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孤东油田现已进入高含水期,出砂严重,层间矛盾突出,稳产难度加大。通过对各种动态监测资料的应用,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证实监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 标签: 动态监测资料 油田开发 应用 孤东油田 增产措施
  • 简介:本文提供了采于1115个水井过滤器的7671个地下水样的分析结果(1993—2001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在丹麦,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是描述地下水的现状、发育以及地下水受到的影响。本文对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计划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被监测地区。所补充的数据包括约6000个供水井的供水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农药(杀虫剂)之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以监测项目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根据化学性质,对所监测的有机微污染物进行分类:芳香烃;氯酚;洗涤剂;卤化脂族烃;醚(MTBE);苯酚和邻苯二甲陵盐(或酞酸盐)。所监测地区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化合物是:甲苯(18.7%)、苯酚(14.6%)、二甲苯(10.9%)、三氯甲烷(9.5%)和苯(8.8%)。浓度常大于丹麦饮用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5种化合物是:二丁基酞酸盐(d.buthylphthalate)(28%)、苯酚(14%)、2,4.二氯苯酚(10%)、三氯甲烷(10%)和五氯苯酚(7%)。总的来说。在1993-2001年的监测期间。在1115个被监测的水井过滤器当中,57.8%的过滤器被检测出至少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化合物。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年平均出现率为19%。

  • 标签: BTEX 氯酚 洗涤剂 饮用水 地下水 微污染物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外成作用临测时利用滑坡位移调查分析的植物指示方法的一些概念。根据滑坡出现的机制正在研究两种类型滑坡:断块滑坡和粘塑性滑坡,每一种滑坡首先要分成假设稳定期和活跃期。应用以下分析:植物区系分析,生态群落分析和植物群落中不同种类生态群落组的关系:生命形态同生物形态概念的比较分析,生态分析和植物群落中不同种类生态组的关系,个别种类的地植物学特征,借助Cepeceнa-Чekaobckий共性系数分析滑坡不同单元之间每一个区段内部描述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共同点。在对128种描述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方法的结论。

  • 标签: 植物指示 滑坡位移 外成作用监测 生态群落分析 植物群落
  • 简介:由于大多数废物堆都建造于多年以前,并且朱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把废物堆密封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再是环境危害物。所以,把废物堆密封后,砬该制定一项监测计划。如有必要对废物堆浸出液的特性进行研究.避免不可预测的问题出现。由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潜在污染主要取决于场地的物理特征(例如,孔隙度和渗透性)和地下流体的动态(例如,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因此,为了制定废物堆周围区域的监测计划,获得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是必需的。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废物堆周围区域和确定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基于葡萄牙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密封的废物堆 数据集成 监测 克里格法(kriging)动态模型
  • 简介:我们通过监测位于亚平宁地区的一个粘土斜坡内正孔隙水压力来分析降水如何影响沿土体剖面的孔隙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斜坡稳定性。监测数据在监测滑坡活动的第一个季节(2001年8月-2002年6月)获得。研究地点位于一个复杂滑坡后缘,该处斜坡即将发生浅层滑坡,斜坡变形特征非常明显。孔隙水压力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过去11个月其变化呈现稳定的趋势。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饱和带通常延伸到接近地表(小于1m)。孔隙水压力测量显示,任何条件下,整个斜坡内存存明显的垂直向下水流,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受顺坡水流控制。与降雨对应,浅层地表(1—3m)存在压力脉冲,与低渗透性土体相比,其滞后过程很短,并且水流有瞬时水流的特征。斜坡在观察期问破坏,孔隙水压力的瞬时反应说明其为孔隙水压力型滑坡。地下水流存在优势路径,这种现象可以解释在同样深度内一些传感器的异常反应。

  • 标签: 监测 孔隙水压力 粘土斜坡 滑坡 亚平宁山区
  • 简介:基于滑坡多级监测概念的欧盟基金项目OASYS是2006年完成的。来自6个国家的12个研究院都试图把滑坡和灾害管理领域中的这些多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滑坡灾害密度高的区域,开发一种成本经济的预防滑坡灾害的多级监测与评估系统的概念。本文报道了创新的方法和一些重点的研究,主要是三个任务:◆遥感资料的GIS集成地质评价,大量滑坡所处的高风险区;◆以传感网络设计为基础,利用模糊技术进行监测数据的几何分析;◆以报警系统信息为基础,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滑坡岩土力学的建模。这几个主要任务分别针对的是所取得的成果。在随后的调查中必须实现综合的方案。

  • 标签: 滑坡 风险评价 报警系统 模糊技术 卡尔曼滤波技术
  • 简介:斜坡作用,特别是滑坡,是危险变形作用最突出的现象之一。传统上采用动态大地测量调查边坡作用。此外,一些地球物理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的发展前景,采用这些方法可以调查岩体内不同性质物理场的特点。本文集中探讨两种调查方法——地震声波法和倾斜测量法,其物理原理自然与研究岩石应力一变形状态相关。这两种方法在文献中的论述相对较少,这是促使本文报道的其他动机。

  • 标签: 地球物理监测 动态大地测量 地球物理方法 变形作用 发展前景 状态相关
  • 简介:安加拉铁矿区位于通古斯卡火山区的南部。是东西伯利亚黑色冶金矿产原料基地。铁矿床集中在西伯利亚陆台南部所特有的独特地质构造上,即火山构造爆炸管(火山道)。实际上,该矿区所有的已知矿床在地质构造和构造特点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矿产共生也相同,同时具有围岩和矿石相近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浸水条件。

  • 标签: 铁矿床 监测机构 地下水 东西伯利亚 地质构造 物理力学性质
  • 简介:对阿尔3平1井进行地层测试,评价阿尔3断块主力油层,同时利用高精度电子压力计在二次关井后期完成接收阿尔3平2井压裂作业对测试井的干扰信息,实际完成地层测试和监测压裂动态干扰测试。按照科学的地质及工程施工设计,合理安排各阶段开关井时间,既取全取准测试井各项地质参数,又要获取邻井压裂对测试井影响的压力曲线,从产量、压力变化分析邻井压裂裂缝是否在纵向沟通至上部的测试井段。

  • 标签: 评价储层 压裂监测 动态分析 层间串通
  • 简介:1利用多级瞬时(multi-temporal)遥感图像来描述滑坡滑动面滑坡运动部分地受滑动表面几何形状的控制。利用多级瞬时(multi-temporal)遥感图像能够描述滑坡滑动面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和时间的进展。通过多级瞬时的图像对比方法能够绘制解译滑坡运动速度和方向的位移图。这些数据随后被用于定性地描述滑坡滑动面的几何形状。该方法不能取代原位勘查,但的确有助于适当地分配地球物理剖面图或不稳定地区的钻孔。

  • 标签: 地质调查局 滑坡 灾害监测 表面几何形状 法国 遥感图像
  • 简介:随着油藏精细化管理思路的推广,海上油田大量的油井安装了永久式测压装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试井解释方法进行探索成为必要。利用变产量试井解释软件,结合油井生产历史、动液面数据、产液量数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变产量试井解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标签: 永久式测压装置 变产量试井 动液面 多分支井
  • 简介:陶瓷剂量计采样是一种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长期、积时监测的新方法。这种新型采样方法减少了若干所需分析。在采样、运输或在整个采样时期为监测污染物浓度(代表平均值)而累积水样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这种积时测量污染物浓度的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河水、湖水和废水等。剂量计由一个装有适当吸附剂的陶瓷管组成。多孔陶瓷薄膜可控制扩散量。所以可使系统标准化。这种方法已被发展用于测定多环芳香羟(PAH)、易挥发的氯化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BTEX)。也可用于测定其它有机和无机水化污染物。在监测时期,吸附剂能使化合物呈线性堆积,且化合物是溶剂提取或定量热解吸的。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BTEX 有机污染物 废水 湖水 水样
  • 简介:1通过监测仪表数据的互相关测定泥石流的速度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有效地对泥石流进行监测。以一定的间隔把一组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急流区,是一种获得泥石流前缘平均速度的常用方法。除此以外,这些传感器也能被用作泥石流发生的检测器。地震和声波传感器也能被用于测量泥石流前缘速度和流量(以相同的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测量泥石流的速度和流量。例如,通过电流计量表、溢流堰、文氏管测流槽、巴歇尔氏测流量测流槽和化学示踪剂等。然而,通过这些方法对泥石流的速度进行测量时,要求充分地确定泥石流波动的主要前缘。通过在两个连续测量的监测站记录的泥石流前缘之间的时滞,能够对泥石流的平均速度进行评估。

  • 标签: 泥石流 监测仪 地质调查局 意大利 传感器安装 平均速度
  • 简介:井间示踪技术是目前成熟和先进的油藏开发动态测试技术之一.对其工作原理、施工工艺的介绍和资料应用表明,该技术对于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油水井的连通性、推进方向和推进速度等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标签: 井间示踪测试 油水井 监测 示踪剂 水驱方向 水驱速度
  • 简介:1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鉴定滑坡堆积物基于遥感数据,可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确定滑坡特征。一种方法是利用高分辨率的立体图像和凝合影象确定滑坡的大小、分布、类型和特征;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立体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和地形剖面图(例如激光测高仪剖面图),通过对滑坡尺寸(滑坡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碎屑分布)的测量,是对第一种方法做的补充。

  • 标签: 滑坡特征 地质调查局 灾害监测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加拿大 地形剖面图
  • 简介:两个多发性滑坡的野外监测,即日本本州岛的Sodechi和Yonaihata滑坡,揭示:即使这些滑坡活动是在粘性土中重复性滑动,但是斜坡破坏的扩展与普通滑动一样。随着斜坡内应变的增加(沿滑动面局部破坏的起因),地表位移同时迅速增加。第三蠕变阶段开始,并产生了大位移的持续滑动。因此。当局部破裂面形成贯通面后,整个斜坡就产生崩塌性滑动。利用环剪试验测定了滑坡粘土的三种抗剪强度参数:(1)完全软化强度参数Ф'(扰动土的峰值抗剪强度参数),(2)试样分离强度参数Ф'ss(本项研究新近提出):以及(3)残余强度参数Ф'ss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地面破坏传播阶段中,Ф'ss是表示斜坡稳定性的最合适的抗剪强度参数。因此,确定试样的分离强度参数Ф'ss是分析斜坡破坏扩展机制,并将其应用于斜坡稳定性分析问题的首要步骤。

  • 标签: 粘土 滑坡 监测 抗剪强度 稳定性
  • 简介:应用火烧山油田历年动态监测资料对油田储层特征与开采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从不稳定试井曲线形态分类入手,结合生产动态,计算其特征参数,按裂缝发育程度对火烧山油田储层划分为四种流动系统,即裂缝系统,双渗系统,孔隙系统,其它系统。对储层各流动系统的渗流特征、开采特点,在各层中的贡献与分布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应用剖面测试资抖对储层剖面动态特征,裂缝发育规模也做了叙述。通过对大量的动态监测资料统计分析深化研究,对火烧山油田储层有较深入的认识。并且首次对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在开采过程中的意义做了系统的描述。此项研究虽然仅仅是个开端,但对建立地质模型,储层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指导生产、治理油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火烧山油藏) | 不稳定试井 储集层特征 裂缝系统 裂缝孔隙
  • 简介:在包含有毒化学溢物流、地下储罐的泄漏、化学废料堆的场所需要长期监测,目的是降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目前的监测方法费用昂贵而且时间集中,采样和分析技术存在局限性。野外人工取样的实验分析每个水样花费100—1000$(不包括采样的费用),并且要协调样品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 标签: 传感器 有机污染物 微化学电阻 水污染 敏感聚合体 导电粒子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了适合于吉林油田浅油层、低产能、深泵挂特点的吉林Ⅱ型分层产液剖面测试技术和测压管分层测压技术;用分层监测资料深化了分层油水发布,压力分布和开采动态的认识,提出了分层挖潜改造的选井选层原则;指导分层注水调整、分层压裂、分层堵水和分层化学调剖,证明了动态监测工作在油田开发中的重大作用。

  • 标签: 分层测试 油气藏动态 分层配注 分层压裂 增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