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IP)孕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妊娠结局及血清尿酸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36~42周HDIP孕妇90例作为研究组,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69)和正常尿酸组(n=21),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n=90)。比较三组孕妇的生化指标和妊娠不良结局及其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孕妇血清总蛋白、谷丙(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氨、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孕妇早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高于正常尿酸组及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尿酸〉357μmol/L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OR=1.258,P〈0.05)。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常伴多种生化指标异常,是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前估值对降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β-HCG)重检率的意义。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对2009年7月来成都市妇幼保健院申请检测血清β-HCG的279例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观察对象中直接检测组重检率64.2%;试纸条组重检率2.5%;停经天数组重检率7.5%。结论预先采用目测胶体金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试纸条检测线强度后估值及结合停经天数进行估值能有效降低血清β-HCG的重检率。

  • 标签: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胶体金法 电化学发光 稀释倍数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202例妇女体内肾上腺髓质素浓度,其中正常孕妇90例(I组:早、中、晚孕各30例);子痫前期患者42例(轻度20例,重度22例)(Ⅱ组),血压正常非孕妇34例(Ⅲ组),非孕高血压患者36例(Ⅳ组)。结果①正常孕妇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明显高于非孕正常血压的妇女,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孕周有正相关关系。②子痛前期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与收缩压、舒张压、病情严重程度及尿蛋白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孕妇体内肾上腺髓质素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增加,提示肾上腺髓质素在人类生殖中有重要作用。子痫前期孕妇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异常增加,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 标签: 肾上腺髓质素 予痫前期 正常妊娠
  • 简介:<正>ToRCH一词是由病原体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包括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以及其他(Other)。是否需要在孕期进行ToRCH的筛查目前仍存有争议,有部分学者认为ToRCH宫内感染的检出率低,孕期无需做常规的ToRCH筛查,有些学者则认为这一项目仍需要保留。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弓形虫 宫内感染 病原体
  • 简介:乳腺癌现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和ⅢA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而腋窝淋巴结清除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

  • 标签: 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在子宫肌瘤与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与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为实验组,并取其邻近的正常平滑肌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并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在蛋白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标本中COX-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COX-2蛋白表达,平滑肌细胞阳性指数(MPI)为11.90,子宫肌瘤细胞阳性指数(FPI)为46.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COX-2在实验组(O.872±0.035)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O.202土0.0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mRNA在实验组(0.122±0.062)中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0.025±0.0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在子宫肌瘤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平滑肌,COX-2可能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环氧合酶-2 前列腺素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析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和2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正常早孕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将正常早孕者作为本次研究的E组。结果E组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VE-cadherin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B组、C组以及D组,A组VE-cadherin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B组、C组以及D组,B组VE-cadherin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组和D组,C组VE-cadherin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cadherinmRNA的表达量与葡萄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下调与葡萄胎的恶变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知VE-cadherinmRNA的表达可成为检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参考指标,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 VE-CADHERIN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人群外周血中乳腺小黏蛋白(smallbreastepithelialmucin,SBEM)水平以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组不同人群血清SBEM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3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3ml。采集血样前乳腺癌患者及纤维腺瘤组患者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生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及有创检查。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3组间血清SBEM水平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组血清SBEM水平均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志愿者组(P均〈0.001)。纤维腺瘤组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患者的血清SBEM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有关(P均〈0.001),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ER、PR、HER-2、P53、Ki-67、基因分型无关(P均〉0.050)。乳腺癌SBEM血清水平随淋巴结分期增加而升高,不同淋巴结分期间的SBEM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情况,有望成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和判断乳腺癌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腺小粘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外周血 疾病进展
  • 简介:目的:实施PICC置管,彰显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对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减轻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患者痛苦有其积极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目测外周静脉条件差、穿刺难的患者,避免化疗药物外渗造成血管硬化、堵塞、局部皮下组织坏死。方法对常规PICC置管失败及目测外周静脉血管差的患者,采取B超探测肘部血管直径、走向、弹性,引导穿刺针进入拟穿刺血管并置入导管。结果选择常规PICC失败及肉眼目测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87例,实验组:63例(含常规PICC置管失败者4例),此法穿刺成功62例,成功率98.41%。对照组:24例在目测条件下常规穿刺成功13例,成功率54.17%,失败11例,其中10例转麻醉科行锁骨下或颈外静脉穿刺置管(CVC),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研究B超探测肘部血管直径、走向与PICC置管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指导实施PICC置管,避免了穿刺盲目性,提高置管成功率,建立患者生命保障线,并节流医资。

