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老年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与虚拟现实训练联合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多发骨折患者中择取80例进行对比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虚拟现实训练,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运动、平衡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运动与平衡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与虚拟现实训练联合应用于老年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几率,加快患者骨折部位恢复进程,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多发骨折 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 虚拟现实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考察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在小鼠体内异位成骨能力,评价大肠杆菌表达的rhBMP-7生物学活性。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将复合rh-BMP-7的明胶海绵植入小鼠肌间隙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1、2、3、4周取出埋植材料,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蛋白含量、钙含量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复合rhBMP-7的明胶海绵组在术后2、3、4周有骨细胞类似细胞和钙化灶的形成,术后2、3、4周蛋白含量、ALP活性和钙含量均明显高于明胶海绵对照组。结论:明胶海绵复合rhBMP-7植入小鼠体内有较强的异位成骨能力,是良好的生物载体,可用于rhBMP-7体内活性检测。

  • 标签: 明胶海绵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异位成骨 小鼠
  • 简介: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及视盘参数,探讨其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首次发病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7例77眼,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人69名为对照组。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眼科常规检查、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应用Optvue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行视盘光相干扫描,对其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史、高脂血症、视杯面积、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各象限神经纤维层水肿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TC、FBG、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盘水肿各象限无差异。

  • 标签: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视盘 危险因素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服务对象,将其中未用药学服务的27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应用药学服务的2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高达96.30%,与常规组用药依从性74.07%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药学服务 头孢菌素类药物 用药依从性 不良反应
  • 简介:呼吸系统感染会引发各年龄段儿童哮喘,也会对哮喘的病因和发病产生影响。多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呼吸系统的多核病毒(RS)常会引发儿童一期哮鸣,进而发展为慢性哮喘。而且,鼻病毒是儿童和成人哮喘加剧的一个主要原因。采用RT-PCR方法,在80%儿童和50%成人的哮鸣期中发现了呼吸系统病毒。然而,病毒感染引发支气管哮喘加剧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该项研究的目的是要测定哮喘加剧时病毒感染的情况,并测定这些病毒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活素形态和嗜伊红细胞活性的相关性。经患者同意,302名受试者(183男性,119女性,平均年龄4岁)参加了该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每位儿童都必须有哮喘史和/或哮喘症状。对79例哮喘病人在急性发作时进行鼻擦拭或冲洗,取样後通过抗原检测包对RS病毒、流感A型和B型病毒和腺病毒进行分析。此外这些病毒在进行直接DNA序列分析後又经PCR检测。在全部79例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中,27例检测出鼻病毒,25例RS病毒,2例A型流感病毒,5例其他病毒,21例未检测出病毒。研究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病毒引发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是鼻病毒和RS病毒。比较而言,流感病毒和其他病毒为次要。此外,病毒特别是鼻病毒引发的哮喘,可能会提高嗜伊红细胞活性而导致哮喘症状的加剧。哮喘加剧与鼻病毒或RS病毒的相关性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哮喘急性发作 细胞活素反应 病毒检测 儿童哮喘 发作时 嗜伊红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方法SGC-7901细胞体外培养48h,分为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44、88、176μmol/L),阳性对照组(5-FU153.8μmol/L):阴性对照组(不含药物同体积培养液),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对SGC-7901细胞的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的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中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染色程度加深,染色质聚集、断裂,产生大小不等的凋亡小体,且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加大,现象越来越明显,表明细胞凋亡的比例不断增加;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随着白藜芦醇浓度不断增加,肿瘤细胞中活性氧也不断增加,说明白藜芦醇能够提高肿瘤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来诱导其凋亡;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有一定的作用,其中高剂量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白藜芦醇通过影响SGC-7901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及钙离子浓度导致肿瘤细胞凋亡,且与剂量相关。

  • 标签: 白藜芦醇 线粒体膜电位 活性氧 钙离子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6例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的检测方法,能够将患者体内的各项细胞的水平进行更加精准的检测,有效提高临床中的检出率。

  • 标签: