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2017年5月因全口牙龈肿痛、咀嚼功能不佳数年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特诊科.数年来全口牙龈反复肿痛,上前牙及左上后牙肿痛更为明显,8年前于外院行下颌活动义齿修复.既往无特殊史.颌面部基本对称及无畸形,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关节动度一致,开闭口无弹响,前牙覆盖正常,深覆牙合.

  • 标签: 深覆牙合 重度磨耗 腭侧瓷贴面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正常磨牙与磨耗牙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下颌磨牙及磨耗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计算出牙体组织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和VonMises力。结果:正常磨牙垂直载荷下,应力集中于牙颈部及远中根尖;牙冠磨耗后,应力集中区向近中根转移,结论:本实验为牙齿折裂的病因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 标签: 下颌 正常磨牙 重度磨耗牙 三维有限元 应力 牙齿折裂
  • 简介:目的:研究加强型锂基陶瓷高嵌体修复老年重度磨耗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67~93岁老年重度磨耗慢性牙髓炎磨牙49颗,根管治疗2周后,行CAD-CAM高嵌体修复,嘱患者治疗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运用USPHS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患牙经两年复查,在嵌体固位、边缘密合性、继发龋、邻接关系等方面性能良好,仅4例嵌体脱落,3例发生崩瓷。结论:加强型锂基陶瓷高嵌体可以有效修复根管治疗后老年重度磨耗牙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强型锂基陶瓷高嵌体 髓腔固位 重度磨耗牙
  • 简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是口腔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所处部位和对美学的影响,在处理这类损伤时应有别于身体其他部位。文章根据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急诊处理时的原则和要点,并对不同部位的损伤处理分别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口腔急诊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急诊 整形修复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BEGO种植体系统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重度牙槽骨萎缩无牙下颌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对重度牙槽骨萎缩、普通义齿固位极度不良的7例下颌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植入2-3枚BEG0柱形螺旋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17枚,后期采用球基台作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评价种植和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结果:全部17枚种植体均顺利一期愈合,愈合周期平均3个月,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经6-12个月观察,义齿稳定、咀嚼功能恢复理想,容貌改善明显,患者满意。结论: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重度萎缩无牙下颌,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患者容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球帽附着体修复,简单经济,易于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推广。

  • 标签: 种植体 覆盖义齿 附着体 牙槽嵴 萎缩
  • 简介:患者,女,40岁.因下颌金属联冠修复体脱落无法进食就诊,要求重新修复,并改善上牙前突.否认相关系统疾病且无家族史.一、临床检查面部:基本对称,突面型,开唇露齿,上前牙垂直暴露2/3以上,颏肌紧张,颏部略后缩,面下1/3高度基本正常,见图1.口内检查:右上颌牙列及下颌全牙弓不良冠桥修复体已松脱,取下后检查.上颌13、15残冠,22、23、27残根,14、16、26缺失;下颌35、36、37缺失,其余牙齿均为残根;完全远中错(牙合),Ⅲ度深覆(牙合),覆盖14mm,见图1.

  • 标签: 正畸修复 上颌前突 联合治疗 残根 后牙缺失 病例
  • 简介:当前,牙医面临越来越多的牙齿磨损的复杂病例。牙体硬组织的非龋性丧失这个物理过程伴随人的一生。这里所提到的牙体组织的丧失可能原因不同,包括磨耗、磨损、楔形缺损和酸蚀。本病例的患者余留牙重度磨耗.在其接受胃肠病治疗之后,我们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修复体(全瓷和金属烤瓷修复体)对其牙列进行修复。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牙列重度磨耗 复杂病例 联合应用 全瓷 牙齿磨损
  • 简介:目的:观察Mini-SG附着体义齿修复双端游离缺失伴余留牙重度磨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双端游离缺失伴余留牙重度磨损患者,应用Mini-SG附着体义齿进行修复。结果:经过6个月-5年的临床随访,Mini-SG附着体义齿稳定性能好,患者满意,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结论:Mini-SG附着体义齿是修复双端游离缺失伴余留牙重度磨损的较好方法,有利于基牙的牙周组织健康。

  • 标签: Mini-SG附着体 双端游离缺失 磨损
  • 简介:把涉及种植的43例上颌骨重度吸收患者分成3组:植骨并种植者(植骨组)、改良的种植但不植骨者(实验组)、改善的总义齿修复者(非种植组),各组分别有16人、20人、7人。在一年随访中,10%的种植体脱落。只有少数的失败(3/22)发生于义齿修复以后。植骨组织的累积成功率为83%,实验组是96%。很多患者的移植骨块发生骨吸收,尤其是上置式植骨患者。从修复完成到追踪的一年期间,平均每个种植体边缘有0.5mm的骨吸收。尽管治疗过程复杂,但是,各种植组除了一位患者以外,其他人都表示愿意再次接受治疗。大多数患者对治疗效果以及咀嚼力的提高非常满意。而那些未接受种植的患者能够适应他们的义齿,但对固位和咀嚼不甚满意。

