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选取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应用普通胰岛素R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联合普通中效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C组应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D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①A组空腹和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均显著高于D组(P〈0.05),而B、C组和D组三组间空腹血糖和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c组和D组患者强化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指尖空腹指尖血糖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其他时间点4组间血糖下降差值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D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长,B组胰岛素用量最多;④D组低血糖发生率最高,C组低血糖发生率最低。结论:四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均较好;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门冬胰岛素30可做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降糖方案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在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当中,全谷物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类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必要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尿蛋白质。全谷物食品在糖尿病防控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文中将对此展开探讨,分析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控制情况、干预机理。

  • 标签: 全谷物食物 糖尿病 干预机理
  • 简介:病例张明(化名)老大爷年逾七旬,近年来一直饱受便秘的折磨,常常是4~5天才大便一次,每次排便都弄得他筋疲力尽,有时还不得不去医院灌肠才能解决问题。为此,他曾到多家医院诊

  • 标签: 糖尿病肠病 血糖控制 诊治 肠道 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健康教育指导。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眼科复诊情况及生化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后在眼科复诊率及生化指标的评估比较上,健康教育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积极进行眼科复诊治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视网膜病 效果
  • 简介:目的该研究重点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88例患者,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指导及治疗,同时按照治疗结果将其分为研究1组(血糖控制达标)和研究2组(血糖控制未达标),并随机抽取同期健康妊娠且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120名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较,研究2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研究2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新生儿低血糖指标对比中,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水平 母婴结局 影响
  • 简介:随机抽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及血糖进行分析。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后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改善糖尿病血糖控制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糖尿病 血糖控制
  • 作者: 钱永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卫生院,江苏无锡214116
  • 简介:目的:分析针对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开展综合护理方式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定114例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入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心原则每组划定57例,命为比对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以上内容开展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比较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血糖控制情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更理想,均优于比对组,存在可比性(P<0.05);实验组满意度和比对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开展应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护理成效显著,对此患者的满意率也在提升,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药物;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社区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以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组间人数相等均为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再实施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包括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值(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值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及生活干预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 生活护理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善临床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某二级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4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1人。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治疗,对比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最长观察期为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32%,对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6%,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饮食控制以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可以起到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对患者体质提升、维持血糖稳定、降低血脂血压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运动 饮食 控制 辅助治疗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高血压糖尿病并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6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5例(8.1%),压疮4例(6.5%),消化性溃疡9例(14.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19.0%),压疮7例(16.7%),消化性溃疡12例(33.3%),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效果可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加强血糖监测控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糖的了解和健康指导,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脑出血
  • 简介:目的分析初诊糖尿病住院与非住院患者糖尿病的控制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初诊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0例初诊非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00%(6/300),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进行住院治疗,不但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住院 非住院 生存质量
  • 简介: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糖尿病教育方式进行教育,试验组采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糖尿病教育,分别评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看图对话工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传统教育方式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看图对话工具 2型糖尿病 教育
  • 简介: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其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cy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血糖控制,血清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血糖控制
  • 简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糖尿病赋能教育量表(CM-DES)对1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来探讨赋能水平对血糖控制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CM-DES总分为(57.41±5.54)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赋能水平与FBG(r=-0.405,P=0.000)、PBG(r=-0.325,P=0.000)、HbA1c(r=-0.557,P=0.000)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FBG(β=-0.262,P<0.01)、PBG(β=-0.276,P<0.01)仅受自我调整维度的影响,HbA1c受自我调整(β=-0.273,P<0.01)、自我认知(β=-0.279,P<0.01)2个维度的影响。结论较高的赋能水平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住院病人 赋能 血糖控制
  • 简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减短多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并发症所造成。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然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另外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就是使用药物,药物不仅仅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活的质量。本文(WiadLek.2001;54(11—12):674—83.)展示了许多关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期文献的研究结果。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 Ⅰ型 并发症 寿命减短
  • 简介: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并针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研究其血糖控制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来该中心体检有2型糖尿病既往史患者102例,年龄在45~79岁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没有自我管理行为;一组为观察组,有自我管理行为,并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先采集其FPG,2hPG以及HbA1C指标,对比其两组之间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在研究中,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较低,FPG,2hPG以及HbA1C指标皆受到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影响,其中自我管理水平越高,其FPG,2hPG以及HbA1C指标越低,且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FPG与患者服药时间,饮食控制情况,参加社区教育次数有着一定的关系。结论当前2型糖尿病患者其自我管理行为较低,并为真正意识到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意义,因此应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控制情况
  • 作者: 温彩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3-05-04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1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江苏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达格列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2021年 1 月-2021年12月治疗的5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原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原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达格列净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脂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均(FPG、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脂代谢指标中,观察组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达格列净可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值得推广。

  • 标签: 达格列净;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疗效
  • 简介:将住院糖尿病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10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管理患者,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化的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院的全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异常高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较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提高了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医疗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结论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优质护理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