  • 标签: B超探测 置管标准 PICC 输液
  • 简介: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蛋白质或多肽。它既是机体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应成分,又是免疫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介质。大多数细胞因子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促进凋亡的负面作用,同时具有促进生长繁殖、为侵袭转移提供条件的作用。这与细胞因子的浓度,癌细胞的恶性程度,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等因素有关,这些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细胞因子 乳腺癌 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与口腔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口腔癌组织标本中MMP-9、VEGF及MVD的表达。结果:伴随着口腔癌的病情恶化,癌细胞中MMP-9、VEG和MVD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P〈0.001)。结论:通过检测口腔癌组织中VEGF、MMP-9及MVD的表达,可为临床判断口腔癌恶性程度和侵袭能力的提供依据,同时为患者的术后治疗和治疗效果评定提供参考。

  • 标签: MMP-9 VEGF MVD 口腔癌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cystatinM在乳腺癌及转移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108例乳腺癌标本、30例转移癌标本及24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分析cystatinM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高,而在Ⅲ/Ⅳ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statinM在5cm以下肿瘤中表达较高,而在5cm以上肿瘤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表达量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表达量与转移癌标本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无关;乳腺癌标本和转移癌标本中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雌激素受体状态及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结论CystatinM是否为监测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可靠指标仍需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CYSTATIN M MRNA表达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妊娠组44例、糖耐量异常组26例及糖尿病组28例进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测定。结果:GDM组FPG、GCT、HbAlc较正常妊娠组均显著增高(P〈0.05)。正常妊娠组与糖耐量异常组比较,FPG及GCT无差异(P〉0.05)。GDM组FPG、GCT、HbAlc阳性率分别为42.9%、89.3%和92.9%。GDM的并发症随HbAlc的增高而增多。结论: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并发症的检测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ERβ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2009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11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ERβ和PTEN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ERβ和PTEN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方法,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2.7%(69/110),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9.1%(65/110)。ERβ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6,P=0.003)。ERβ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1.766,P=0.003;χ2=9.919,P=0.007)。PTEN的表达也与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014,P=0.011;χ2=12.201,P=0.002)。患者随访时间为8~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Rβ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具有更好的5年DFS(χ2=7.707,P=0.005)。PTEN的表达也与较好的5年DFS有关(χ2=7.057,P=0.008)。笔者将ERβ和PTEN组合起来分为ERβ阳性PTEN阴性组(48例)、ERβ阴性PTEN阳性组(17例)、ERβ阳性PTEN阳性组(21例)以及ERβ阴性PTEN阴性组(24例)4个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0,P〈0.001),ERβ阴性PTEN阴性组患者5年DFS显著低于ERβ阴性PTEN阳性组、ERβ阳性PTEN阴性组、ERβ阳性PTEN阳性3个组(χ2=4.162,P=0.041;χ2=4.835,P=0.028;χ2=12.640,P〈0.001)。结论ERβ和PTEN表达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两者联合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

  • 标签: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Β PTEN磷酸水解酶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容(PCT)四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不同肝病患者56例及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100例,对其进行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测定。结果:不同肝病患者与正常体检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显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小板参数与正常体检人群比较发生了显著变化,PLT及PCT减低,MPV及PDW升高,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时,血小板参数会随时病情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监测并分析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肝病患者病情发展,在肝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血小板
  • 简介: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与cyclinE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宫颈鳞癌中p27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27蛋白在宫颈鳞癌中呈低表达,且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关;而cyclinE蛋白在宫颈鳞癌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两者在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低p27、高cyclinE表达预示患者有一个不良的预后.结论p27和cyclinE蛋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27与分化有关,cyclinE与病程进展有关,二者均可作为临床判定预后的指标.

  • 标签: 宫颈鳞癌 P27蛋白 CYCLIN E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末端酶RNA(hTERC)基因的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宫颈癌,66例CIN,3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TERC基因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2.94%、16.67%、41.18%、78.38%和83.3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2%、16.67%、41.18%、86.49%和91.6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和P1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7,P〈0.01)。结论hTERC基因和P16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间有正相关性。

  • 标签: 子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 P16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脐动脉S/D比值在双胎妊娠中预测胎儿发育状况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8月~2009年7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225例,应用超声脐动脉血流检测仪,在B超探头引导下分别对2个胎儿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选择2个胎儿脐动脉S/D值差>0.4,110例为研究组,2个胎儿脐动脉S/D值差<0.4,115例为对照组,并随访两组新生儿体重及分娩结局。结果①在研究组中胎儿不均衡生长发生率为61.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23.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研究组中当S/D值异常时发生围生儿不良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研究组中发生S/D异常为67.3%,且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脐动脉S/D比值在双胎妊娠中对胎儿协调发育和围产儿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双胎 S/D比值 发育不协调 妊娠合并症 围产儿预后
  • 简介: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factor4,KLF4)属于KLF家族,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转录元件结合蛋白,通过羧基端3个连续锌指结构域结合靶基因启动子内GC富含序列以调控其转录[1].KLF4功能多样,与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凋亡有关;在肿瘤组织中,KLF4可以通过与不同靶基因的作用,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2].乳腺癌现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有关KLF4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随着KLF4在乳腺癌中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其将来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及预后评价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Krüppel样因子4 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