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咨询在改善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2名基层部队官兵,以症状自评量表展开调查测评后展开心理咨询,6个月后再次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心理咨询后162名部队官兵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忧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偏执及精神病性等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心理咨询前(P<0.05)。结论为基层部队官兵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可促使其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部队官兵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对初产妇心理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初产妇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娩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后24h、48h泌乳量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而产后24h、48h泌乳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显著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促进泌乳功能。

  • 标签: 心理干预 初产妇 心理 泌乳功能
  • 简介:摘要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并且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状况会受到社会支持的很大影响,人们的内外心理控制感也影响着社会支持水平。若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具有外部控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心理会出现较为复杂的症状,主观幸福感指数低,而具有内部控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会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本文从研究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感的意义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探讨了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控制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一定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进行药物治疗并加入心理护理,能够使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间,在我院选择收治的3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偏头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抑郁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依据奇偶数将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5.42%,护理满意度为95.83%,均显著高于单独进行心理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S、Back、SAS及Scl-90抑郁因子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的观察组患者SDS、Back、SAS及Scl-90抑郁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由于单独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抑郁评分,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患者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羊膜腔穿刺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羊膜腔穿刺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常规组(n=56,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6,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之后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羊膜腔穿刺孕妇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羊膜腔穿刺孕妇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至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探讨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无明显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均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 焦虑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产时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自然分娩愿望的产妇随机均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时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产时另实施心理护理。对比2种护理模式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果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抑郁、恐惧、焦虑、急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许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自然分娩者不同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时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果。

  • 标签: 产妇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里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肿瘤 心理护理 化疗 影响
  • 简介:摘要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在当下这种社会背景下,自我建构中二元型自我(高独立我且高依存我)的个体能更多使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更少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因而显示出更好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 标签: 自我建构 心理防御机制 独立我 依存我 社会适应
  • 简介:随着网络新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渐深远,基于网络的心理咨询应用机制越来越多的被探讨,本研究尝试探讨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基于大学生网络日志进行积极关注和心理支持的可能性及实施进行探讨。

  • 标签: 大学生群体 心理辅导 网络 应用 日志 心理咨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人体机能的发挥,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人体机能发挥效果。本篇文章主要从心理状态和人体机能;心理状态对人体机能发挥的影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心理状态对人体机能的积极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借助激励机制,激发人体机能;借助心理暗示,激发人体机能等相关建议。

  • 标签: 心理状态 人体机能发挥 心理现象 积极心理暗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3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中25例未进行心理护理,28例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有心理护法的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状态,使患者积极调整好心身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迅速有效的治疗手段,在静脉穿刺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影响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1~11月248例择期手术的不同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并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的焦虑水平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术前1天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术前焦虑、血压、心率变化值、术前疼痛反应及围手术期患者配合程度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在手术前1天焦虑程度最高,为此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护理干预 手术病人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为,青年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较快,并能产生兴趣,对一些新异的学说好奇关心。

  • 标签: 网络 青少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事件对焦虑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在普通大学生中筛选出在创伤事件发生前具有较高焦虑水平的个体,确定1位学生为此次研究的被试。通过访谈法了解该被试在创伤发生前的焦虑情况及创伤事件之后被试的情况。结果创伤事件发生之后被试的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层面的变化。结论创伤事件对患者本来焦虑在表面上起到了缓解,症状减少。但创伤事件对被试造成的消极影响持续,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

  • 标签: 焦虑 创伤 影响 访谈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留守老人群体中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11例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02月进入本院展开专业诊疗的留守老人,予以专业治疗的同时,以疗法差异展开分组工作甲组中56例均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乙组55例未施予心理疗法,仅指导老人正常生活,并给予甲、乙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的计分结果、抑郁评定结果作专业统计与客观比较。结果甲组56例老人接受本次专业疗法后,有45例(80.36%)无抑郁现象,10例(17.86%)轻度抑郁,1例(1.79%)中重度抑郁;乙组55例中,有23例(41.82%)无抑郁现象,27例(49.09%)轻度抑郁,5例(9.09%)中重度抑郁,(P<0.05);甲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计(82.22±2.37)分,乙组是(73.77±2.36)分,(P<0.05)。结论临床给予留守老人专业治疗时,以支持性心理疗法展开治疗工作,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升高具有促进作用,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留守老人 抑郁程度 支持性心理疗法 幸福感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