  • 标签: 上颌骨重度吸收 植骨后种植 直接种植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在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6—2009年中共辽宁省委机关门诊部口腔科就诊的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24例,对其进行咬合重建后采用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随访6~3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修复后临床效果的主观评价为美观24例、咀嚼有力24例、感觉舒适22例。修复后基牙均无根尖病变、叩痛及松动等现象。1例患者出现义齿塑料部分损坏,其余均未见异常。修复前牙周膜增宽的基牙,修复后牙周膜宽度基本恢复正常,牙槽嵴高度无明显改变。结论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后,应用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方法可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烤瓷冠 局部义齿 牙列缺损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 简介:目的通过评价锥体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影像改变,探讨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伴牙(牙合)面畸形患者的髁突骨改变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2年初诊为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伴咬合紊乱/牙(牙合)面畸形且有半年/1年追踪资料的患者共113例,其中103例为双侧病变,10例为单侧病变,共计216侧关节,年龄10~40岁,平均年龄(20.6±6.0)岁.获取CBCT影像资料评估随访半年和/或一年后髁突骨质改变情况.结果初诊时髁突表面光整者,半年后骨改变进展率为25.6%,一年后为23.5%,无统计学差异(P>0.05).髁突表面不光整者,半年后骨改变进展率为45.6%,一年后为29.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重度骨关节病髁突表面光整者,骨质较为稳定.相反,髁突表面不光整者,半年内骨改变进展可能性较大,一年后骨质趋向稳定.

  • 标签: 锥体束CT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髁突骨质
  • 简介:目的建立能用于细胞增殖诱导研究的涎腺放射性损伤细胞学模型。方法对离体培养的大鼠颌下腺细胞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S法检测其细胞的增殖率。结果与未照射组相比,3Gy以下剂量,细胞增殖率未见明显改变,5Gy以上的剂量,细胞仍有部分增殖,但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而7Gy以上的剂量照射则表现为细胞的大范围死亡。结论一次性大剂量照射对离体培养下的大鼠颌下腺细胞的形态和增殖率均造成一定的影响,5Gy剂量照射下的鼠颌下腺细胞可用于细胞增殖诱导研究的放射性损伤细胞学模型。

  • 标签: 颌下腺 放射性损伤 细胞模型
  • 简介:颏神经、颊神经及鼻腭神经都是周围神经的一部分。周围神经损伤的并发症是指各种因素对周围神经组织的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或疾病。颊神经及鼻腭神经损伤可以迅速恢复,一般不产生影响;但颏神经损伤导致的感觉功能异常是很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拔牙导致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诊断、处理方法,以及颏、颊及鼻腭神经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方法、防治措施做一阐述。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神经损伤
  • 简介:邻牙、对颌牙及颞下颌关节损伤是牙拔除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易引发医患矛盾。本文针对邻牙、对颌牙以及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和预防进行阐述,为口腔外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牙损伤 颞下颌关节损伤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老年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对修复前、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关节前、上、后间隙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结果: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均明显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渡义齿与永久义齿两者间咀嚼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总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均优于修复前及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患者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咬合重建对于重度磨耗伴有牙列缺损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

  • 标签: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牙合]垫
  • 简介:目的观察截冠术与套筒冠覆盖义齿联合应用修复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到2006年3月武警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例患重度牙周炎的牙列缺损患者,共51颗基牙,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后截冠,再按套筒冠的制作程序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随访观察。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主观评价义齿美观舒适,固位良好,咀嚼功能显著提高;临床检查7例患者的51颗基牙动度明显降低,所有基牙的动度在I度以内;X线检查患者基牙周围牙槽骨在修复后无明显吸收,牙周膜无明显改变,缺牙区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截冠术和套筒冠覆盖义齿联合应用是目前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列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 标签: 截冠术 套筒冠 重度牙周炎 牙列缺损
  • 简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同时往往伴发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窒息、出血、休克、颅脑损伤及胸腹伤等。这就要求临床医生首先要通过对伤员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检查,判断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体征,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损伤 急救处理 口腔颌面外科学 生命体征 颅脑损伤 临床医生
  • 简介:拔牙作为一种外科手术会造成术区软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如果在拔牙时因各种原因造成局部软组织过度或意外的损伤,则属于拔牙并发症。软组织损伤属于常见的拔牙并发症之一。本文针对拔牙造成软组织过度或意外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操作时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帮助。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新材料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的应用.可以帮助牙医用可预见的方法有效地治疗牙酸蚀。如果要升高咬合垂直距离.需要重塑静态和动态的咬合接触。本文展示和记录了可以进行上述处置的一种实用的、数字化的途径.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在治疗时间、操作难易度和可预见性的潜在优势。

  • 标签: CAD/CAM 酸蚀牙 无创修复 复合树脂 修复体 咬合面
  • 简介:重度牙周炎患者伴有上前牙扇形移位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难题。临床中,医生需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考虑如何恢复健康、重建功能及改善美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文章通过1例应用多学科手段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前突复杂病例,讨论美学区牙齿拔与留、缺失牙修复、龈乳头重建等临床问题,期望为前牙美学区域的多学科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前牙缺失 多学科治疗 病理性牙移位 龈乳头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