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25个置换节段,其中单节段15例,双节段5例。应用JOA17分法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状况,并作统计学检验。观察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与椎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假体所在椎间隙的活动度。结果所有病人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病人术后症状有明显缓解,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2分。术后随访未见有假体松动、下沉和周围骨化融合,置换间隙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为(4.8±1.7)°。结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良好,能达到确切的稳定性和部分的活动度保留。

  • 标签: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Bryan假体
  • 简介:目的目前,国外研发的Neuromate、Rosa等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已通过美国FDA、欧洲CE标准认证,从而使得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逐渐在神经外科展开使用。北京天坛医院充分利用立体定向手术技术的优势,与北京天智航公司合作开展应用,研究TirobotCranial机器人辅助颅内电极植入定位的精准性,并分析影响电极植入定位精确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天智航公司合作,以家猪头颅为实验对象,进行TirobotCranial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极植入实验。术后复查CBCT验证入颅点及靶点的偏差,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以评价机器人定位精准性;并进行误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进行7次实验,计划植入电极35根,术中实际植入电极35根,成功率达100%。电极平均植入长度(43.17±6.64)mm,植入电极平均入颅点误差为(0.63±0.23)mm,平均靶点定位误差为(0.96±0.41)mm。误差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入颅点偏离与靶点偏离的误差呈正相关(r=0.399,P〈0.05)。结论通过修正电极植入工具参数的偏差,以及预先使用螺纹针钻孔,防止打滑等措施;TirobotCranial系统辅助颅内电极植入整体最佳的定位精度达到0.5mm,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及稳定性;电极植入的准确性可基本满足临床定位的需求。

  • 标签: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Tirobot Cranial机器人 脑深部电极 精确度
  • 简介:失眠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多种中医疗法,包括中药、针灸、穴位按摩及耳穴疗法等,已长时用于治疗失眠。在过去十年,已有许多随机对照试验检验这些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亦有一些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回顾近期有关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相关文章。目前已经有超过10篇的系统评价总结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最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方剂是归脾汤、血府逐瘀汤和丹栀逍遥散。最常用的单味中药有酸枣仁、夜交藤和茯苓。失眠最常用穴位有神门、印堂、三阴交、百会、安眠和四神聪。总而言之,虽然有研究指中药、针灸、穴位推拿和耳穴疗法比安慰剂对照、苯二氮?类药物或其他疗法更有效治疗失眠,但综观这些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因此这些看似正面的结果需要小心解读。大部份的随机对照试验被评为低质量原因为:①未清楚报告随机方法;②未使用盲法(不论是对病者或对评估者);③未清楚报告退出人数及原因。这些问题均可导致偏倚结果。将来的随机对照试验需更严谨的设计,如采用精确的诊断标准、安慰剂对照、双盲设计,用客观的量表评估睡眠,标准化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以及客观评价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和风险。

  • 标签: 针灸 针刺 穴位 推拿 耳穴 失眠
  • 简介: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2005年至2007年的心脏病和卒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仍然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中卒中病死率为44.1/10万,比1999年至2001年下降了26.9%,冠心病的病死率是135.1/10万,下降了27.7%,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是262.7/10万,下降了22.6%.但花费仍然非常高昂,其中2007年卒中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就高达409亿美元[1].虽然有大量的基于循证依据的指南出台,但医疗实践与指南所提倡的医疗标准仍有相当差距.

