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民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的时侯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侯,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 标签: 马湖 移居 寒风 山水画 太阳 上虞
  • 简介:近来读到一篇文章,其中谈到“军”字的本义,认为的“军”字的“冖”是“华盖”。笔者以为,这是非常错误的。

  • 标签: “军” 语文教学 阅读 "华盖"
  • 简介:“明月”一词是古今汉语常用词,《汉语大词典》(第2版,下简称《大词典》)“明月”条所列义项有三:1.光明的月亮;2.指明珠;3.下一个月。前两个义项属常用义。今阙而不论。第三个义项,从构词上看,日人则暗,日出则明,一暗一明为一日,故次日日明日,明月、明年、明春等,皆沿此义。经考证,我们认为“明月3”《大词典》引证不足,缺少书证。该词秦汉以降,代有用例,今就传世及出土文献中的书证,对《大词典》等辞书略加补证。为方便讨论,兹不烦将“明月3”透录如下:

  • 标签: 明月 《汉语大词典》 补证 出土文献 常用词 义项
  • 简介:《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关于“师旅”,朱熹集注云:“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杨伯峻《论语词典》及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都从此说,然均不确。刘宝楠...

  • 标签: 战争 《古代汉语》 《论语》 千乘之国 安徽阜阳 韩非子
  • 简介:本文阐述了积极开展民族体育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六个方面对民族体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了探讨。

  • 标签: 民族体育 运动 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又A又B”格式的定量、定性分析,从形容词的类、A和B的位序、认知顺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概括了这一格式的构成基础,进而考察了“又A又B”格式的表述特点和A、B的内容关系。

  • 标签: 形容词的类 内容构成 表达特点
  • 简介:《西游记》是一部荒诞的神魔小说。可荒诞不等于荒唐。荒唐置逻辑于不顾,荒诞呢,装神弄鬼的表面下,却依旧内蕴着逻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生”,俗人如我者学不了太上忘情,读这部小说之际,竞每每不务正业,一本正经摩玩起荒诞故事里的逻辑合理性来。这就有了很多阅读的趣味。

  • 标签: 《西游记》 逻辑 得失 神魔小说 荒诞 合理性
  • 简介:文章考察发现,南宋《会稽志》和《宾退录》中均明确记载“通判为(曰)倅”,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倅”表示“通判”义的语言事实,历代职官辞典及类书中也记载“倅”为“通判”之别名,但现代通行的权威辞书却没有收录“倅”“通判”义这一义项。基于此,文章建议权威辞书能够根据史实订补“倅”“通判”义,以使“倅”之义项更加全面、读者理解文献更加准确。

  • 标签: 通判 辞书释义
  • 简介:上诉状因其案件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行政上诉状等,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因为对原审判决或裁定不服而在法定期限内依据法定程序提请上一级法院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请求对原审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 标签: 诉状 上诉 案件性质 法定代理人 诉讼文书 刑事
  • 简介:<正>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担负着正面战场的作战。失败诸多,但也取得一定的战绩。这一时期,国民党抗战比较积极。尤其是国民党杂牌军队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曾发生过二十九军的

  • 标签: 国民党军队 蒋介石 抗战初期 正面战场 日军 二十九军
  • 简介:桓譚《新論·正經》記載當時古文經典籍,其内容與《漢書·藝文志》互有異同,此可見兩漢際經學發展概况.桓譚著《新論》,自以爲其書與《春秋》褒貶思想一致.他所言'前聖後聖,未必相襲.夫聖賢所陳,皆同取道德仁義,以爲奇論異文,而俱善可觀',一方面體現了桓譚的自我期許,'擬聖'意識十分强烈;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桓譚著作'尚新'的學術目的.桓譚反對立《左傳》博士,與《左傳》的古文經學身份無關,而是反對當時將《左傳》讖緯化的傾向.

  • 标签: 思想際讖緯 桓譚 經思想
  • 简介:“劳来之”语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劳来之,匡,辅,使自得,又从而振德。”其中的“劳”和“来”在一些大学教材中有不同的解释。如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为“慰劳安抚”。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释“劳”为“慰劳”、“来”为“使来归顺”。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释为“使民劳,使民来”。杨伯峻《孟子译注》译“劳来之”为“督促他们”。

  • 标签: “来” “劳” 《古代汉语》 《孟子译注》 大学教材 主编
  • 简介:[教材辨误】语文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有《游恒山记》(选自《徐霞客游记》)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句中的“坠”没有注释,不少老师把它理解为“坠落”,笔者以为这种理解不妥。

  • 标签: 《徐霞客游记》 实验教科书 初二 语文教学 语文版 教材
  • 简介:游古徽州西递地界,见存有一悬匾(右图)。其余附件全无。(朱熹为古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笔者曾将此字和朱熹传迹比较,风格一致,敦厚、丰满,为一佳书,应当可信。

  • 标签: “孝” 解读 书法 古徽州 朱熹 应当
  • 简介:《汉书·蒯伍江息夫传》“臣愿披心腹,堕肝胆”。师古注“堕,毁也。”王念孙据《史记·淮阴侯列传》“披心腹,输肝胆”,改训“堕”为“输”,取“输”有“献、送”义。在“披心腹、堕肝胆”一结构中,披、堕为互文,义当相关,然若依王说则披(裂开)与堕(输送)实不...

  • 标签: 《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胆 变换说法 《行路难》 公羊春秋 《郑笺》
  • 简介:当下,文学从宏大叙事转向日常叙事,从民族国家话语转向个人话语,是文学走出作为政治工具的羁绊,关注世俗人生的一个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走向琐碎与庸常的病症,没有了诗性的追求,没有了深层的关怀,文学成了当下生活的“就是这样,只能这样,就这样吧”的灰色咏叹调。读了这样的作品,顶多是一声叹息,不再有沉思、震撼、感动、愤怒。但也有一些作品,能咀嚼出不少东西,令人回味。

  • 标签: 《桃之天天》 文化批判 宏大叙事 个人话语 国家话语 政治工具
  • 简介:"草马""草"的语义来源是什么?唐朝颜师古认为因牝马"牧于草"而得.近有学者则谓"取义于槽",盖因雌性动物生殖器官形似槽而得.此说依据不足,似难成立.马类雌性动物谓之"草",主要源于古人对雌性动物的轻贱评价,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影响下形成的.

  • 标签: 草马 语义来源
  • 简介:<正>我们不提倡做文白搀杂的文章。即或在文章里偶尔用点文言词语,也应当用准。古文底子薄的同志还是少转(zhuǎi)点文为好。笔者就常常在若干报刊,包括语文刊物上看到有把“有失偏颇”、“有失轻率”、“失公允”、“失详实”一类词语用错的现象。例如:

  • 标签: 中学文言文 去偏 文言词语 “失” 词语搭配 “相”
  • 简介: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应该是生活本身,写作并不只是生活的点缀品。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让他们接触生活、走进生活,和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写出有生活味的作文。教师应该在引导观察、体验活动、即时练笔和组织交流等方面采取更加多姿多彩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 标签: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