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唑吡坦在治疗失眠症时对多导睡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弥勒市中医医院在2015年8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对于失眠症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进行持续3晚的多导睡眠描记,在第三晚给予患者服用唑吡坦,剂量为10mg,记录30例患者在用药之后的多导睡眠改变情况,同期选取正常对照组30名进行为期1夜适应以及1夜基础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和基线睡眠对比,患者在服用唑吡坦之后的睡眠效果显著提升,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觉醒时间显著降低,S1降低,S2提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失眠症患者给予口服唑吡坦,对其夜间多导睡眠图存在影响。

  • 标签: 多导睡眠图 失眠症 唑吡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有创通气机械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经超声心动联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划分为观察组,而仅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被划分为对照组,每组48例。通过超声心动联合动态心电图对两组病人进行诊断。比较其超声心动和动态心电图参数。结果在LVESD、LVFS、LVEF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LVEDD和ICT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病人的ST-T波改变率和T波平坦、低平率分别为93.75%(45/48)和66.67%(32/48),而对照组的分别为2.08%(1/48)和4.17%(2/4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18.795、13.728,P均<0.05)。同时,观察组在SDANN、rMSSD、SDNN方面均较对照组低,而其在HR方面却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经超声心动联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提供给临床治疗以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思维导在基础护理学的实验课集体备课中应用,利用集思广益、便于记忆等优点,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实验课集体备课教学目标,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并利用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对思维导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集体备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思维导图 基础护理学 实验课 集体备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维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临床对照的方法,对1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健康讲座和思维导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学习兴趣、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学习兴趣、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遵医行为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思维导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遵医行为。

  • 标签: 思维导图 老年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心动教学实践中联合应用PBL于C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1月在本校中接受超声心动诊断课程学习的医学生68名,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34名。甲组采取PBL与CBL联合教学法,乙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比较理论考试成绩等指标。结果甲组的病例诊断实践成绩为(89.45±8.71)分、理论考试成绩为(91.71±6.03)分,比乙组的(83.26±8.14)分、(85.64±6.84)分高,P<0.05。甲组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97.06%,比乙组的82.35%高,P<0.05。结论于超声心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用PBL与CBL联合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成绩,改善教学质量。

  • 标签: PBL教学法 效果 超声心动图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ICU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镇静镇痛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好转的有44例(88.0%),好转时间为(7.2±0.8)h,无效患者有6例。通气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采用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低氧症状。

  • 标签: 重症心源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此类患者一方面通过药物来治疗,另一方面做好适当的心理支持、安慰和必要的保证缓解病人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 标签: 机械通气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此类患者一方面通过药物来治疗,另一方面做好适当的心理支持、安慰和必要的保证缓解病人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 标签: 机械通气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58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重症肺炎又接受了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93.10%),对照组(68.9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27.59%),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显著地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期间有效地降低了患者不良不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ICU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匀邓正性肌力药物和利尿药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给氧;观察组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参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机制较为复杂,尽快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换气功能,使用安全,能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机式通气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为探索ICU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模式,以Kolcaba的舒适护理理念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为核心,优化常规护理内容,针对主要不良体验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重症监护体验量表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进行分析,该措施在改善患者“人际需要支持”、“治疗与病情信息”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预后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非胃肠道疾病患者共200例,其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有100例,使用一般治疗的有100例,对两组的AGI发生率进行相关研究,并对机械通气组中发生AGI和未发生AGI的相关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健康评估进行相应记录,对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等进行相关统计。结果在10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发生AGI的几率为45%,其中AGI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未使用机械通气的相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机械通气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率等明显的高于未发生AGI患者(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预后。1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胃肠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胸骨旁切面组、胸骨上窝切面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0例,对胸骨旁切面组进行超声心动胸骨旁切面检查,对胸骨上窝切面组实施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长度、主动脉侧内径、肺动脉侧内径水平及动脉导管未闭分型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导管长度、肺动脉侧内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窗型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主动脉侧内径显著大于胸骨旁切面组(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骨旁切面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更具有准确性,其价值意义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胸骨上窝切面 动脉导管未闭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超声心动的特征。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6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单纯性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E/A和左房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及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1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观察所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及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冠脉造影结果发现,51例患者中41例为阳性,10例为阴性,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38例为阳性,13例为阴性,超声心动结果发现,25例为阳性,26例为阴性。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超声心动,P<0.05,特异度及敏感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可作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的无创诊断技术。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冠脉造影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免疫室定性ELISA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找出失控的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因素,为提高室内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分析法对我科免疫室2015年1—2016年12月的失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分析免疫室ELISA项目每个月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人为干预。结论通过帕累托分析法可找出免疫室ELISA项目室内失控的主要原因,为室内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和依据。

  • 标签: 帕累托图分析法 ELISA 室内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