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进行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各60例,分为原发组与病毒组,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腹腔琳巴结肿大、肝内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胆管壁增强的发生率都大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而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以及肝脏呈现缩小的征状的发生率小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诊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作为临床上的鉴别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直接心肌注射基因重组内皮生长因子165腺相关病毒(rAAV-hVEGF165)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1只,将0.1ml生理盐水或rAAV-hVEGF165分3点注射于梗死交界处心肌内。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5只),心肌梗死组(25只),生理盐水组(25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16只)。注射4周后测定心肌组织VEGF含量、超声心动图参数、梗死面积、微血管数量、心钠素水平。结果VEGF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较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心肌组织VEGF含量较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有所增加。血管计数显示,VEGF组大鼠较其他3组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P〈0.01)。结论直接心肌注射rAAV-hVEGF165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肌内新血管的形成。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心钠素 基因疗法
  • 简介:本文对我院1987年1月~200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心肌炎诊断标准(1999年9月昆明会议制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的164例进行观察.其中用大剂量维生素C冲击治疗112例,结果如下.

  • 标签: 大剂量 维生素C 冲击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0例,时间为2012年2月-2014年3月,分段随机化法分为2组,2组胃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手术治疗之后仅接受化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接受放疗与放射治疗,对比2组胃癌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在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其术后2年生存率、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手术后仅接受化疗的对照组胃癌患者(P<0.05);同时,实验组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以及毒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癌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采用化疗的同时,联合放射治疗,可以较好将胃癌的复发率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值得应用。

  • 标签: 胃癌 化疗 放射治疗
  • 简介: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女性(雌性)对于损伤相对不敏感,神经功能恢复也好于男性(雄性)[1].近十年来很多文献报道,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缺氧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均存在性别差异.神经保护作用的性别差异与循环血中的性激素水平及其相互作用有关[2].现将雌激素、孕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保护作用 孕激素 雌激素 脑创伤 性激素水平 循环血
  • 简介: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NRP)作为轴突导向分子col-lapsin/semaphorin的受体,在神经细胞导向、轴突生长方面发挥着调控作用。近年来,关于NRP的研究已从最早的神经轴突导向扩展至血管生成、肿瘤的增殖与转移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其在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现就NR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神经纤毛蛋白的结构和功能Neuropilin-1(NRP-1)是最早被发现的NRP家族成员,这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130000的跨膜糖蛋白,最初在非洲蟾蜍属视顶盖的神经纤维轴突上发现。1995年,Fujisawa等[2]将之命名为neuropilin-1(NRP-1)。进一步的研究显示,NRP-1作为轴突导向因子collapsin/semaphorin家族的受体,可与轴突生长导向因子SEMA-3A结合,从而参与神经发育时,轴突导向、神经纤维成束、细胞迁移以及成人神经细胞的损伤修复等重要过程[3]。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了作为SEMA-3型的受体,NRP-1还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

  • 标签: 中的作用 生成中的 神经纤毛
  • 简介: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延迟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住院行射频消融术.例1:镜像右位心,左侧隐匿性旁道在室房近融合处进行射频消融;例2:房室结双径路,进行了慢径改良术.结果:在消融放电时,例1患者的房室旁路可被阻断,但因停止放电后旁道复发而致术中消融失败,术后7天再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无旁道传导,随访5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例2术后第5天出现胸闷、心悸、乏力症状,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房室传导阻滞,阻滞位置位于房室结.结论:认识和理解射频消融过程中发生的延迟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射频消融 延迟作用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24只腹腔感染柯萨奇病毒B3(CVB3)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00mg/10g)及对照组.第8d取心脏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Fas和FasL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黄芪治疗组病变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黄芪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黄芪治疗组心肌组织Fas和FasL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黄芪可通过下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Fas和FasL基因转录,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伤.

