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它是步入临床、科研、创造文明方面的桥梁。笔者阐述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考试的重要性、实验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及实验考试后的体会。认为通过加强实验考试,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实验考试 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 实践操作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 简介:笔者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生化检验教学特点,通过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当今临床生化检验教学的改革。主要通过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式、学导式、比较式、讲授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教学 改革 教学改革 临床生化检验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工艺学作为必修专业课程,在我校生物制药专业专业中开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对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等方而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生物制药工艺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为提高对生物化学的认识,突出生物化学实验地位,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革新实验教学手段,改变实验教学模式,来改革实验教学,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腹泻患者粪便主要致病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普通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便培养52例阳性,阳性率57.7%,52株致病菌中大多数呈多重耐药。52例中沙门菌15例(28.8%),志贺菌34例(65.4%),真菌3例(5.8%)。耐2~4种抗生素的有25株(48.1%),而耐4种及4种以上抗生素的共有14株(26.9%)。47株致病菌(3例真菌除外)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93.6%,对庆大霉素敏感率89.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83.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均100%。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为95.7%。真菌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临床医生应在药敏检测结果指导下用药,以减少肠道致病菌耐药率的上升。

  • 标签: 腹泻 药物敏感实验 菌群失调
  • 简介:笔者介绍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的内容概要,通过对本科生教学使用此教材的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此教材反映了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新进展和教改成果,内容丰富、新颖、重点突出、实用,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 标签: 教材 评估 问题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 规划教材
  • 简介:摘要我国综合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者生物检验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各类先进生物检验技术诞生的背景下,传统检验技术因其自身的检验周期长、检验步骤繁琐等缺点影响,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限制。而检验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促使微生物检验技术应运而生,其具备检验迅速、结果精准可靠等优势,特别是各类病菌,如结核菌检测中,能够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目前该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中获得使用,也备受临床检验人员的青睐。

  • 标签: 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 病菌检验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提升食品安全性,保证食品质量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前提和关键。我们要根据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保证食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 质量控制
  • 简介:要搞好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通过明确教学目的,加强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课的考核模式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素质教育 微生物 实验课教学 教育方法
  • 简介:摘要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不仅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等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相关人员造成危害。近年来,我国对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越来越高,同时使得其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关注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工作,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措施。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核心[1]。

  • 标签: 疾控机构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海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海洋微生物监测提供有力保障。方法用无菌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每份225ml分别加入含有25ml10×碱性蛋白胨水、5×碱性蛋白胨水、原液碱性蛋白胨水、嗜盐菌增菌液、RVS增菌肉汤、营养肉汤六种增菌液,经摄氏18℃、25℃、35℃增菌培养,每6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挑取表面培养物接种于相应平板,TCBS平板、血平板、SS平板(SS平板配制采用海水和蒸馏水两种溶剂做对比),并置相应温度下培养6h、12h、18h、24h、36h,在相应时间内长出细菌的分别挑取纯菌落进行鉴定。结果最适合海洋菌生长的温度为摄氏35℃;增菌时间为6—12小时;培养时间为12-24小时;在各种稀释度碱性蛋白胨水中以10×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效果较为理想,且用海水配制的培养基较蒸馏水生长条件好。结论海水中微生物具有嗜盐性,在摄氏35℃下,适宜的含盐培养基有利于海洋菌的生长。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检测 最适生长条件 海水 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液
  • 简介:与时俱进,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社会竞争的需要,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及动手能力。为此,对每届到医院实习的检验专业学生进行一次临床标本的技能考核,并不断的完善考核内容。结果令人满意,效果明显,充分说明考核方法的可行有效。

  • 标签: 微生物学 检验技能 检验技术 考核大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院内感染防控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微生物检验,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Ⅱ级+Ⅲ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利于及时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易感人群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不实行微生物检验控制,观察组患者运用微生物检验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重度感染率为18.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3%,P<0.05;对照组患者中中度感染率为38.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43.33%,P<0.05;对照组患者中轻度感染率为4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3.33%,P<0.05。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并且针对病原菌的监测和预测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早日获得健康的身体,因此,此方法值得更深一步的应用和研究。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笔者根据校级教改课题高职《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的研制与实施,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 标签: 生物化学 网络课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