者进行攻击;(三)试图纠正一些不公正的做法,减少对持不同政见者的刺激。总的说来,措施的重点是放在“防范”上,但一旦遇有必要就采取镇压和惩罚手段。“防范”为主是苏联内部公安政策的特点,至少1967年以来安德罗波夫当上克格勃首脑以后都是这样做的。

  • 标签: 危机 安德罗波夫 苏联 克格勃 拉脱维亚人 公安政策
  • 简介:随着城市公安机关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对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使得犯罪空间缩小,犯罪分子逐步将目光投向了巡防力量薄弱、防控措施较差的农村地区;给农村地区的治安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各级公安机关在打击农村地区盗窃案件中,根据农村地区特点,不遗余力,破获一批有影响的盗窃案件,有效的打击处理犯罪分子,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 标签: 农村 盗窃 特点
  • 简介:截至民政部救灾司11月13目11时统计,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7省470多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9人,疏散公路滞留和转移安置15.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0多万亩;倒塌房屋7000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35亿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

  • 标签: 温家宝总理 河北 直接经济损失 北方地区 受灾面积 应急机制
  • 简介:前东欧地区的“左派复兴”与经济转轨前景金雁一、向左回荡的政治钟摆近几年的东欧是个频频让人惊呼“没想到”的地方。1991年笔者在波兰不止一次地听人说:“共产党政权垮的这么快,连反对派都没想到,私有化这么难搞,连共产党都没想到”。如今呢?人们恐怕该说了:...

  • 标签: 社会党国际 经济转轨 私有化 民族主义 匈牙利 共产党人
  • 简介: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而且程度恶劣,触及了大众的良知底线,影响了校园风气,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以青岛地区青少年犯罪审判实务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分析其中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暴力的对策和路径。

  • 标签: 校园暴力 青少年 预防对策
  • 简介:中美关系在2010年的恶化引起了东南亚各国的广泛担忧。经常通过东盟集体发言的东南亚诸国一贯坚持在中美两大国间保持平衡,在接纳以大国身份崛起的中国的同时,也坚决主张作为制衡者的美国应维持其在本地区的存在。我们担心的是,中美间的紧张局势若继续加剧,将使得业已不稳的亚洲力量均衡出现倾

  • 标签: 东盟 力量 印尼 反应 变迁 忠诚
  • 简介:2015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体系深刻调整,中东欧国家作为重要新兴发展力量,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积极调整内外政策,地区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政局总体稳定,政治力量发展孕育新变化一、各类选举平稳有序,主要国家政局保持稳定

  • 标签: 国际形势 中东欧地区 中东欧国家 内外政策 国内形势 不确定因素
  • 简介: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次大陆,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员国,因此被普遍认为是南亚国家。然而,巴基斯坦也具有中东国家的某些属性或成分。例如,第一,巴基斯坦与中东国家在地域上相毗邻。在70年代初以后,巴基斯坦同中东国家,尤其是同海湾一些国家,政治与经济联系大为加强,巴基斯坦从对方输入石油,向它们输出农产品和劳务。与此相适应,在巴基斯坦还专门出版了名为《巴基斯坦和海湾经济学家》的杂志。第二,巴基斯坦还把同中东的联系制度化,于1964年同土耳其、伊朗3国建立了区域发展合作组织,1977年3国签署了伊兹密尔条约,1985年将该组织改名为经济

  • 标签: 巴基斯坦 中东国家 属性 伊兹密尔条约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