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本世纪30年代初期,由于法西斯主义的迅速扩张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5年结束的这场战争,给美术界留下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标记。在战争时期,日本的美术家为了满足军事的需要,创作了一些军事题材的作品。这对现代美术的发展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一些影响,在许多现代美术的发展项目上都留下了空白。日本一些地区性的美术团体在战争时期已被迫解散,在战后才重新组织和恢复,1945年,二科会(系积极介绍和模仿印象派之

  • 标签: 现代美术 美术团体 军事题材 超现实主义 野兽派绘画 巴黎画派
  • 简介:今人研究清末民初的商业美术,多以《申报》、《良友》等为发端,因而研究视野主要落实于月份牌广告,即便是以整个民国商业美术为研究主体的论著,也多只论及平面广告、字体设计,而较少涉及其他类别。事实上,民国商业美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橱窗设计、室内陈设、服饰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展览画赛等,这一点从当时的画报对商业美术的推介及1935年首届全国商业美术展览之内容可见一斑。然而,设计史研究者对这一时期的商业美术业态及其在近代中国设计史上承上启下的意义尚缺乏足够的理解,尽管民初期刊对此领域多有涉及,然相关史料仍亟待挖掘钩沉。

  • 标签: 商业美术 意义辨析 近代中国 美术形态 30年代 历史
  • 简介:年代来划分艺术家的方式也是一种时尚。“90后”艺术家,目前年龄肯定是在25岁以下,他们首先是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而他们的价值观大概形成于21世纪头十年。这十年,是中国大陆经济急速增长的十年,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是中闭市场化程度日益增加,并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网络和信息充斥存城市里,只要不是偏远闭塞的山区,大都非常熟悉电恼、iPad、智能手机等一系列的信息化设备。信息全球化,使得世界变的“很小”,空间已经不再是阻隔信息传递的因素。

  • 标签: 艺术家 年代划分 20世纪90年代 群体 信息时代 “90后”
  • 简介:瑞银集团当代艺术收藏展“移动的地平线——瑞银集团艺术珍藏:1960年代至今”于2008年9月29日至11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国家级艺术殿堂是本次展览的合作伙伴,举办此次展览,表示国家美术机构对于具有实力的企业美术收藏的倡导和支持。本次艺术展是继瑞银集团于今年6月和7月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为了明天的记忆”艺术收藏展之后移师北京的又一更大规模的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和瑞银集团的首度合作,也是第一次举办国际企业的收藏展。

  • 标签: 艺术收藏 瑞银集团 60年代 地平线 中国美术馆 合作伙伴
  • 简介:人类聚居环境学(EKISTICS)的理论,是由希腊学者、城市规化学家萨迪亚斯(CC.A.Doxiadis)等人于二次大战以后首先创立的。它是一个以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基点,研究自然环境、人、社会结构、城市与建筑发展的学科体系。在人类进入现代高科技信息生态文明时代后,去寻求自然生态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适合人的、理想和美好的人工环境则变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 标签: 人聚环境 雕塑观 以人为本 人类聚居环境学 城市与建筑 艺术形式
  • 简介:中国文人、书画家的生活十分丰富,可述者甚多。其中,代笔、捉刀即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代笔”、“捉刀”的记载。至民国时期,为人代笔、捉刀现象仍时常流露于文人笔下。《陈屺怀致沙孟海札》便有非常清晰的记录,联想到沙孟海虽多次为他的师友代笔。然于沙氏的著述中却较少记录。现就《陈屺怀致沙孟海札》中,沙氏为人“代笔”这一现象略陈己见。

  • 标签: 沙孟海 早年 中国文人 文化现象 民国时期 书画家
  • 简介: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地方性城市保护法规之一,《纽约地标法》是在纽约城市历史地标保护运动中形成的。纵观其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信息。本文从美国城市地标保护实践切入,进入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历史场景中,以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和质性分析方法解读美国地标法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并透射其对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

  • 标签: 城市地标遗存 地标保护运动 纽约地标法 公众意识
  • 简介:安塞姆·基弗是著名的德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面貌多变,以及深邃的思想性和观念性闻名于世。基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个体体验与历史记忆融合在一起,不但对二战后德国复杂的身份政治进行了清晰的表达,更对日常生活的精神性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关注基弗1993年移居法国之后的作品,并以物质的形态转变为切入点,试图对其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 标签: 转变 精神性 炼金术 废墟
  • 简介: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西洋素描改造国画的作法,美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并引发一场论争。在这场论争中,不同观点的交锋,从学理上剖析了民族艺术的特点以及西洋素描的利弊,促进西洋素描技法与民族艺术的有机融合,促进新国画的诞生与国画命运的改变。

  • 标签: 五十年代素描 论争 国画 变革
  • 简介:我国当代的室内外设计风格在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背后蕴含着深层的社会原因等。分析引起变化的各种因素和各个历史阶段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助于我们理解风格变化的过程。

  • 标签: 设计风格 当代中国 室内 相互作用 社会原因 历史环境
  • 简介:最早知道康庄先生,是在上海《书法》杂志一九七九年底举办的『全国群众书法竞赛』,他荣获二等奖。当时中国书协还没有成立,这个活动,具有开创的意义,又是文革以后的第一次,因此可以说是对当时中国书坛创作实力的一次大检阅。竞赛中的获奖作者,特别是中青年获奖作者,几乎全部成为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的中坚力量。一九八七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五康书画展』,在当时的书坛引起轰动,也加深了我对康庄先生的书法风格的印象,大约是在一九九九年,经主编同意,我代表《中国书法》杂志约康庄先生作专题,他虽再三推辞,但我还是想方设法拿到了相关的资料.

  • 标签: 康庄 书法 书坛 先生 获奖
  • 简介:尽管在本世纪的前70年苏联一直是共产主义的化身并因此被当作资本主义的首要对手。然而无论如何,当它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普遍效法的模式并产生遍布世界的列宁式的政党组织时,对于西方民主的知识分子而言,苏维埃体系已经永久地终止了魅力。而当共产主义思想继续在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主义 资本主义 共产党 共产主义
  • 简介:蔡国强往往被看成是靠贩卖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而成功的中国艺术家,的确,焰火是蔡国强最重要的艺术媒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证明他已将焰火玩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草船借箭》和《收租院》也只有谙熟中国文化历史的人才能品出个中意味。但是,长期在海外生活、饱受国际文化熏染的蔡国强也越来越自觉地将艺术表现的主题扩展到整个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他的《不合时宜:舞台之一》取材

  • 标签: 装置艺术 中国四大发明 艺术媒介 蔡国强 装置作品 能品
  • 简介:一、东京圈公共艺术发展背景(一)、东京圈的发展与公共艺术设置"东京圈由东京都与相邻的3个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构成,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约30%。"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复兴计划,从1958年到2000年,

  • 标签: 公共艺术 20世纪90年代 东京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展背景 城市复兴
  • 简介:从1950年代末开始,各种社会运动在美国骤然兴起,打破了社会的沉静,美国变得喧嚣混乱。青年们在价值观念、权力机构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激烈地反叛主流社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青年文化。这种社会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作"反文化",它在1960年代持续发展成一场青年运动。

  • 标签: 反文化 格林威治村
  • 简介: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DictiornaryofArtandArtists,EdbyNikosStangos,PublishedbyThamesandHudsonLtd,1996,London刘礼宾代亭沈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0月北京第1版)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介、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是‘在一段时间中’被感知到,它们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并与观众互动。"

  • 标签: 装置艺术 沈莹 艺术作品 HUDSON 装置作品 谷文达
  • 简介:展览“孤寂的地平线”主要展出高名潞先生70年代创作的近百幅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中蕴含着“日常性”和“形而上精神”,两者既有对立性,又有整一性。展览分为“草原岁月…‘乌盟风景…‘师生友人”等七个主题,这同时也是高名潞先生在70年代的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中,又能看到高名潞先生寄予其中的形而上精神。看似互不相容的“日常性”和“形而上精神”最终都整合于高名潞先生80年代至今的学术工作中。

  • 标签: 日常性 形而上精神 极多主义 理性绘画
  • 简介:乡土与民间题材在新中国艺术史上一向得到艺术家的高度重视。这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进程和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政策紧密相联。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民间与乡七题材油画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随着全球化语境而呈现出与八十年代全然不同的文化意义。由于遭受到全球语境的巨大压力,中国艺术竭力强调和呈现自身的东方身份与中国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既有成功之作,也有后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艺术作品,许多“伪东方”与“伪中国”形象充斥着美学视域。因此,重审90年代中国乡土艺术的身份意识别有一番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标签: 中国意识 东方精神 九十年代 油画 罗中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本文就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提出月份牌广告画是西洋广告画本土化的结果,是高度商品化下的产物,它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本土化、商业化、摩登化、通俗化、艺术化是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广告画的五大特征,也是当代美术设计的宝贵财富。

  • 标签: 月份牌 30年代 老上海 广告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