  • 标签: 临床医疗实践 卒中 指南 美国心脏病协会 心脑血管病 病死率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船医疗卫生人员(以下称医院船人员)干预前后抗晕船及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在干预前后均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Zung氏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对五批次上医院船执行医疗任务的260名医院船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晕船病的发生率干预前为81.2%,干预后为55.3%,其中晕船症状明显减轻的人数占90.3%。干预后SDS的20个症状单项评分中,思考困难、忧郁、晨重晚轻、兴趣丧失、便秘、睡眠障碍、决断困难、能力减退、易倦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自责、退避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01~0.05)。结论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能降低机体晕船病的发病率,减轻症状,维护身心健康。

  • 标签: 医院船 晕船 应对 干预
  • 简介:  创刊一年之后,版式发生了一个悄然的变化,不知道这种变化能否适合读者的口味?  有人也许会问:刚刚使读者变得熟悉的版式为何要改变它呢?我也说不清楚,变化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而不变只是暂时的假象.用社会科学的话讲,这是与时俱进.用自然科学的语言来讲,变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惟一动力.……

  • 标签: 卒中 缺血性 诊断 分层 以病例为基础的医疗模式(CBC)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医疗纠纷事件中较为争议的几个问题如监护权、知情权,人身自由权等。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讨论。结果精神科医疗纠纷事件目前尚无法可依,相关问题仍在探讨中。结论如何尽可能地减少精神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存在什么问题等将仍是今后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医疗纠纷 住院精神病人 精神科 自缢 死亡 少精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对347例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11.0forwindows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大学生学习压力由强到弱的三个雏度依次是: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家庭期望压力、学习气氛压力和学习条件压力;(2)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家庭期望压力、学习条件压力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与成就感低有着显著正相关;(3)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学习条件压力、学习气氛压力对情绪低落具有预测作用;课业负担压力对行为不当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成效压力对成就感低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三个亚成分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学习压力 学习倦怠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85例患者,按一期硬脑膜修补方式分为自体膜修补组(甲组33例)、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乙组16例)和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丙组36例),对二期颅骨修补过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丙组分离皮瓣出血量较甲组平均减少70ml(P〈0.05),手术时间平均减少30min(P〈0.05),二期术后癫痫的发生率少于甲组、乙组(P〈0.05),术后感染、皮下积液方面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膜修补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安全、有效,并能降低二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自体膜 人工硬脑膜 颅骨缺损
  • 简介:卒中患者急性期治疗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卒中医疗的统一的、模式化的方法目的是预防卒中进展、卒中复发、卒中并发症及规范卒中后治疗等。指南采用的证据类别及等级的定义如下:

  • 标签: 阿尔伯塔 加拿大 卒中 指南
  • 简介:本文以学习困难概念研究的起源、发展历程为钱索,在重点阐述美国关于学习困难概念演变的基础上,对其它典型国家有关学习困难概念的界定作了系统介绍。明确了把握学习困难概念的几个核心问题。

  • 标签: 学习障碍 神经生理 发展历程 界定标准 精神发育 智力障碍
  • 简介:陈信康教授曾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他自1958年投身神经外科工作以来,为湖北省、武汉市、乃至全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方面的贡献更为卓著。

  • 标签: 医疗卫生工作者 个性化 发行 邮票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新药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且方兴未艾。然而,从审阅已完成的大量此类研究项目的结果来看,其试验设计质量和数据分析质量均不容乐观。

  • 标签: 试验设计 医疗器械 统计分析 临床 新药 培训班
  • 简介: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深圳金士吉康复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睡眠医学专业赴美参观访问团,

  • 标签: 睡眠中心 Beth Israel deaconess SLEEP MEDICINE
  • 简介: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态度的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8所“三甲”医院ICU中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148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1.55±18.21)分,73.7%的护理人员得分低于60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ICU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其知识水平高于在ICU工作时间〈1年的护士沪〈0.05)。②调查对象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态度整体较好,年龄〉30岁、工作时间〉10年的护理人员态度更好些(P〈0.05)。③调查对象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无相关性(r=0.077,P=0.351)。结论:应注意引导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护士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途径,丰富护士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吸痰 护理人员 知识 态度
  • 简介: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保证临床合理需求,严防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卫生部于2005年11月14日印发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58号,以下简称《规定》)。

  • 标签: 精神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 医疗机构 卫生部 药品使用 合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