  • 标签: 黄芪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凋亡 基因转录 柯萨奇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4~18个月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孟鲁司特钠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综合治疗,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4mg,每晚1次口服。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并观察两组喘息缓解所需时间。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组孟鲁司特钠持续应用3个月),观察各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喘息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RSV毛细支气管炎CysLT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喘息缓解所需时间(T)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ysLTs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患儿血清CysLTs水平仍高于正常组(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有3例出现再次喘息,而对照组有12例出现再次喘息。结论孟鲁司特钠可缩短病程,降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CysLTs水平,在RSV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炎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 简介: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生发展直接影响冠心病的临床过程.骨桥蛋白(osteoprotein,OPN)最初由矿化的骨基质中分离,参与骨代谢,可介导骨组织细胞与骨基质的连接,因此得名.近年来发现骨桥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糖蛋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由多种组织及细胞合成和分泌,如肺、骨、肾、肌肉、膀胱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上皮细胞等.至今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处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OPNmRNA呈高表达状态,这引起了许多学者对骨桥蛋白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兴趣.

  • 标签: 骨桥蛋白 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风险评估 预后
  • 简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加重,合并存在情绪障碍的患者逐年增多。临床常出现因情绪障碍和躯体疾病的交互作用,导致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交织,治疗效果欠佳。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在我国医学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倍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24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评价其对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改善作用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理护理 干预作用 术后 情绪障碍 躯体疾病
  • 简介:人生长分化因子(GDF)-15属于GDF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TGF-β超家族是一系列具有半胱氨酸结构的二聚体蛋白质,在不同的物种中,已经发现有超过60个细胞因子属于TGF-β超家族,这个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广泛的细胞功能,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心血管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绞痛 心力衰竭
  • 简介:最近对服用达比加群(泰毕全)的患者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种更新型的血液稀释剂在手术过程或意外的情况下甚少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副作用。在2015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这种称为idarucizumab(Praxbind)的逆转剂,这可能会消减达比加群的稀释血液作用

  • 标签: 血液稀释剂 副作用 逆转剂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手术过程 稀释血液
  • 简介:心梗(MI)后心血管死亡率上升的机制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再栓塞.体液中儿茶酚胺水平上升或交感神经兴奋可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心律失常的频率.β-受体阻滞剂能通过削弱交感神经活性所致的负面影响,阻滞MI后心脏结构重塑的病理过程,但β-受体阻滞剂同时也抑制左心室功能,成为促进MI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保护 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破裂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研究心肌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1介导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犬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成年比格犬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ERCA2a基因转导组(转导组),每组4只。分别采用PCR、RTPCR和Westernblot法从DNA、RNA和蛋白水平检测rAAV2/1-rSERCA2a转导后在犬体内的分布;采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转导组犬的血清。结果除注射rAAV2/1的心肌区域外,未注射rAAV2/1的心肌区域、主要脏器、骨骼肌和性腺中均未检测到rAAV2/1SERCA2a。对照组与转导组犬心肌、腰大肌、咀嚼肌和睾丸表现出相同的SERCA2a蛋白表达谱,未在其他组织中检测到。转导组犬血清内未检测到抗rAAV2/1抗体。结论rAAV2/1介导的基因转导是相对安全的,未整合到心脏以外的其他组织,也未在犬体内引发体液免疫。

  • 标签: 心力衰竭 腺病毒科 肌浆网钙转运ATP酶类 基因疗法 聚合酶链反应 转染
  • 简介:缺血后适应是指在再灌注早期,重复给予几次短暂的血管闭塞与再通的过程,可明显减轻随后长时间再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缺血后适应具有脑保护作用,与缺血预适应不同,缺血后适应在再灌注开始之后进行,符合临床治疗特点,有望在临床中开展。

  • 标签: 脑缺血 缺血预处理 细胞保护 缺血后适应
  • 简介:人体衰老,生理功能的减退毕竟是不可抗拒的,老年人因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增高,因此老年人用药尽可能降低其危险性,确保药物既达到有效又安全的双重目的。据研究资料显示,41~50岁病人中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达11.8%,

  • 标签: 双重目 药物治疗 药物中毒 排泄过程 组织结构 危险性
  • 简介:《纽约时报》报道,在线发表在《外科年鉴》上的观察性研究显示,“虽然手术患者他们的身体状况整体较差”,但心脏疾病患者在心脏手术之前服用阿司匹林时将会在术后获得“情况更好些”,“他们患肾衰竭的风险将会降低,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缩短,主要心脏疾病风险降低,以及手术后一个月内死亡风险明显降低”。研究者指出阿司匹林的抗感染作用可能与获得效果良好有关。但由于出血风险增加,目前的指南推荐患者手术前一星期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脏手术 手术效果 重症监护病房 疾病风险 抗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