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敬素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主体性教育意义何在呢?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主体性教育是为每一位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及生存发展能力而打基础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配合,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频繁来往,来掌握体育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与技巧,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
  • 简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群体的合作,体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它还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渊整人际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丰力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虽然也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爿.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仍以单独练习为主。合作学练可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合作学练着眼于学生之间互动的变革,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到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

  • 标签: 小学体育课 小学生 合作性 现代社会 人的社会化 强身健体
  • 简介: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各种知识;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更别说去创造性地学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 标签: 体育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党在新时期教育的总方针。作为高中体育,也必须按“五育”的要求开展好体育教学。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好审美教育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开展好高中体育的审美教育主要应抓好借助体育中的风光美开展审美教育;借助体育中的文明语言开展审美教育;借助体育项目中的形象美开展审美教育;借助体育中的音乐美开展审美教育。

  • 标签: 〔〕高中体育审美教育风光美文明语言体姿美音乐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个全面的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体育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是一般评价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体育教学的要素、过程和效益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

  • 标签: 体系探索 体育公共课 公共课评价
  • 作者: 蒋立兵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对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绝大部分体育师范生也开设了这门课程。采用文献调研和访谈的方法对国内体育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现状进行调研,在分析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的基础上。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体育教学特色出发重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学内容结构、课程知识结构和实践教学结构,对体育师范生《现代体育教育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 作者: 杨睿荣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
  • 简介:〔摘要〕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的第一老师,是学习新事物的第一动力源泉。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才能热爱体育,了解体育,对体育运动产生正确的认识,其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才能更加持久,体育教学要有新型,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标签: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 简介:〔摘要〕体育教学具有身体活动的特殊性,所以容易出现受伤现象。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 标签: 〔〕体育安全意识
  • 简介:〔摘要〕“学习兴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要真正开展好初中体育教学,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就是在体育中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主要方法有精彩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合作竞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重视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 标签: 〔〕初中体育兴趣导入竞赛成功鼓励
  • 简介:一、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但是,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中还有很多欠缺.我国传统的教育固然使学生具有基础扎实、刻苦勤奋的优良素质,但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重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轻实践活动,以升学率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等"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这种"继承性"、"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因而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 标签: 创新意识 体育课 实践能力
  • 作者: 周明扬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体育课、训练课的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基本教材内容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准备,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认真抓好准备活动的备课,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安排好每节课的准备活动,是保证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 简介:〔摘要〕体育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体育涉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待上体育有两种心理①喜欢体育心理;②不喜欢体育心理。为了上好中学体育,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应该依据心理规律,分析学生心理,对症下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 标签: 〔〕中学体育状况喜欢
  • 简介:〔摘要〕《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体育的教学中重视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新形势的学生不仅体“育”,而且还应该心“育”。探究如何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体育的教学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呢?其一,抓好体育的心理环境创设;其二,在体育的教学中重视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的教学中不断地拓宽延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标签: 〔〕新形势下高中体育心理健康重视环境重视课内重视拓宽
  • 作者: 秦楠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9-19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
  • 机构: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